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我们能够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这与那些在战争年代,把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一心一意奔波在救国救民之路上的革命勇士们是分不开的,这些英雄豪杰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5年,国家为了表彰这些有功之臣,举行了建国以来首次授衔仪式。这次大授衔,共有1614位开国功勋被封帅授衔。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开国将帅们已经逐渐离我们而去。
至今还健在的开国将帅就只剩下了2位,最年轻的王扶之将军已经100岁,而年龄最大的张力雄将军已110岁。
王扶之——从放牛娃成长为高级指挥员1935年7月,年仅12岁,受尽富豪地主欺压的的王扶之,得知村里来的那支红军队伍,是专为天下穷人打仗的队伍后,便产生了当红军的想法。
当王扶之来到招兵处准备报名时,负责招兵的人问他多大时,王扶之多了个心眼,怕红军嫌他年龄小不肯收,于是便虚报了好几岁,说自己17岁,负责招兵的人估计当时太忙了,也没顾上仔细追问他,便顺利让他加入到了红军队伍中。
当时红军的条件非常差,弹药武器奇缺,刚加入红军队伍的新兵是分不到枪的,只能分到一杆梭镖,刚刚成为红军战士王扶之,就是拿着一杆梭镖参加崂山、直罗镇等战斗战役的。
王扶之虽然年龄不大,但打起仗来却没有一丝畏惧,总是冲锋在前,王扶之在战斗中表现得机智勇敢,再加上他又有些文化底子,因此,上级领导对他越来越赏识,把他作为了重点培养对象。
1936年,上级领导安排他到测绘集训队去培训学习,学习结束后,便被分配到红15军团第78师当了一名测绘员,在测绘岗位上,王扶之兢兢业业,把上级交付给他的每一项工作,都完成的非常圆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扶之被安排到八路军115师担任测绘员,在之后的战斗中,因为工作出色,不断得到升职。
抗日战争刚结束,蒋介石又急不可耐的发动了内战,在解放战争中,王扶之随着部队从南到北,又从北到南,转战了全国十多个省份,在四平、临江、辽沈、平津、广西等一系列著名战役中,都能寻到他率部奋勇激战的身影。
尤其是在怀德追击战、锦州攻坚战以及攻打天津的战役中,王扶之立下了不容忽视的赫赫战功,经过枪林弹雨的洗礼,王扶之一步步成长为我军的优秀指挥员。
被埋坑道 奇迹生还1950年10月,新中国刚成立一年多,又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时任团长的王扶之,奉命跟随他所在的39军入朝参战。
39军刚进入朝鲜,便在云山地区与傲慢狂妄的美军骑一师遭遇了,一场恶战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这就是著名的云山战役。
在云山战役中,王扶之率领他的团负责堵住来云山增援的敌军,同时还要截住想从云山逃出去的敌人。
这两项任务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王扶之却没有丝毫的畏惧,经过一番认真分析和周密的部署,再加上他优秀的指挥能力,最终牢牢地把守住了阵地,出色的完成了上级交付的任务。
在之后的战斗中,王扶之率领着他的团,越战越勇,经过与美军的多次交手,善于观察捉摸的王扶之,慢慢的捕捉到了美军的作战规律,随后总结出了一套套非常实用的战术打法,上级领导得知后,对他做出了高度评价。
1952年,战功突出的王扶之被升任为代理师长,随后率部去坚守临津川以东的阵地。
8月初的一天,王扶之和师部的几位领导,正在前方指挥所作战室的坑道内研究作战方案,美军的飞机突然飞到我军阵地来轰炸,投下的是威力非常大的重磅炸弹。
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落在了作战室坑道顶部的重磅炸弹爆炸了。王扶之等人被埋在了漆黑的坑道里。
彭老总得知这个情况后,下令全力营救王扶之等人,即使是已经牺牲,也要找到他们的遗体,运回国内......可当时坑道外的官兵们根本确定不了王扶之他们被埋的具体位置,更无法确定他们是否还活着。
大家挖了一天也没有找到他们,就在大家觉得没有了希望的时候,有人突然发现从坑道的缝隙中飞出几只苍蝇。
苍蝇能在里面活着,那么人应该也没问题,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继续挖掘了起来。
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被埋了38小时的王扶之等人终于获救。
奇迹生还的王扶之等人激动地与战友们紧紧相拥,泪流满面.....
