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楼智勇双全,是我军中少有的“常胜将军”,长征途中,他指挥部队打过数不胜数的硬仗、恶仗;解放战争中,他协助林彪、聂荣臻在东北和华北战场,一次又一次的击败了国民党的军队,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前夕,刘亚楼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担负起了组建人民空军的重任,此后,他便把全部精力用到了人民空军的组建和成立上。
由于长期废寝忘食的工作,刘亚楼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当他明显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去检查时,被确诊为不治之症。
周总理得知刘亚楼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心中非常难过,但当秘书提醒他是否去看望一下已经病危的刘亚楼时,周总理却表示自己不会再去看望他。
那么,周总理为什么不愿意去看望刘亚楼呢?
刘亚楼军事才能过人 深得周总理赏识刘亚楼是福建武平县人,1929年投身革命参加了朱德和毛主席率领的红军队伍,此后,他跟随红军队伍开始转战闽南。
在开辟和保卫中央苏区的战斗中,刘亚楼表现的非常英勇,尤其是在苏区反围剿的作战中,他的机智英勇多次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称赞。
1932年下半年,蒋介石不甘心第三次围剿红军失败,又调集好几十万重兵对中央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大围剿,刚率领红军东征漳州胜利返回苏区的毛主席,来不及休息一下,便又开始指挥红军全力以赴的准备迎战来势汹汹的蒋军。
可就在这时,已被“左”倾机会主义者控制的中共临时中央,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撤销了毛主席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由周总理来接任这个职务。
当时,时任红十一师政委刘亚楼怎么也想不通,大战将临,中共中央为什么会不顾兵家大忌,要做出战前易帅的决定。
不过,当周总理在粉碎国民党军第四次围剿的动员大会上,信心十足的讲道:“.....咱们只要运用毛泽东同志的.....作战方法,就一定能够像前三次反围剿那样,打退敌人的这次大进攻。”
随后,周总理又和大家一起分析了前几次反围剿作战中的一些经验,对战士们进行了一番鼓励之后,刘亚楼发现周总理还是很懂军事的,因此,他心中对战前易帅的不安和不祥之感也逐渐消失了,做好了率红十一师上战场御敌的准备。
然而,让刘亚楼意想不到的是,在第四次反围剿战役中,中共临时中央的领导人博古和李德,不懂军事,但却要利用手中的职权进行胡乱指挥,令红军去强攻城防工事坚固,且有强敌防守的南丰城。
刘亚楼率部连续攻打了一个星期,仍未攻下,而我军伤亡却不轻,就在这时,又传来情报,驰援南丰的大批敌军马上就到了,刘亚楼焦急万分地找到上级领导,说红军不能再强攻下去了,提议赶紧撤离南丰城。
上级领导犹豫了片刻后表示,攻打南丰是中央的命令,不能不执行。
刘亚楼看无法说服上级领导,只好转身离开,但他实在不愿意看着红军做无谓的的牺牲,于是,便壮着胆子去找当时红军的最高首长朱德、周总理等人,把部队目前不乐观的状况如实向他们做了汇报,同时,建议不要与强敌硬碰硬,让红军暂时停止攻打南丰城,另想歼敌之策。
周总理认真的听完刘亚楼的汇报之后,他又与朱德、刘伯承商量了一番,大家对刘亚楼的建议都很认同,于是立即下达了让红军撤围南丰的命令,寻机再战。
周总理、朱德等首长马上重新制定了作战部署,在瞅准战机之后,迅速指挥红军在黄坡和草台岗地区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伏击战。
战斗打响后,周总理和朱德坚持采用毛主席的战略战术,蒋介石的围剿计划又一次被红军挫败。
刘亚楼在作战中表现出的那种出色的军政素质和过硬的军事作风,给上级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受到了周总理的赏识,而周总理虚心纳谏的态度也让刘亚楼钦佩不已。
红军开始长征后,刘亚楼先后担任过师政委、师长、陕甘支队纵队副司令员,但不管他担任那个职务,他肩负的大部分都是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的重大任务。
在每一次的攻坚战中,刘亚楼都是身先士卒,率领部下为红军主力部队趟出了一条条的血路,周总理等领导人对他更加赞赏有加。
两伟人的共识 让刘亚楼挂帅组建空军1938年,刘亚楼作为党的重点培养对象,被派往苏联的伏龙芝军校进行深造。
1945年8月,刘亚楼回国后被安排到东北林彪罗荣桓的部队担任参谋长一职。
在东北任职期间,刘亚楼协助林彪和罗荣桓,一次又一次用奇招妙计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尤其是在辽沈和平津战役中,参与组织和指挥的刘亚楼,把他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简直发挥到了极致,远在西柏坡毛主席和周总理对刘亚楼的表现非常满意,在电报中对他进行了高度称赞。
三大战役之后,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上已被消灭干净,全国级将全部解放,党中央的工作中心也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一切安排就绪之后,毛主席、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率领党中央机关,于1949年3月25日正式入驻北京。
