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的校花是一个什么样的江湖地位?
晚年的郑秀,对着镜子梳头发,她抚摸着自己不再光滑的肌肤,不禁地感伤了起来。
“她,曾经也是清华的校花……”
可却逃不过岁月侵蚀,成为一名老妪,更难过的是,她是一个被抛弃的老妪。
从校服走到白婚纱,清华的校花嫁给了清华的才子,原本多么郎才女貌的一对夫妻,是怎么走到相忘于江湖的落魄结局?
曹禺和郑秀结婚照1931年,郑秀第一次见到曹禺,是在戏剧的舞台上,身边的女同学指着舞台上的“娜拉”,说这个女同学演技可真不错。
她瞧着有趣,也多注意了几眼,没想到对方刚好看过来,四目相对的那一刻,舞台上“娜拉”的眼中,出现了一抹惊艳。
还是高中生的郑秀虽然坐在台下,但她好像才是最万众瞩目的那个,很多男同学都在偷偷打量这个漂亮的女孩子。
她生得肤白貌美,身材高挑,在人群里属于鹤立鸡群的漂亮。
戏剧结束之后,曹禺通过朋友的介绍,成功和那个漂亮女孩搭上了话。
郑秀看到对方卸了妆之后,竟然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男生,这还真是让她大吃一惊。
曹禺清华毕业照那时候的曹禺是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的才子,这些学弟学妹都会缠着他问很多关于大学的趣事,曹禺待人温文尔雅,耐心礼貌。
尤其是对这个长相漂亮的郑秀,印象深刻,他鼓励她好好学习,争取能够在清华相见。
一年之后,郑秀考上了清华大学,就读于法律系,一进校门便被封为了新一届的“校花”。与之而来的,还有大家对她身世的了解。
郑秀的父亲是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的大法官,这样的家世背景吓退了很多“想吃天鹅肉”的男生,但是,其中并不包括曹禺。
曹禺的家世虽然不及郑秀显贵,但是父亲曾经出任过总统的秘书,可惜后来抑郁不得志,但曹禺好歹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不会轻易被吓退。
再说,当时年轻人中,时常谈论自由平等的恋爱,所以门当户对的思想,一时被摒弃在青年人的脑海里。
郑秀清华毕业照郑秀刚进大学,就受到了曹禺的猛烈追求,但是她初来乍到,对于学校的很多风云人物并不知晓,所以便以“刚进大学,还不想恋爱”的理由拒绝了。
但是曹禺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在呕心创作一出舞台戏剧,然后顺理成章邀请了清华的“校花”来饰演女主人公。
而作为编剧的曹禺,也顺理成章地拿下了男主人公的角色。这样明目张胆地“刻意为之”,校友都心知肚明,曹禺在给自己的爱情制造机会。
而郑秀,也不负吃瓜群众的期待,答应出演女主角的戏份。
那朝夕相处排练的日子里,曹禺耐心而又温柔地为郑秀指导戏剧表演上的一些诀窍和方法,排演结束后,也会绅士地送她回去女生宿舍。
有时两人的路上会谈论很多彼此的兴趣爱好,月光冷冷挂在夜空中,为青年男女照亮了校园里的小路。
曹禺一个月的亲密相处,让郑秀对曹禺的好感直线飙升,她觉得曹禺的性格,就像完全在她的审美择偶点上,她喜欢曹禺的温柔细心,喜欢她讲话时曹禺倾身认真听的模样,喜欢曹禺看着她拘谨笑的样子。
他们排练节目站在一起的时候,同学们都说他俩是般配的一对,日子久了,难免不互生情愫。
可惜他们的公演即将结束,此后怕是很难再像这样亲密接触了。
但让曹禺意料不到的惊喜,突然砸到了两人的头上,公演的成功,让这场戏剧得到了一致好评,于是在广大同学的要求声中,又继续出演了七八场。
就这样,曹禺和郑秀顺理成章地在校园里谈起恋爱来,他甜蜜地牵着她的手,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坚定地向心上人诉说自己的梦想。
他想永远都和郑秀在一起,并且想要成为中国非常厉害的剧作家。
很多年后,他的这两个愿望都有实现,只是可惜阴差阳错,错此失彼。
曹禺中年带孩子出去玩那一年的暑假,曹禺灵感爆发有一个很棒的剧本构思,他拉着恋人郑秀的手,像是一个孩子那样恳求道:“可不可以为我,留在学校里。”
