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世界起源,是万物生灵之母,它滋养着整个世界。然而,每日都踏在土地上的我们却并没有真正了解它,很多人看不见土壤遭受的磨难,也有一些人对土壤产生误解,认为它是“脏的”。事实真是如此吗?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马克-安德烈·瑟罗斯在《借地而生:写给地球人的土壤生命史》一书中向我们详细讲述了土壤的组成、活力,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的遭遇,以及我们如何将优质的土壤传递给后代。
可以说,这本书能带我们真正认识土壤,明白土壤的伟大,从而爱护我们脚下的土壤。
土壤包罗万象,不仅有固相的矿物质与有机质,还有液相的水分。神奇的是,土壤还有保肥功能,这主要得益于土壤中的胶体通过中和作用促进矿物离子的凝结沉降。不过,土壤中的胶体会在特定条件下迁移流失,比如降水,尤其是酸雨。
土壤中有很多动植物及其微生物,比如肉眼可见的蠕虫、线虫、真菌,还有看不见的细菌、病毒等,它们都是地下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实际上,深层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远比地表丰富,这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
可能你想象不到,土壤也要呼吸,而且只有土壤孔隙率达到40%以上才能保障土壤中的氧气供应。土壤的呼吸与人类的呼吸类似,都是消耗氧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如果土壤孔隙度较小或土壤长期处于浸润状态就会造成缺氧。
土壤从诞生至成熟时间极为漫长,它是不可再生资源,同时土壤是高效的天然净化师,它有与生俱来的清洁能力。然而由于人类长期抗生素、驱虫剂和其他阻碍分解矿化的药物,威胁着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因植物的吸收间接影响了土壤。除此之外,流水、风等因素也会侵蚀土壤。裸露的土壤被侵蚀后,为海洋提供肥力并将二氧化碳困在海中,土壤再次对冰期的气候产生影响。
这也就意味着土壤代表的不仅仅是它本身,它塑造了我们生活的世界。
对于人类而言,我们所期待的是突然与植物共生,那我们能做的有哪些呢?
我们要利用有机体与土壤自身的潜力,“就地取材”,谨慎或避免引入物种,采用接种微生物的方法让土壤充满生命,实现保护性农业,对抗土壤流失等各种措施。简单地说,我们要真拯救土壤,其实这也是在拯救人类本身。
本书取名“借地而生”也颇有意义,我们以发展的名义,借用了后代的土壤,使得土壤退化,土壤生态失衡。如此情况之下,我们当然希望尽可能的让土壤还原它本来的活性,给予子孙后代留下赖以生存之地。
一本《借土而生》,并不仅仅介绍土壤,它更能引人深思,我们究竟对土壤做了什么,也能唤醒人们保护土壤的心。
但愿人人能都珍惜脚下的土壤,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拥有生存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