1953年,王扶之回到国内,仍在军中担任要职,直到1988年才开始享受退休生活。
2003年9月,刚刚度过100岁生日的王扶之将军,身体依然很健朗。
在至今仍健在的两位开国将帅中,王扶之将军其实并不是年龄最大的,还有一位老将军如今已高达110岁高龄,但身体依然不错。
这位110岁的高龄老人不是别人,他正是张力雄将军。
坚定不移 加入红军走上革命道路1929年,为了生存正在四处奔波给人做苦力的16岁少年张力雄,听说红军正在离他的家乡福建上杭县才溪乡不远的回龙镇开仓放粮,心中充满好奇的张力雄急不可耐的跑到回龙镇,他要看看红军到底长什么样子。
当张力雄亲眼看到衣衫朴素的红军官兵们,和蔼可亲的把打土豪的财物、田地分给穷苦百姓时,他顿时感动的泪眼朦胧,与此同时,在他的内心深处升腾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力量,并萌生了自己也要当红军的强烈愿望。
在这种想法的激励下,张力雄加入了共青团,随后跟随着几名共产党员,积极踊跃的投身到了农民运动中。
1932年,表现出色的张力雄,如愿以偿的加入了红军队伍,自此,正式走上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张力雄参加红军不久,便被上级视为重点培养对象,派往红军大学去培训,毕业后,成绩优异的张力雄被安排到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担任连政治指导员。
开始长征后,红五军团的主要任务是阻击国民党追兵,掩护红军主力北上,已升任为红五军团教导大队政委的张力雄,率部一次又一次完成了上级交付的艰巨任务,为中央红军成功渡过乌江、金沙江、大渡河等天险,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5年6月中旬,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大家兴奋极了,一致拥护党中央北上抗日的决定,随后两支军队进行了重新整编,张力雄所在部队,归入左路军,跟随张国焘行动,过草地前往包座地区与右路军会师,然后共同北上。
然而,由于张国焘心存不可告人的目的,拒绝北上抗日,坚持南下,致使当时被蒙在鼓中的左路军,被迫三过草地,受尽磨难。
张力雄所在的部队是过草地的最后一批红军,草地上的能吃的野菜早已经被吃光了,张力雄和战友们实在饿的不行了,在无奈之下只好把枪皮带、皮腰带等一些皮质的东西拿来煮着吃。
张力雄有一条非常漂亮的皮腰带,那是红七军军团长送给他的,一想到已经牺牲的寻淮洲军团长,他的心中很是难过。
说心里话,他实在舍不得这条皮腰带,但再看看饿的面黄肌瘦的战士们,他还是把腰带和着野菜给煮了......
血战高台 劫后余生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总部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率两万余人西渡黄河去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后因局势发生变化,党中央做出了放弃宁夏战役计划的决定,随后又指示渡河部队重新改编为西路军,前往河西走廊创建根据地。
1936年12月下旬,西路军最高领导人陈昌浩和徐向前率领部队,从甘肃山丹、永昌地区出发,继续向西行进,在行军的过程中,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的部队追了过来,西路军边打便继续西进。
1937年1月1日清晨,红五军在军长董振堂的率领下攻占了高台,敌军为了抢夺高台,连续发动了好几十次猛攻,战斗的激烈程度,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是很难想象得出的。
在高台血战中,红五军3000多官兵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张力雄在指挥作战的过程左腿中弹受了重伤,警卫员刚刚为他包扎好伤口,马匪军就从城西攻了过来,警卫员出去查看情况,结果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张力雄知道在这个时候,不能与敌人再继续硬拼,于是他找了一根木棍拄着,忍着剧痛一瘸一拐的向城东方向走去。
可是张力雄没走多远,便隐隐听到了马匪军的嚎叫声,他估计马匪军应该进城了,并自感凶多吉少.....
张力雄拖着伤腿,忍着剧痛,艰难的向前行进着,他想加快些速度,但却身不由己,就在这时,他碰到一为当地老乡,老乡一把拉住了他,着急的告诉他:“马匪军已经进城了,你伤成这个样子肯定会被敌人逮住的,快跟我走,我家就在前面。”
多亏遇到老乡及时相救,张力雄才幸运的躲过一劫,后来张力雄腿伤恢复后,老乡把他藏在拉马粪的车上,悄悄把他送出了城......
劫后余生的张力雄,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自己的部队。在之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战斗战役,为抗战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建国后,因为功勋卓越,张力雄被安排道军中重要的领导岗位上,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和军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张力雄老将军已过了110岁高龄,但他身体依然健朗。
结语:王扶之和张力雄,这两位年过百岁老将军,他们都是在十几岁的年纪便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们信念坚定地跟随着共产党,南征北战,经历了数不胜数的战火和生死的考验,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我国那些历经风雨、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及其发展的开国将帅们,一个一个的离我们而去了,如今,只剩下了王扶之和张力雄这两位将军,他们二位将军,不仅仅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同时还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在这里,让我们大家同祝二位百岁将军福寿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