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11日,北京的街道在清晨的薄雾中显得格外寂静,阳光透过高楼的缝隙洒在行人稀少的街道上。街道两旁的树木刚刚发芽,春天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然而,这一天的北京注定与往常不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将在这座繁忙都市的某个角落上演。
在朝阳区的一条繁华街道上,一辆银灰色的小轿车正急速行驶。车内坐着一名中年男子,他的脸色苍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双手紧紧捂着胸口,剧烈地喘着粗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痛苦与恐惧,嘴唇微微颤动,似乎在忍受着极大的身体折磨。
男子的面容略显狰狞,仿佛在与无形的痛苦作斗争,而他身旁的司机则紧张地握着方向盘,试图保持车辆的平稳行驶。
突然,前方的红灯亮起,车辆不得不减速停下。然而,司机明显感受到了车内那名男子的痛苦,急切地想要将他送往附近的医院就诊。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变得异常缓慢,司机内心的焦虑与紧迫感交织在一起,他迅速权衡着是否该一脚油门冲过红灯,冒着违规的风险,争分夺秒地将男子送往急救室。
就在司机准备采取行动的瞬间,车内那名男子忽然开口,声音沙哑却坚定:“不要闯红灯。”这一句简单的话语,仿佛在警示司机冷静与理智的重要性。
司机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所震撼,几乎下意识地松开了油门,猛地踩下刹车,车辆稳稳地停在了红灯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与不安,车内的氛围变得更加压抑。
司机快速下车,焦急地查看男子的状况,试图给予他必要的帮助。几分钟后,救护车终于赶到现场,将男子抬上担架,紧急送往医院。
然而,当救护人员抵达医院时,男子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医生在确认死因后,宣布他因突发心肌梗死而不幸去世。这一噩耗迅速传遍了周围的人群,目击者们纷纷泣不成声,哀悼这位在生命最后一刻仍试图保护他人的男子。
然而,这名突发疾病的男子究竟是谁?他为何会在那个早晨出现在这条繁忙的街道上?他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如此坚强地对司机说出那句“不要闯红灯”?
一、鞠躬尽瘁,吃苦耐劳勤政为民1943年,郑培民出生在吉林省海龙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自幼刻苦读书,以优异成绩考入吉林大学物理系。大学毕业后,怀着报国之心的郑培民毅然参军入伍。
转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南省湘潭电机厂工作,后担任厂党委办主任。在繁华都市的锻炼,让郑培民更加成熟稳重、处事老练。
1990年5月,郑培民接受组织安排,担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湘西地处武陵山区,地域偏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全国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的地区。对郑培民而言,这无异于一次极大的考验。
初到湘西,郑培民便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考察。三年时间里,他走遍了自治州辖区内的218个乡镇,去过了所有的村寨角落。山高路险、留宿简陋的农家、风餐露宿都阻挡不了他的脚步。
郑培民细致了解山民疾苦,体察百姓冷暖。在田间地头,他同农民交流农作物种植技术;在简陋校舍,他与师生共话教育振兴大计;在村委会,他同干部群众商讨脱贫致富良方。
郑培民常年奔波在湘西山区,工作劳累。一次下乡归来,他不慎摔伤,导致脑震荡。医生叮嘱他卧床休养,郑培民却依然坚持工作,带伤上阵。
他顶着纱布包裹的头,继续下乡考察。那时,湘西山区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常常春荒断炊。为改变这一状况,郑培民多方联系农业专家,邀请他们深入田间指导农民种植。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专家和郑培民的共同努力下,湘西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临危不惧,洪灾抗险冲在一线1998年夏,湖南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洪水肆虐,堤坝决口,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灾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冲锋号角。郑培民临危受命,担任省防指副总指挥,奔赴抗洪一线。
7月23日,是郑培民的55岁生日,也是他在抗洪前线度过的特殊生日。这一天,郑培民在洪水中转战了近20个小时。他穿着迷彩服、戴着钢盔,与子弟兵一起扛沙包、堵决口,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洪的钢铁长城。
洪水无情人有情。郑培民和战友们并肩战斗在抗洪最前沿。他们冒着枪林弹雨抢修水毁堤坝,顶着滚滚洪流疏散受困群众。郑培民的作战靴早已溃烂,双脚血肉模糊,但他依然冲锋在前,鼓舞士气。官兵们纷纷向这位头发花白的"郑指挥"敬礼,从他身上汲取力量。
洪水退去,郑培民仍马不停蹄地奔走在灾区。他深入农田察看受灾情况,走进乡村鼓励灾民重建家园。郑培民同乡亲们一起在废墟上规划新村、修复水毁耕地,让一片片绿洲在洪荒中崛起。
三、一尘不染,清正廉洁两袖清风郑培民一生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他对自己严格要求,从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在郑培民担任领导干部的几十年里,从未收受过任何礼品或贿赂。他常说:"共产党员必须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郑培民的家中陈设十分简朴,没有豪华家具,也没有名贵字画。他的衣着朴素大方,从不讲究穿戴。他常年穿一双黑色平底布鞋,走遍三湘山水。郑培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有一次,一位老板专程来到郑培民家中,送上一套价值不菲的名牌西服。郑培民婉言谢绝,并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不能收您的礼品。这不仅关系到个人清正,更关乎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希望您理解。"老板听后连连点头,对郑培民的清廉肃然起敬。
郑培民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对家人同样严格。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有人想托关系帮他找工作。郑培民坚决反对,要求儿子自己去求职应聘。
他告诫儿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搞特殊,不要利用父亲的权力谋取私利。你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在父亲的教导下,儿子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除了不收受礼品外,郑培民在生活中也严于律己。他酷爱集邮,但从不公开谈论此事,生怕被人利用。
直到去世后,人们才从他的遗物中发现,原来他收藏了上万枚邮票。郑培民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抵制腐败,用实际行动捍卫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郑培民的一生,是对党忠诚、秉公办事的一生,是清正廉明、一尘不染的一生。他没有给组织添麻烦,没有给家人徇私情,但他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郑培民虽已离去,但他的崇高品格和践行的价值观,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