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建田:鲁迅先生的书法,所见无多

书法世家 2024-05-29 02:14:13

蓝建田 1958年生于福建屏南。恢复高考后第一年考入福建师大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史学者。

喜欢鲁迅先生,还有他的书法

文/蓝建田

喜欢鲁迅先生!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思想、文学、乃至书法都对我深有影响。

喜欢鲁迅先生对民族前途,道义的自觉担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强健民族的灵魂”。鲁迅先生一生确实树敌不少,但更多时候,是为公不为私,对事不对人。鲁迅先生逝世时,国人尊他为“民族灵魂”,确实名至实归。

喜欢鲁迅先生对国民性的冷静解剖、透彻洞察和为改良国民性所作的不懈努力。他的揭露、批评充满悲天悯人的情怀,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时至今日,我们不幸地发现,曾经被鲁迅先生无情揭露抨击的诸多国民性痼疾,依然相当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阿Q的子孙们依然行走于神州大地的大街小巷,成为国家走向文明进步的巨大障碍。由此,不能不叹服先驱者的敏锐,洞察,伟大。

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主张个性独立,静观默察,持守批评者姿态,挑战权威,反对盲从。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他死后的几十年,却成为人人都碰不得的权威,成为别人的工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是他心灵的真实写照,但“横眉冷对”一面被片面无限夸大,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冷酷、暴戾、一脸严肃、满腔戾气、不通人情的怪兽。真实、完整、活生生的鲁迅离我们越来越远。事实上,鲁迅的性格中不乏仁厚,爽朗、风趣、幽默的另一面。所谓“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吾生也晚,当然无法亲证,但可以从鲁迅先生的大量文字,书信中(如【两地书】);从他的亲友回忆文字中(如才女作家肖红的回忆录);从研究鲁迅的专家学者中(如陈丹青的“笑谈大先生”)约略可见端倪。鲁迅先生留下了的大量墨迹中也折射出许多这方面的消息。他的字和厚,浑朴且饶有情趣,其人,其字并无二致。记得当年上海鲁迅公园的鲁迅先生塑像完成后,曾请他的家人去看看,提提意见。家人看后不满意,说真实的鲁迅不是这样的,也提了些修改意见,结果当然是不了了之。如何还原真实的鲁迅,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作为一名书法人,我尤其喜爱鲁迅先生的书法。我最早接触先生的书法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能够读到的书很少,但鲁迅先生的书却颇易得,多数是一些散文,小说,杂文小册子,如《朝花夕拾》、《野草》、《呐喊》、《彷徨》、《且介亭》、《而已集》…读书的同时,也有机会欣赏到鲁迅的书法,或是他的书名题签,或是书中的一两页手稿图片。那幅著名的对联书法“横眉冷对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更是随处可见。

那时,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平常能看到的古今书法作品不多,对书艺水平的高下没有太强的分辩力,看先生的字,只觉得悦目怡心,意味绵长,久看不厌。八十年代后期,我在一所师范学校任教,教业之余,喜好书法,除了欣赏能看到的碑帖,也开始动手临创,当然只能说是闭门造车,不得门径,瞎写玩玩而已。九十年代初,从书店购得一本《鲁迅诗稿》(上海鲁迅纪念馆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后来,又购得一大本《鲁迅先生书信手稿》。

这期间,还购得《谢无量自书诗卷》。这几本书,置于案头枕边,经常翻阅,观摩。虽然从未认真临写过,但因为喜欢,常看,耳濡目染,浸淫久之,对我的书法审美,结字习惯,书写节奏,笔墨情趣,都会有相当深的影响。前些年,我的学生萧海森君,评论我的字时说“蓝老师的行书面目,介于鲁迅,谢无量之间。“此评或许不诬。

少年时喜欢鲁迅先生的书法,或许是当时所见无多,一叶障目,未见森林。但后来随着年齿渐增,阅历渐广,仍然初心不改,仍然对先生书法一往情深,愈觉其闳美深致,难能可贵。可谓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鲁迅先生的书法取法颇丰富,北碑南帖,汉隶金文,可谓消息多方,博涉多优。观其书寓刚于柔,藏巧于拙,厚重而不乏灵妙,传统而别开生面。意趣无穷,百看不厌。记得笔者前几年参加某书法论坛讨论鲁迅先生书法艺术时发过一帖,大意是“能深未必能化,能化未必能深,观鲁迅先生书法,既深且化,殊为难能。”碑帖结合,碑帖兼熔,无疑将是书法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能结合,兼熔的好,却并非易事。诸如赵之谦,孙伯翔,似觉熔的火候未到,笔意失之简单且比较生硬,不耐久看。鲁迅先生的书法,无疑是碑帖熔合的成功范例,亦碑亦帖,非碑非帖。绵里藏针,圆融而有质感,温柔且见风骨。究其原因,除了常规的以帖化碑,还需多读书,勤著述,以文化碑。这是许多书家所不及的。

我潜心研习书艺几十年,取法方面,大抵是重古与新两头而轻中间。古指的是溯古探源。唐以前的碑帖,我注目,临写比较多,诸如王羲之的圣教序、信札,龙门二十品、爨宝子碑、汉碑中的张遷碑、石门颂,还有锺繇小楷、皇像急就章、西周金文大盂鼎、散氏盘,殷墟甲骨文。新指的是清未民初。我关注,喜欢的书家大约有康南海,鲁迅,谢无量,沈寐叟,弘一法师,吴昌硕…唐代的颜楷,孙过庭的书谱,张旭,怀素的大草,也常有寓目并临写,明未的王铎,傅山,张瑞图,黄道周,倪元路,董其昌几家草书也常观赏,但只看不临。此外,两宋,元,明,清的其余书家我极少关注用心。古主要取其古质,古穆渊厚之气韵;新,主要吸收,借鉴其结体面目,书写节奏,笔墨情趣。

与古,不但赏读,也常临写;与新,只赏读,不临写。若问为何厚此薄彼?理由何在?这实在难以尽述,但确实是我的真实态度。未知同予者何人?

​​

欢迎点赞+关注!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0 阅读:5

书法世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