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的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政府机关的牌子、宣传栏等处,经常能够看到壮文的身影。
它看着很像汉语拼音,但细看又比汉语拼音多且长。其实不光是在一些公共场所,广西的居民身份证、政府公章等处也能看到它的身影。
其实我们对这些像一长串的汉语拼音的壮文并不陌生,因为在十多年前我们经常会看到它,只是当时我们并不在意而已。
因为在十多年前,大部分人还经常使用纸币。在纸币背面的一角或一侧就有壮文的身影。
在所有纸币的背面,除了大写的汉语拼音之外,都有4种少数民族文字。
这4种少数民族文字,有的是写成两排,有的是写成一排。它们分别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和壮文。
有人问,我们五个自治区,为什么纸币上只有四种少数民族文字?
那是因为回族历史上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通用汉字,通讲当地的汉话。
有人问,壮族是国内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什么壮文排到了最后?
有人解释说,是按照自治区成立时间早晚排的序,内蒙古自治区是最早成立的自治区,建国前就成立了,因而把蒙古文排到了第一。
但仔细想想,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西藏自治区是最晚成立的,但是藏文却不是排在最后。
仔细看看,或许是按照每种文字名称的一个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来排列的。
因而蒙古文就排在了第一,其次是维吾尔文。
藏文和壮文,它们的第一个字拼音的首字母相同,因而只能比较第二个字母,所以藏文排在前面,壮文排在了最后。
这只是笔者的推测,究竟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只能问相关权威专家才懂。
至于说这4种少数民族文字都是什么意思?其实跟汉语拼音意思差不多。
除了写着“中国人民银行”这6个字之外,还有相应纸币的面值。
比如5块和5毛的纸币,壮文前面的内容都一样的,只不过最后两个字不同。一个是5角,一个是5元。其中5元的,读起来像“哈闷”。其实就是壮话的发音,前面说过数字“五”读做“哈”,闷则跟白话差不多。
有人说这4个少数民族的文字看着分不清怎么办?其实这四种文字都非常有特点。
蒙古文,看着特别像印章里面的一种字体叫虫篆体。
藏文的特点就是一行字看着,好像中间有明显的两个横线。
维吾尔文,看着特别像中东的阿拉伯文。其实它也是借用的阿拉伯文的字母。其中的点撇这些表示辅音的东西特别多。它跟阿拉伯文一样,也是从右往左书写。
壮文看着就特别像汉语拼音。
这就是它们之间简单的一种区别。
论起历史来,壮文最年轻。它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苏蜜月期时,老毛子帮着弄的一套文字,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又进行了部分修改。
它一共有26个字母,22个声母,108个韵母。
调号除第一调不标外,其余的声调用字母表示。第二调至第六调分别是z 、j、x、q、h,第七调是p、t、k,第八调是b、d、g。
其他三种少数民族的文字,则有几百年的历史,应该说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群众基础,传承发展都不错。而壮文目前能看懂的人极少,会写的那就更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