望着曹禺深情的眼眸,郑秀心里生出一片柔软,她便和父母告歉,决定暑假留在学校陪着曹禺创作。
和郑秀在一起的那段时期,是曹禺人生戏剧创作的高潮期,就连《雷雨》这部优秀的话剧,也是在那个浪漫的暑假里完成的。
在整个创作的过程,郑秀是他第一个读者,她流着泪读完这曲折悲伤的故事,由心底赞佩着曹禺的创作天赋。
所谓红袖添香便是,曹禺在一旁创作,郑秀在一旁为他眷写稿子。
而后《雷雨》这部话剧在国内大爆起来,曹禺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青年剧作家,一时风头无两。
曹禺和方瑞郑秀回家之后,兴奋地牵起曹禺的手,由衷地赞叹道:“人家都夸你是‘神’呢,你在创作上真是才华横溢。”
曹禺是一个内敛谦逊的人,不会因为一时的夸奖便得意忘形,他知道自己离梦想的高度还有很远的距离。
他继续埋头书桌创作,接连又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话剧《日出》、《原野》,也皆受到了一致好评,凭借这些,曹禺在当时的文学界占据了一席之地,逆转了落魄的穷学生境况。
事业上的轰鸣得意,爱情上自然也不落下乘,老天对于努力的人,常常不吝啬运气的馈赠。
曹禺成熟内敛的气质,博得了郑秀家人的好感,他们觉得将性子活泼的女儿嫁给具有文人气质的曹禺,再合适不过了。
曹禺和郑秀留影于是,在1936年的11月26日,两人在南京举行了订婚仪式,当时来祝贺的都是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就连巴金老先生也送了一个洋娃娃以恭贺两位新人早生贵子。
那时郑秀已经毕业了,凭借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头衔,可以取得很好的工作和成就,但是郑秀没有力争上游的进取心,也没有像其他女同学那样纷纷留洋深造。
那个时候的郑秀,是一个沉溺在爱情美好的小女儿,她一生都过得滋润顺当,大法官的父亲并没有让她吃过什么苦头,一辈子都是被父母宠爱的娇娇女。
就连未来的婚姻,法官父亲也希望,曹禺能够为了他的宝贝女儿来到南京生活扎根。
曹禺真的去了,背井离乡,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南京,只要心爱的姑娘能够开心,他愿意牺牲自己来成全两人的爱情和婚姻。
曹禺和方瑞他在南京居住下来,到一所刚成立的戏剧专科学校任教,这对于一个清华的研究生来说,实在是有些屈才了。
但每次工作结束之后,能够看到未婚妻甜蜜的笑容,便觉得环境的不适感一扫而光。
当时的郑秀在审计部做着小职员,这也算是一个正经编制的工作。这对曾经在清华校园里大放异彩的情侣,却在毕业之后,搭起帐篷过着自己甜蜜安逸的小日子。
只是婚后一两年,曹禺终于发觉当时的决定有些草率,和郑秀的日子固然蜜里调油,只是这生活也太过分安逸了吧!
因为婚后的郑秀变了,在他们生育了两个女儿之后,加上跟随工作的变动,郑秀便觉得自己忙不过来,于是辞掉了工作,想着专心在家里带孩子。
曹禺考虑过经济问题,但是郑秀觉得问题不大,如果节省一下的话,曹禺的工薪是足以养活全家的,再说还有父亲大人的救济。
晚年的曹禺于是郑秀安心地在家里带孩子,曹禺工作忙碌,她便在他下班之前,将热气腾腾的饭菜做好端上桌来。
曹禺夜深伏案创作的时候,她就提前给他备好一壶浓茶或者咖啡,时而还会送上一份夜宵和糕点。
曹禺的衣服也都是按时的洗好归置,就连家里也被闲着没事的郑秀打扫得整洁干净。
看到这样的一幕幕,曹禺心里觉得,似乎妻子全职做家庭主妇也挺好的。
但这样的日子用不了多久,该有的弊病就出现了,其实女性在家里做全职太太是非常有风险的,这个风险不在于丈夫会嫌弃你而变心,因为很多的家庭主妇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的邋里邋遢。
方瑞侧颜照很多全职太太不但能够将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条,在外人面前依然身姿窈窕地谈笑风生,对于郑秀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但是很多全职太太,就败在了在安逸闲适的家庭生活里,逐渐失去了上进心,在家长里短和闲言碎语里逐渐失去高学历独立女性的风姿,也逐渐变得婆婆妈妈。
