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伯达的遗体告别会上,其儿媳放声大哭,情真意切

不急不躁文史 2024-04-17 03:02:22

1989年,八十五岁的陈伯达在北京溘然离世,由于他此前的特殊身份,相关部门对于他的后事采取了低调处理的方式。

几天以后,陈伯达的遗体告别会在殡仪馆中悄悄举行,与同级别人物的遗体告别会相比,这场告别仪式显得有些清冷:除了亲属之外,只有数十位他的生前好友前来吊唁,北京市文史馆作为唯一的官方机构向告别会敬送了花圈。

随着哀乐缓缓响起,人们的心情沉重到了极点,而就在这时,人群中发出一阵痛苦的哀嚎,只见一位年轻女子冲到了棺椁前面。

这个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陈伯达的儿媳张兰华,此刻,一身缟素的她难忍心中悲痛,当场大哭起来,受此感染,所有参加告别会的亲友们都纷纷落下了眼泪。

陈伯达是谁?他的遗体告别会为何会如此冷清?而张兰华又是因何在其公公的遗体告别会上当场大哭呢?

文艺青年

1904年10月,陈伯达出生于福建惠安县岭头村,他的祖上虽是秀才出身,但是却家道破落,早已不复当年光彩。

可即便如此,在诗书礼仪熏陶中成长起来的陈伯达,骨子里依旧透着股书生之气,与同龄的年轻人相比,他堪称是一位妥妥的文艺青年。

1919年,15岁的陈伯达成功考入到了厦门集美师范学校,毕业以后,他如愿当上了一名小学教师。

在任教期间,喜好文学的陈伯达将自己的所有业余时光都用在了文学创作上,他爱读诗,也爱写诗,而那时活跃在中国诗坛上的诗人郭沫若便成为了他心中的偶像。

拜读完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之后,陈伯达对于自己的偶像更加痴迷起来,他甚至专门给偶像写信,在这封信中,他不仅向偶像表达了自己的倾慕之情,还详详细细地抒发了自己对于《女神》的读后感。

令陈伯达喜出望外的是,郭沫若不仅收到了这封信,而且还给他寄来了回信,这使他备受鼓舞,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之中。

1924年,机缘巧合下,陈伯达有机会进入到上海大学文学系学习,为了解决生计,他一边读书一边在报社里勤工俭学,而在当记者期间,他与共产党人有了初步的接触,接受到了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只是,此时的陈伯达还并没有做好投身革命的准备,热爱文学的他还在醉心于文学创作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以后,陈伯达的文学才华终于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他的第一篇小说《寒天》在当时的主流杂志《现代评论》上发表了,如此骄人的成绩让他欣喜若狂,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也将就此结束。

此时,正值国民革命时期,受此影响,年仅21岁的陈伯达也选择加入国民党,准备着投笔从戎,为革命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残酷的,1927年,“四一二”事变爆发,在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屠刀之下,大批优秀的共产党人倒在了血泊之中。

血淋淋的现实打破了陈伯达对国民党所抱有的幻想,他义无反顾地决心弃暗投明,明确地向党组织提出,他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此危难之际,陈伯达的赤诚得到了回响,党中央同意了他的申请,并派遣他到武汉开展革命斗争,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他正式从一名普通的文艺青年转型为一位共产主义革命斗士。

到达武汉以后,陈伯达很快便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方向,擅长写文章的他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宣传部担任出版科科长,在这里,他得以充分发挥自身所长,为党的革命宣传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不久,陈伯达又被派往苏联学习,直到1930年底,26岁的他学成归来,被安排到天津负责宣传工作,在他的主持操作之下,红色刊物《北方红旗》顺利出版。

1936年春,刘少奇来到天津担任北方局书记,任命陈伯达为宣传部部长,从此以后他的政治才华得以崭露头角。

主席秘书

1937年7月北平沦陷,在日军的铁蹄之下,京津两地皆是一片混乱,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在党中央的部署之下,陈伯达赶赴到延安地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改变命运的邂逅正在等待着他。

在遇见陈伯达以前,毛主席已经有过几任秘书,由于他老人家本就极富文人气质,不仅好学勤思,而且博古通今,所以他在选择秘书方面是非常挑剔的,而陈伯达之所以能成为他身边任职最长地秘书,自然有着异乎常人的本事。

能够成为毛主席身边的政治秘书,首要的一点便是要有学问,在毛主席看来,人一旦有了学问,就如同站在了高山之上,可以比别人看到更远更多的东西。

而这一点对于科班出身的陈伯达来说自然不在话下,不管是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还是青年时期的远游求学,从未间断的读书学习让他拥有着极为丰富的知识和阅历。

