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即使不科学无依据,但实用,记住这些穴位,急时可能会有帮助

点点健见 2024-02-23 03:46:39

中医,一种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虽然经常被指责缺乏科学依据,但在实际应用中,它却以独特的疗效和较低的副作用,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尤其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小病小痛,如发热、咽痛、咳嗽、心慌、焦虑、失眠、耳呜、便秘等,中医里的特效穴位、方药和治疗方法,往往能在关键时刻起到缓解症状、治疗疾病的作用。记住下面的常用穴位,当遇到健康问题时,通过按摩、针灸或艾灸,可能会给你带来帮助。

曲池穴,位于肘窝处,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适用于缓解手臂疼痛、高血压、皮肤病等。少商穴,位于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适用于缓解感冒、咳嗽、喉咙痛、高热等。列缺穴,位于手腕内侧,小指侧腕横纹上,适用于缓解心慌、焦虑、失眠等症状。巨阙穴,位于胸部,当第7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适用于缓解胸痛、岔气等。

督俞穴,位于背部,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1.5寸,适用于缓解胸闷、咳嗽、气喘等。人中穴,位于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界处的凹陷中,适用于缓解晕厥、昏迷、牙关紧闭等。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和第二掌骨之间,近拇指侧,适用于缓解头痛、牙痛、感冒、疼痛等。中脘穴,位于腹部,肚脐上方4寸(约6厘米)的位置,适用于缓解胃痛、胃胀、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问题。

大横穴,位于腹部,肚脐旁开4寸,适用于缓解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问题。建里穴,位于腹部,肚脐下方3寸(约4.5厘米)的位置,适用于缓解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耳穴膈区,位于耳朵舟状窝的前下方,适用于缓解呃逆、呕吐、胸闷等。支沟穴,位于前臂外侧,腕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适用于缓解胁痛、便秘、耳鸣等。

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适用于缓解下肢水肿、月经不调、带下等。太溪穴,位于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适用于缓解肾虚、腰痛、耳鸣、头晕等。四神聪穴,位于头顶,前发际线直上4寸,分成四点,分别位于头部的四方,适用于缓解头痛、头晕、失眠等。

太阳穴,位于头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适用于缓解偏头痛、眼睛疲劳等。印堂穴,位于头部,两眉头的中间,适用于缓解前额痛、头痛、鼻塞等。风池穴,位于颈部肌肉隆起的凹陷处,耳垂后下方,靠近颈部发际线,适用于缓解颈部僵硬、头痛、感冒风寒等。

迎香穴,位于鼻翼两侧,适用于缓解鼻塞、过敏性鼻炎等症状。肾俞穴,位于背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适用于缓解肾绞痛、腰痛、遗尿等。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适用于缓解肝胆疾病、筋骨疼痛、抽筋等。

手三里穴,位于手臂外侧,肘横纹下2寸,当桡骨茎突与尺泽连线上,适用于缓解手臂麻木、疼痛等。攒竹穴,位于眉毛的内侧端,鼻梁旁约0.5寸,适用于缓解眼肌痉挛、头痛等。承泣穴,位于眼球下缘,靠近鼻翼的外侧,适用于缓解迎风流泪、眼疾等。委中穴,位于膝盖后窝,腘窝横纹中点,适用于缓解腿部疼痛、膝关节疼痛、腰痛等。承山穴,位于小腿后侧,当腓肠肌两肌腹与肌腱交角处,适用于缓解腿酸痛、抽筋、痔疮等。

这些穴位的定位和功能是根据中医理论描述的,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所不同。在使用这些穴位进行治疗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医疗人员,以确保正确和安全。

虽然中医的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有着显著的不同,但它的实用性是不容忽视的。在许多情况下,中医的治疗方法能够提供一种补充或替代传统西医治疗的选择。特别是在预防和治疗一些非严重性疾病方面,中医的穴位按摩、针灸、艾灸、草药疗法等方法往往能够带来明显的疗效。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中医并非万能。它在某些领域的疗效可能不如现代医学那样确凿和迅速。因此,在面对严重的健康问题时,应当优先考虑现代医学的诊断和治疗。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中医的知识,通过按摩穴位、调整饮食、进行适当的锻炼等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健康。

总之,中医虽然经常受到质疑,但在实际应用中,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来理解和治疗疾病。记住这些穴位,当遇到健康问题时,它们可能会给你带来帮助。然而,我们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结合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以获得最佳的疗效。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中医和现代医学,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0 阅读:29

点点健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