当时文人的妻子,有很多像郑秀这样在家里做全职太太的,比如林徽因也做过全职太太;女留学生的陈衡哲,也因为丈夫孩子的原因,做了全职太太;工作体面,原本担任周总理秘书的陈布文,也回归家庭做了全职太太。
但是她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是,她们退居在后,是由于婚姻和子女不可抗拒的因素,比如孩子需要培养和教导,丈夫工作实在太忙碌,他们的隐退是考虑到将家庭的利益最大化,以支持和帮助丈夫出色的事业。
郑秀和两个女儿但是郑秀不一样,她当家庭主妇,是因为觉得工作索然无味,加上不缺金银,贪恋没有出嫁前那样闲适愉悦的生活。
只是出嫁前,她可以出去和留学生社交和跳舞,可她是婚后的妇女,又是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四川异乡,便只能加入到“本地宝妈群”里,参与她们吃瓜子唠嗑,喝茶打麻将的活动。
可日子久了,她连家庭主妇的工作,都不上心了。很快曹禺便发现,回家的桌子上要么是冷嗖嗖的饭菜,要么就是饥肠辘辘,积攒了多天的衣服没有洗,孩子也不再被母亲辅导着启蒙学习,而是整天都和本地的小朋友打闹。
他去找郑秀,却发现她在兴奋地和几位太太打牌,这已经是第多少次了,曹禺都数不清了,总之郑秀身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想去和郑秀谈一谈,可郑秀却拉着他一起打牌,曹禺不喜这样的消遣活动便婉拒说:“我不会打牌。”
曹禺方瑞和两个女儿可郑秀俨然没有察觉丈夫的烦闷,而是拉着他的手臂,往座椅上按下去,然后说:“不会你就学吗!这又不是什么大学问。”
换做别的丈夫,性格暴躁的话就和妻子吵起来了,但是曹禺性格温和,不喜欢辩驳争吵,便只能压下心里的烦恼,陪着一边看着妻子打牌。
可没一会,他就又趁机顺起一本书,在那里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书籍喂饱精神的食粮,不能解决生活里的问题。
与郑秀越走越远,还不是最大的困扰,曹禺已经在平淡的生活里丧失了创作的激情,自从来到了四川以后,他就再也没创作出惊艳的话剧。
他想要喷薄而发的灵感,想要在艺术的领域挖掘出更大的才华。
中间的是方瑞可如今这样无聊安逸的生活,放在普通人的身上,是一种安稳的幸福,但是对于一个随时要保持创新的文学家而言,就像是一把钝刀一样,一点点杀死了那些天赋和才华。
他感到创作的艰涩和痛苦,他讨厌这样的生活和日子,他想要逃离,如果不这样,他的灵感早晚就会枯竭,慢慢地,他对这样的日子充满了敌意和乏味,充满了挣扎与痛苦……
直到,方瑞的出现,拯救了他的人生。
方瑞的身上有一种对男人有着致命诱惑的反差感,她哀静忧伤的神情下,是热烈四溢的炽热灵魂,从她给曹禺的信中就能看出来。
有时,她称呼曹禺“万老师”,有时称呼曹禺为“家宝,我的爱,我的想,我的念!”(曹禺原名万家宝)
曹禺和方瑞她原本是来曹禺家里学英语的,只是她太漂亮了,何况男主人亦是风华正茂的年纪,郑秀又忙碌于呼朋唤友打麻将,根本没有发现两人在家里日渐升起的异样情愫。
等她作为女人的第六感终于敏锐起来时,方瑞和曹禺的风言风语已将传得小城人尽皆知了。
原本方瑞身体不好,初来小城不好买到药,便托付给曹禺买药。结果却被有心人造谣方瑞怀孕了。
方瑞还没有嫁人,这样的谣言对于女孩子有着很大的伤害,曹禺出于一种同情的愤怒,对旁人诋毁的言论,选择维护方瑞。
这样的一个温柔含蓄的小姑娘,哪里得罪了大家,被说得如此不堪。
方瑞郑秀在麻将桌上,听闻了这些言论,回到家里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曹禺,结果没多久,就看见杨嫂来家里,向曹禺递了一个眼神,曹禺就放下手里的工作,偷偷溜出去了……
曹禺不知道,郑秀就跟在他的身后。
他在一个茶馆里停下了脚步,认真看着手里的信封,全然没有注意到郑秀靠近的脚步。
郑秀上前迅速抢夺那半封书信,然后摊开一看,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对着曹禺指责起来:
“你竟然在这里干这种事情!”
