陈智:当前书法展览是复制式创作主流

书法世家 2024-06-12 07:13:38

陈 智 1969年出生于安徽肥东。国家一级美术师,供职于合肥市文联。现为中国书协会员、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协第四届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青年书协副主席,合肥市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安徽省文化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安徽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首届十佳优秀青年书法家。当代禅意书法实践者、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的倡导者。

当前书法展览规则下的创作隐痛

文/陈智

当代书法经过四十多年的繁荣发展,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活力,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文化自信的真实写照。作为标志性现象的各级各类书法展览,是最能反映当前书法创作的实际水准,也是最能体现书法艺术对于继承传统和展现时代精神的真实风貌。以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为例,我们不可否认展览选拔模式对推动书法事业发展的进步意义,但每次评审结束后呈现给社会大众的作品,从参与的评委到广大书法群众的普遍反映,往往都会觉得没有想象得尽如人意。许多作品整体气息平稳有余而表现不足,技法成熟老练但思想内涵肤浅,也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因为文字错漏等硬伤问题被遗憾淘汰,不能完全反映这个时代应有的文化特质和精神风貌。

我们考察当前书法展览的评审规则,在总体把握书法传统源流与当下时代立场的基础上,注重学理性、艺术性和普及性相统一,越来越趋向于成熟和规范的制度设置。综合运用多媒体现代科技手段和原作评审相结合,保证每一件作品都需经过全体评委的多轮次审慎选择才能确认其去留上下,通过评审机制的完善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秩序,从而保证优秀作品的脱颖而出。

但是我们通常遇到评审环节讨论的话题是,不同审美偏好的评委如何在国展层面减少个人艺术倾向,公平公正对待不同风格流派的艺术作品?有些艺术水准较高的作品因为个性过于突出而在票选中得票不足,或者因为错别字等因素被淘汰,评选应该选择艺术至上还是选择文本规范?如果艺术水平检验设为首要标准,那么最低的容错界限在哪里?抛开艺术水准高下和审美风尚的变化,面对当前展览书法我们最需要改变什么?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当前展览书法和传统书法审美标准有什么区别。评判一件书法作品的高下,传统书论中有许多标准可以参考,张怀瓘在《书议》中论道:“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羲、献等十九人皆兼文墨。”苏轼《论书》中说:“书必有神、气、骨,血、肉,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清人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谈到在“博通金石,终日临池”的基础上,“而余又增以二要:‘一要品高,品高则下笔妍雅,不落尘俗;一要学富,胸罗万有,书卷之气,自然溢于行间。’古之大家,莫不备此,断未有胸无点墨而能超轶等伦者也”。

这说明传统书法审美强调的共性特征是八法具备,骨肉停匀。讲究风神和气格,是规范于法度之上的相对个体的自然书写和自由表现;同时强调“人”的在场性,强调作品是自身人格气质通过书法艺术语言的精神外化,是反映作者道德品行和艺术修养的积淀。

我们再来看当代书法的审美转变,艺术创作活动的聚焦点是展览模式。因为展览的选拔方式,作品的生成不一定要有“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的门槛界限,也不再是渐进式的功深百炼,这就客观地和传统意义上艺术成长规律拉开了距离。虽然国展层面对文艺精品创作有“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总体要求,但书法家群体有着庞大的群众基础,动辄几万件的艺术作品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评判和选择,评审规则对书法作品的考量标准是更加重视传统取法渊源、技法表现丰富精熟、章法形式构成讲究和艺术表达的学理支撑、整体感受的气息营造、高雅正大的审美能力等等,而在实际展览作品中真正能达到此类技术标准的精品创作也不是太多。

许多作者投稿前心理上就预设了障碍,作品从技法到形式表现规范有余,书写谨慎自信不足,艺术创作应有的才情表达没有得到充分释放,作品活泼生动处不多,艺术感染力不强。也有少部分作品走向另一个极端,盲目夸张,随意变形,以草率狂怪为能事,来博取评委眼球。直观的、外在形式的审美判断在评审中占据了主导优势,至于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考察往往退居其后。

在展览模式的引领下,应制式创作是当前书法作品反映的主流心态。“应制”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汉语词语,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对于控制或限制的回应或应对,可以引申为因为某种制度所作的呼应,比如应试教育等等。展览机制的确立作为书法界选拔人才和提倡精品创作的重要手段,评审导向起到了风向标式的引领作用。所有作者都在围绕着评委的魔法杖而选择自身学书的路径,打造参展作品成为最重要的创作目标。而传统意义上的渐进式书法学习模式和师徒相授式的教学方法,被学院化的学科建设体系、快餐化的各类展前培训所取代,所创作的作品也是针对展览要求和评委喜好的应制式创作,与自身个性化的审美需求、知识结构、生命感受完全割裂。这也造成了一部分中青年作者在跟随时风的几次应制式创作幸运入展后遭遇创作瓶颈,对自身的书法发展方向一片迷茫,不知所措。