党中央入驻到北京后,可国民党却仍然不甘心失败,经常派空军前来来袭扰,毛主席强烈的意识到,我们必须要拥有一支强而有力的空军队伍来捍卫国家领空安全。
毛主席与周总理商量了一番后,做出了在建国前夕组建空军的决定,但是,由谁来担任空军统帅呢?毛主席和周总理同时展开了思考,片刻后,俩人异口同声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刘亚楼”。
两位伟人真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们二人之所以觉得刘亚楼是未来空军司令的不二人选,主要是考虑到,我们组建空军是需要苏联的帮助的,而正好刘亚楼在苏联学习过现代军事科学技术,俄语说的也很不错,在组建空军的过程中,便于两国的交流。
另外,刘亚楼一直兼任着东北航校校长的一职,对航空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多一些,而更加重要的一点是,刘亚楼对党对革命非常忠诚,他的文化程度也较大部分将领都高,再就是军事指挥才能出众,多谋善断,点子多。
因此,两位伟人很有共识的认定,让刘亚楼这样一位军政双全的人才,担负起组建空军的重任是绝对正确的选择。
刘亚楼病危 周总理不愿意去看望1949年5月,正准备率兵南下,去参加解放南方一些地区的战斗的刘亚楼,突然接到党中央让他留下了挂帅组建人民空军的通知。
刘亚楼接受了任务后,没有任何迟疑,立刻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艰难的空军组建工作中。
经过一阵紧锣密鼓的忙碌,刘亚楼首先制定出了一套空军建设方案,随后,经中央军委批准,又建立起了空军领导机关,并担任了空军司令员一职。
刘亚楼组建空军,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在组建空军之初,我军只有一所航校,为了快速的建立起空军部队,刘亚楼决定多成立几所航校来培养飞行员和航空方面的专业人才。
建立航校需要苏联的帮助,因此,刘亚楼多次前往苏联进行谈判,经过一段艰苦的运作,双方终于达成一致,苏联答应帮助中国建立6所航校,并派一些专家来中国帮助工作,同时还卖给中国400多架飞机。
与苏联谈妥后,刘亚楼立刻回到国内,投身到了创办航校的工作中,他经过一段日以继夜紧张忙碌,到了1949年底的时候,几所航空学校成功的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了起来,为空军部队的长远建设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党空军经常对我国一些沿海大城市进行轰炸、袭扰,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指示刘亚楼要尽快建立起中国自己的空军部队。
时间紧,任务急,刘亚楼争分夺秒,没日没夜的忙碌着.....
1950年6月,我国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终于成立起来了,我们的航空兵部队建立不久,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而且表现出色,美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就此被打破。
刘亚楼在我国空军建设上投入了太多太多的精力,到了六十年代,我国的空军已经逐渐强大了起来,而且取得了不少的成就。
1964年8月,刘亚楼陪同国家领导人在国外访问时,身体突然出现了问题,后来经医生诊断,他患上了严重的肝病,必须住院进行治疗,但刘亚楼却不以为然,根本不把自己的病当回事,仍然废寝忘食的工作。
直到在一次会议上,他肝病发作,痛得几乎晕了过去,才住进了医院,然而此时,他已是肝癌晚期,病情开始快速恶化。
毛主席和周总理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是着急,严令他不许再工作,一心一意的配合医生治疗。
毛主席让周总理代表党中央去医院看望刘亚楼,刘亚楼得知周总理要来的消息后,激动万分,虽然当时他的病情已经严重到行动不便的地步,但他还是坚持让人扶着下楼,要亲自到医院门口去迎候周总理,连医生都阻拦不住。
当周总理到达医院,看到在门口等候他的刘亚楼时,立刻下车走上前扶着他道:“哎呀,你看看你,不好好在病房休息,还跑到门口来了。”
刘亚楼笑着说道:“总理这么忙,还特意来看我,我哪有不出来迎迎的道理?”
众人搀扶着刘亚楼回到病房,周总理与刘亚楼一阵寒暄之后,便再三叮嘱他不要再为工作操心,让他专心养病,病好后再继续工作。
刘亚楼口头答应的非常好,但就在周总理告辞离开时,却又不顾众人劝阻,非要送周总理下楼,大家无奈,只好依了他。
1965年5月初的一天,周总理正在为工作而忙碌,这时,秘书敲门进来,向他汇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刘亚楼病情恶化。并询问总理是否去看望。
周总理沉默了片刻,声音有些哽咽的对秘书说:“我不会再去看他了,如果我去看他,依照他的个性,一定还会像上次那样,坚持上下楼来迎接我,这是增加他的痛苦。所以,我不能去了。”
周总理说完这句话,眼圈已红,泪水顺着他的两颊流了下来.....
1965年5月7日,刘亚楼因病与世长辞,终年55岁。
结语:刘亚楼才华横溢,是我军中难得的人才,对于他的英年早逝,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心中很是悲痛,同时,更加感念他为党和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因此,党中央为他设置了极高规格的追悼会,并被安葬到八宝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