除了要有学问,毛主席还希望身边的人能经常与他交流心得,最好是与他拥有同样的兴趣爱好,而在这一点上,陈伯达也是有着过人之处的。

毛主席第一次见到陈伯达是在延安的一次座谈会上,当时大家正在探讨孙中山的思想,议论纷纷的场面让毛主席感到有些无聊,直到陈伯达上台发言。

陈伯达的这篇演讲稿不仅逻辑清晰、文采出众,而且还很恰当地分析了孙中山思想的阶级属性问题,这让毛主席瞬间感到眼前一亮,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散会以后,毛主席特意把陈伯达留了下来,两个人一起吃了晚饭,在此期间他们相谈甚欢,围绕着古代哲学这个话题,他们谈了许久,彼此间竟有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正是这一次谈话,陈伯达的人生之路彻底发生了转折,从此以后,他与毛主席开始了频繁交往,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在毛主席的提议下,陈伯达在延安举办了中国古代哲学讲座,毛主席几乎每场必到,受此影响,陈伯达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成为了延安理论界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1939年的一天,陈伯达接到了一份调任通知,内容是将他调任为中央军委主席办公室副秘书长,望着这份来之不易的调令,陈伯达的脸上满是激动的笑容。

上任以后,毛主席便给陈伯达拟定了四个研究课题,在毛主席的悉心指导下,陈伯达的满腹经纶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而他也凭借着自己的才华逐步成为了毛主席身边不可或缺的“一支笔”。

倚仗着毛主席对于自己的信任,身为主席秘书的陈伯达得以顺利地进入到中央领导层,尽管他的职务并不很高,但他所处岗位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而他的政治生涯也由此开始平步青云。

1966年8月,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陈伯达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至此,其政治事业到达了巅峰。

无言痛哭

作为毛主席的首席秘书,感动于这份知遇之恩,陈伯达最初是一片诚心为党,兢兢业业地辅佐于主席身边,也曾做出过许多有益于党和人民的工作。

只可惜,人心易变,更何况身处在权力巅峰的陈伯达,在利欲熏心间,他的一颗初心便发生了质变,他逐渐开始学会如何揣摩毛主席的心思,他逐渐开始尝试利用权力为自己谋取便利。

最终,陈伯达没能守住初心,深深地迷失在了历史潮流之中,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他违背了一个文人本应具有的操守,在一系列错误事件中推波助澜,彻底沦为了政治角斗的工具,犯下了不容辩驳的历史错误。

对于陈伯达的错误行为,党中央没有予以姑息纵容,1970年,经得毛主席批准,中央宣布成立专案组,对陈伯达进行审查,先是软禁,之后正式批捕,并判处其18年有期徒刑,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首席秘书最终沦落为了阶下之囚。

时光荏苒,十年的时间匆匆而过,1980年,党中央对于陈伯达一案进行了重新调查,经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公审,宣布维持原判,羁押时间也从当年的日期算起,这样陈伯达还需要再坐8年牢就可以恢复自由了。

此时的陈伯达早已是垂暮老人,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相关部门准许他保外就医,就这样,他在宣判后的第二年终于被准许离开牢房,同家人团聚。

就在陈伯达出狱前夕,他的小儿子陈晓农特意辞掉了之前的工作,携带着妻子搬到北京,专程来照顾已是风烛残年的父亲。

陈伯达的晚年是在儿子陈晓农家度过的,在生活上主要是由他的儿媳张兰华来照顾,虽然说是血脉相连,但是长时间不生活在一起,他们彼此之间的隔阂还是有的,如何克服这份生疏、更好的照顾自己的公公,这是张兰华每天都在思索的问题,而这其中的辛酸也只有她本人更为清楚了。

重获自由的陈伯达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人到暮年的他似乎只想找回曾经的自己——那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自己,于是,他把自己关进了书屋,潜心创作,除了偶尔见见几个老朋友之外,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独处中度过的。

对于公公的生活状态,最初的张兰华是非常不理解的,她甚至觉得如此凄凉的晚景有些可怜,但是随着她对公公的逐步了解,她开始渐渐读懂了他,也终于体会到,对于那位历尽沧桑的老人来说,能够重新做回自己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1989年9月20日,正在家中吃饭的陈伯达突发心肌梗,虽被紧急送医治疗,但最终还是撒手人寰。

由于身份特殊,陈伯达的后事一切从简,而在他的遗体告别会上,也只有为数不多的亲友参加。

回顾公公坎坷波澜的一生,张兰华只觉得百感交集,当告别会上的哀乐响起之时,压抑在心中的难言之情终于喷薄而出,她哭了,哭得是如此伤心,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公公陈伯达的一生而哭。

结语:

如果没有投身革命,陈伯达或许自始至终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读书人;如果当初在权欲面前能守住初心,陈伯达的故事或许会有另外一种结局。

只可惜,人生从来没有“如果”,陈伯达走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而其儿媳张兰华的无言痛哭也恰好为他这一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20 阅读:5164
猜你喜欢

不急不躁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