其实信中没有什么过分的言论,只是方瑞为了表示感谢的措辞,但是用语上有些暧昧,惹得郑秀勃然大怒。
曹禺方瑞和两个女儿在游泳曹禺慌乱起来,赶紧拉着郑秀恳求道:“快点回家吧,不要在这里说什么,求求你,不要再看下去了,把信还给我好不好……”
周围看热闹的人群逐渐聚集,郑秀怒火上头,已经顾及不了这么多了。
“平时让你晒被子,总是说没空,如今倒是在我眼皮子下面递书信,你当我郑秀是什么人!”
曹禺手里还有一半书信没有被抢走,郑秀又想上去抢,曹禺赶紧将信纸吞进了肚子里。
他不得不哀求郑秀:“你不要嚷嚷了,我们有事回家说,你这样喊出来,让她(方瑞)以后怎么嫁人呀!”
“你竟然这么护着她,她既然做得出,我就骂得出口。”
堂堂一个名校毕业的学生,在街头捉住丈夫偷看书信,像一个泼妇那样准备骂人。
对于曹禺这样自持身份的文人,心里觉得十分屈辱。
曹禺和方瑞的信其实整件事情,并没有狗血的出轨戏码,曹禺只是在家庭的苦闷里,急于向外寻求安慰,他和方瑞的感情此时也是,发乎于情,只要妻子处理得当,也会理智的止乎于礼。
可郑秀俨然不知,什么叫“处理得当”,她的言行反而大大刺伤了曹禺的自尊心,更是被伤害透底。
最终曹禺宁可在婚内,带着方瑞离开小城,到其他地方同居,也绝不再和郑秀握手言和,冷静处理。
晚年的曹禺也曾经说过:“在这件事情上,她有错,我也有错。”
郑秀没有很好的镇静下来和丈夫分析婚姻出现的问题,而是抓住错误的尾巴,大肆向外人宣扬,让曹禺的羞耻心被一次一次的暴晒在众人奚落嘲讽的眼光下。
曹禺对于郑秀的失望,一气之下,远离了风言风语的小城。
这婚姻破碎的结局,都有他们自己推波助澜的原因。
曹禺方瑞和两个女儿而曹禺倔强地要和郑秀离婚,但失去曹禺的郑秀才真的慌乱起来,她开始去做饭让女儿给曹禺送去,总是嘘寒问暖递信问消息。
郑秀甚至放弃父亲为她做好的打算,也要留在这里倔强地等待曹禺的回心转意。
他的父亲,离开之前伤心地说:“你跟着不再爱你的曹禺,难道就忍心抛弃爸爸吗?”
她哭着向父亲道歉,却还是坚定地选择了曹禺。
后来她做了很多事情,都属于一种‘自我感动’式的拯救婚姻和家庭,她以为她的付出能感动曹禺,力挽破碎的婚姻,但其实都已经是一盘散沙了,可郑秀还在那里继续搭建那个爱情的蜃楼。
她很怀念那在清华时候的时光,爱人风光无限,年少得意,自己又是校花和才子的女朋友,她们的爱情那样的美好令人怀念。
曹禺和方瑞以及两个女儿她甚至开始不停地去温习和缅怀那些美好的日子,更加沉溺其中,不愿意出来。
可是曹禺已经厌烦了,他对这段婚姻只有不好的阴影,对于郑秀“卖力”的恳求和弥补,只觉得挣扎和抵触。
就像是一个美好的方糖,已经发霉长了菌斑,可是它又拼命弥漫甜蜜的味道,不但不会吸引人靠近,反而让人心里更加抵抗。
两人离婚那天,在法院里,郑秀听完裁决书,想到13年的婚姻,就此落魄收场,一时没有忍住便放声大哭了起来。
她哭得很是伤心,让站在一旁的曹禺难过的心里不是滋味,没一会,曹禺也痛哭了起来。
陪同而来的朋友,看着两人伤心的模样,都忍不住叹气。
曹禺晚年,郑秀带着两个女儿生活,一直没有再嫁,她将她们培养成才,甚至一直在打听曹禺的境况。
1989年,郑秀因病离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然心心念念曹禺的名字。
“家宝,家宝来了吗?”
可直到最后闭眼,她都没有看见她的家宝,而是遗憾的离开了人世。
在她的葬礼之上,曹禺也没有到场,而是送出了一个硕大的花篮,成为了葬礼上,最引人注目的存在。
来悼念郑秀的朋友,都无一不唏嘘哀叹,这一对冤家的平生。
他们的爱情,就像是曹禺笔下的一出戏剧,曾轰轰烈烈地爱过了,可舞台的剧本还没有落幕的时候,她早早离开了舞台。
一如当年,他们在学校的那出自编自演的戏剧:
曹禺站立在舞台的灯光下,注视着穿着舞台装的女主角郑秀,缓缓挪着步子下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