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传统经典著作中,《论语》算是诵读人数非常之多的,它几乎影响了每一代中国人。大家对《论语》某些内容熟记于心,可很少有人了解孔子的一生。
那么,孔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有怎样特殊的人生经历?他又是如何发现“仁”“恕”等道理的?
我们可以从李山这本《孔子:永不妥协的大生命》中找到上面问题的答案。在本书中,李山从孔子十五个横截面出发,试图还原孔子的一生,而从孔子的人生经历中,我们可以了解他“为政以德”“推行仁政”等言行思想是如何来的。
孔子,“孔”其实是氏,姓子。三岁时,孔子父亲去世,他是由母亲带大,儿时他就会学大人祭祀。
孔子为人的一大特点是好学,但他并没有固定的师父,他向各种人学习,无论是没有势力的歌舞艺人,还是外邦的郯子,这也是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来源吧。
除了好学,孔子还对学习有深刻独到的见解。他还兴办教育,广招学徒,他主张“有教无类”,打破身份限制,不问贵贱;他还因材施教,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发挥教与学的积极性。
孔子对政治也有自己的理解,其一,正名;其二,政治要引导民众走正确的道路;其三,强调“举贤才”。孔子认为好的政治一定要尽量少的用刑,要教化民众,要用文德,尽量维护大家的自尊心。将权力交给贤人,江山才能代代相传。
在五十岁多岁之前,孔子虽然想从政,可没有机会,直至鲁国的执政没有了办法,才找到了他。在辅佐季桓子期间,孔子做了两件大事,第一是“夹谷之会”,孔子陪着鲁定公与齐国君主会盟,给鲁国挽回了面子,也挽回了土地;另一件是“隳三都”,借力打力,拆毁三都,只不过这件事以失败告终,孔子的政治生涯也就此结束。
自此,孔子开始周游列国,漂泊四方,但他遇到的多是昏聩的诸侯,也遇到过一些有知识而无地位的人物,他们灰心丧气冷嘲热讽也让孔子感到失望。漂泊十四年后,孔子返鲁,政治上仍然坚持理想,那就是他对“仁”的精神原则“死守善道”,只不过他“仁”的原则和精神并不能容于世。这便是孔子一生不得志、到处碰壁的根本原因。
幸而孔子及其弟子晚年整理的各种文献得以流传,随着时代的变迁,孔子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
总体而言,李山《孔子》这本书可以让我们读懂孔子在那样一个时代,他为何屡屡碰壁,他的理念为何不能施行。然而即使如此,他依然坚定自己的理想,并兴办教育,留下《论语》这样的著作,成为后人诵读的经典。
如此孔子,不愧是世人赞誉“万世师表”。
奴役施舍就是孔子所说的君王对臣民的“仁”和“恩”。是一群异常无耻的鬼子。儒式发展出来的都是花架子,以面子面具为导向,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儒家儒教孔子教的,最害怕的不就是祖宗领导被质疑?这面子不就是面具吗?这玩意儿不就是用来伪装作假的吗?全都骗术。
讲道德讲礼貌的玩意,一生求官
一门如何当狗的学问被你们吹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