由于应制式的创作心态和展览模式下审美标准的变化,当前书法创作最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性特征是书写文本的缺憾。由于当代书家群体成长中欠缺日常的笔墨书写环境和传统文化修养训练环境,书法作品一味讲究技法和形式,而忽略了对书写文本的重视,书法创作也不再是传统文人追求“喜怒窘穷,一寓于书”的有感而发,因而很容易会出现问题。

我们考察当前国展的参展作品,创作文本问题主要表现形式有:一是错别字问题。许多作者为了符合展览尺寸要求,动辄选择几百、数千字的书写文本,一方面是大尺幅创作的形式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以超长篇幅书写的苦肉计赢得评委同情,出现错别字现象比较普遍,如“榭”写成“谢”、“坚”写成“竖”这类笔误现象;更为常见的是常用繁简字转换,如“皇后”与“前后”、“里外”与“公里”、“关于”与“单于”等都是出错的重灾区;也有作品中出现简单的人名、篇名、地名都会写错;还有篆隶书的生造和转化无据等用字问题,这些都是书写文本的硬伤。二是碑别字的创作运用问题。顾炎武在《日知录》“别字”条说:“别字者,本当为此字而误为彼字也。

今人谓之‘白字’,乃‘别’音之转。”广义上讲,碑别字就是在古代碑版当中出现的别字,是时代嬗变过程中的产物,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在唐代及唐以前的历代墓志中是十分常见的。罗振玉之兄罗振鋆曾采录古代碑刻俗体别字撰有《碑别字》五卷本专著,对后世碑别字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在当前展览作品中有的作者为了展现自己对传统书法的博采众长,也有的是为了相同文字的区别使用,经常会使用一些汉魏晋唐时期民间书法使用过的碑别字,自然有的在明清或近现代也为前人使用过,这在展览评审中我们并不鼓励此类将错就错的行为。当然还有的在文本文字区别使用时查阅相关书法字典等工具材料,有的材料在收集过程中就原有错讹,书写者没有甄别能力,也会出现别字的现象。

三是书写文本的选择问题。当前的书法创作群体因为应制式的创作目的,更多地关注书写材料的选择、技法的纯熟和章法形式的安排,在选择书写文本时往往随意性很大,常见的是抄写历代经典散文名篇、古典诗词歌赋、文论书论、名山大川的楹联佳句等等。由于对文本本身内容没有深刻的理解,经常会出现文章的篇名和作者张冠李戴,文章内容时常漏字漏句,有的为了章法形式的安排需要对文本任意割裂,断章取义。最为关键的是因为文本的生疏,很难在创作上调动情绪,达到心手双畅的创作状态,试想古代的《寒食帖》《赤壁赋》《自叙帖》《书谱》等等,哪一件不是文本内容和技法表现达到双重高度的书法经典?四是作品题跋文本问题。

很多作品为了章法形式安排的需要,选择在正文创作之后,在题首、落款部分甚至于章法空白处,加上或多或少的多种书体题跋,一方面显示自己对多种书体创作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也大大丰富作品形式的饱满感觉,在一定程度上会赢得评委的好感。但是细读题跋内容往往千奇百怪,有的是书写人物简介,有的是抄袭别人的评论,有的是东扯西拉片段式文字胡乱拼凑,还有的是文白相间自我感悟式的无病呻吟。最不能容忍的是,有的题跋甚至牵强附会与正文毫无关联,这类题跋问题在各书体创作包括篆刻、刻字作品中都不鲜见,这类学风不正的创作破坏了艺术创作最起码的尊严。

五是自作诗文的浅薄和思想性不足问题。中国书协近年来针对当前书法现状提出“根植传统,鼓励创新,文质兼备,多样包容”的创作理念,直指影响书法发展的症结所在。尤其是倡导作品的“文质兼备”,鼓励在创作中书写自作诗文,提升书法群体普遍的传统文化素养,引导作者以自我创作文本的切身体悟调动技法表现的情感内涵,达到技法、文本和艺术表现的高度统一。但实际上我们看到展览投稿中仅占据少量比重的一部分自作诗词还处于格律平仄尚欠规范的低级阶段。有的抄袭篡改古人联句显得不伦不类,有的书写自作散文苍白低俗顾影自怜,有的仿写书法体验式的理论感悟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更遑论兼具深刻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美文佳构了。

