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张居正时代的明朝,是否还有名臣变法改革,逆天改命的机会?

琅琊左史 2024-06-21 14:48:01

只要万历活着,大明朝就没有翻盘的可能。

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是特殊时代的产物,它的施行完全得益于幼主登基。

隆庆驾崩后,年仅十岁的万历登基,主少国疑,历经嘉靖、隆庆两朝残酷斗争的张居正,搞定了李太后和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斗倒了高拱,荣登内阁首辅。

皇帝年幼,李太后对张居正深信不疑,冯保和张居正又结成同盟,张居正大权在握,终于有机会一展抱负。因为这个背景,张居正的万历新政才能顺利施行。

历代改革,靠的是皇帝的无限支持,秦朝商鞅、宋朝王安石,他们能推行改革,均是如此。后来清朝雍正帝改革略有不同,靠的是雍正帝本人的锐意革新。

张居正失算的是,没有遇到明君。

万历皇帝,本质上是个好吃懒做、好色贪淫之徒,既无洞察力,也无决断力,纯粹的庸碌之主。

除了能力不行外,这个人的人品也实在堪忧。被张居正压制了十年,对张居正全无半点敬重之心,在张居正死后对其进行清算。他抄了张居正的家,罢黜了张居正任命的官员,废弃了张居正的改革措施,万历新政戛然而止。

万历薄情寡义,不思政务,不爱百姓,有他在位,根本不可能出名臣,只会出张四维、申时行、叶向高这种媚上逢迎之臣。

上行下效,整个大明官场已经腐朽不堪。

张居正从小教导万历,以张居正的才学和人品,完全能够教育出一个合格的帝王。很可惜,张居正遇到了一个顽童,朽木不可雕。朱翊钧受张居正教导十年,居然毫无长进,既没有执政能力,也没有为君风范,整个就一混不吝。

后张居正时代的明朝,如果还能有名臣出现主导变法改革,唯有让万历皇帝提早去世,从宗室中选择一个秦惠文王、雍正式的帝王登基。

这个皇帝要能看到大明存在的问题,能够发现张居正改革的可取与不足,继续优化张居正改革方案,制定一套适合于大明朝的最优方案。

同时选择耿直忠介之臣辅佐,将明朝改革顺利推行下去。

改革如能完成,则弊政革新,宗室亲王势力得到压制、文官系统效率提升、土地兼并缓解、赋税征收合理,大明朝仍旧能够如日中天。

参见秦惠文王继续推行商鞅之法、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之后取得的成果。

只可惜,万历皇帝不思进取、私心用甚,大明朝只能关门歇业。

0 阅读:17
评论列表
  • 2024-06-21 17:55

    历史上那个大臣教导出了一代明君?张居正还是司马光!

  • 2024-06-21 17:55

    看到张首辅的下场,后面谁敢去改革?扪心自问,有谁敢说自己能力强过张太岳,关系硬过张太岳,权力大过张太岳?他都这样了,自己改革不是纯属找死?

琅琊左史

简介: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