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纵里的'替补'将军,韩先楚为何没有就地转正?跟首长的用人之道有关

生活智慧星 2024-09-26 16:36:50

在中国新成立的初期,韩先楚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开国上将中名列前茅。他从东北战场一路征战至海南岛,被誉为“旋风司令”,战无不胜。然而,在职务晋升方面,韩先楚的道路并不平坦。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韩先楚在运动战阶段的前五次战役中表现出色,但始终未能获得正式的职位;在解放战争中,他屡建奇功,却未能成为兵团司令员;即便是纵队司令员的职位,也是从第四纵队调至第三纵队后才得以转正。尽管他在第四纵队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但仍未能在该纵队担任军事主官。这背后的原因,与部队的历史渊源和林总的用人策略有关。第四纵队的构成较为复杂,其主体大多来自山东的八路军。山东八路军第五师和第三师分别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第二和第三纵队,后来合并为东北野战军的第四纵队。第四纵队曾有两任司令员,韩先楚均无法替代他们。

首任司令员吴克华,曾任八路军第五师师长和东北人民自治军二纵司令员,一直领导着这支部队。作为中央红军的干部,吴克华在部队渊源上具有优势,且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特别是在塔山阻击战中的表现。第二任司令员胡奇才,原为山东八路军第三师副师长和东北人民自治军三纵司令员,与部队的历史联系紧密。他与韩先楚同出自红四方面军,但资历更深。在胡奇才担任正师级职务时,韩先楚仅是营级干部,因此在资历上无法替代胡奇才。

1946年11月,第四纵队在新开岭取得大捷,但战后胡奇才因健康问题被安排到朝鲜治疗。1947年5月,胡奇才准备重返第四纵队,却发现吴克华已被中央安排继续担任司令员,自己则被降为副职。胡奇才对此感到困惑,并向东北局副书记陈云表达了不满。陈云解释说,这并非降职,而是由于组织上的安排和司令员职位的空缺。尽管如此,胡奇才仍难以接受,选择去哈尔滨养病,并在此期间向老首长罗帅诉苦。罗帅的开导使胡奇才重新回到第四纵队担任副司令员,与吴克华的配合非常融洽。从第四纵队的人事调动可以看出,部队渊源是影响人事任命的重要因素。而第三纵队的人事调动则展现了林总用人的另一方面:根据战斗力来决定职位。第三纵队也是由山东八路军出关部队组成,首任司令员程世才并未与山东八路军有太多交集,但林总和罗帅对他寄予厚望。然而,程世才在四平保卫战中的表现并不理想,导致不得不更换人选。

曾克林接任后,也未能达到上级的期望,特别是在红石镇一战中,他与韩先楚的作战方针显示出明显的差距。1947年3月,面对国民党的大规模进攻,辽东分局决定由曾克林和韩先楚组织前方临时指挥部。在战役发起前夕,两人就攻击目标的选择发生了激烈争论。最终,上级同意了韩先楚的作战方针,并由他统一指挥第三、第四纵队,成功歼灭了敌89师。这一战役展现了韩先楚的军事才能,最终使他得以转到第三纵队担任正职。部队的人员任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当竞争者的某些条件相近时,就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部队渊源或战斗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