当然对于当前书法创作中存在的文本缺憾,我们也需要客观看待。国展大舞台展现的是宏大的作品尺幅和精美的形式制作,我们不可能要求在自作文本上出现比肩古人的诗文名篇,就是动辄成千上万的文字书写,要做到件件无错漏确实会有很大困难。并且古代经典书法作品中也曾出现像《兰亭序》《祭侄文稿》等因情绪表现和思想疏忽等因素造成的涂改和补白现象,并不影响其作为经典艺术的流传。我们考察当前国展的评审,在充分考量作品艺术水准的基础上,客观地划定相应的容错范围,在终评票选之后增设了文字审读环节,由评委和文字审读专家分别就书写文本进行细致核查,并根据所发现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研判,区别对待文本书写出错的各类情况,形成一定的容错标准共识。

明显的文化素养不够,常见的繁简字使用不当,人名、片名、地名等关键词句抄写错误,选择文本版本有误差,甚至张冠李戴等违背基本常识,还有自作诗文水平低下,文辞不通不知所云等问题,都作为严重差错的评判处理。而对于长篇文本中个别漏字漏句不影响文本原意理解的,或者因情绪表现而产生的笔误现象,篆书、篆刻作品中因为实际需要进行文字转换运用有欠规范等问题,评审都给予了一定的包容。

如何在国展中实现文本的突破,解决文本书写的现实缺憾?对此主流书法界形成了崇德尚艺,学术引领,加强文化艺术修养的清醒共识。首先,我们必须接受当代书法群体普遍传统文化缺失的客观事实,厘清艺与文的关系问题,使书法家队伍重新回归到古代知识分子“士之志远,先器识,后文艺”为学修身的目标上来。首先需要提升作者基本的文化素养。理解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依存关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积累和当代社会的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中国书协近些年来面向全国通过选拔中青年创作和理论骨干举办的国学与修养高研班,就是着力提倡广大书法工作者重视传统文化,识器修身、艺道互进的有力举措。

其次,强化书法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学科意识。当代书法家的职责不仅仅是面对几本字帖的基本技术训练,要深入了解经典书法范本和代表性书家源与流的关系,还需要开阔思路和眼界,对书法创作相关的书法史、古典书论、文字学、篆刻学、书法美学等做到融会贯通,并合理进行学科借鉴和书体融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和学术主张。再者,注重书家群体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我们创作中出现文本的缺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审美力的缺憾导致的,故要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深入挖掘民族审美和艺术传统在社会应用层面的教化作用,把“明道经世”作为审美实践获得的价值目标。

具体到作品创作中最基本的是要理解书法技法、形式、表现、文化、思想等对于书法创作的逻辑内涵。选择文本后要在理解基础上进行创作,表现雅正书风和正大气象的审美旨趣,使书法艺术达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美育功能。最后,鼓励自作诗文的当代表达。前文已述,古代书法经典的书写文本大多是以诗词歌赋、交游酬唱、学书感悟等自身生活艺术感受为表现对象,当然也有书写优秀古典诗词的,但至少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寄情式创作。我们当代的书法创作如果只是一味地抄写古代诗词文赋,在文本选择上完全没有当代社会的文化信息肯定是巨大的遗憾。所以中国书协提出“文质兼备”的创作理念,鼓励书法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书写自作诗词,体现自身修养,反映时代心声。

二〇二二年中国书协举办的“征程”大展,就是在主题性展览中倡导文本呈现形式与时代表达内涵有机融合的成功尝试,将书法激情抒怀的艺术表达与记言录史的社会功能相结合。鼓励书家在加深文本体验的基础上回归传统的日常书写,体现清新质朴的中国式审美风范,这种学术引领的创作方式对当前书写文本的突破具有较强的范式意义。

笔墨当随时代,书法艺术的当代发展也必然会体现时代的特质。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书法的经典遗存博大精深,古代书家注重艺术素质的培养,讲究功性互见、学养互进的生命体验。而书法艺术的当代发展,除了继承和弘扬之外,必须深刻认识书法艺术传统与现代的相互依存关系,体现时代特征不仅仅是创作尺幅的宏大、精准技法的表达和精美形式的制作,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在书法界倡导国学与修养的提升,重振文化人的风雅精神,鼓励书写与时代艺术相匹配的当代文本,追求艺文相适应的自由表达,以自身的真挚情感去讴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与成就,让古老的书法艺术绽放出绚烂多彩的时代光芒。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1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