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政部发布的《2024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343万对,较去年同期(392.8万对)减少49.8万对,降幅达12.7%;相比第一季度的196.9万对,减幅更达25.8%。此一数字更刷新2022年上半年的373.2万对,创下新低;自2019年以来,中国结婚对数已连续五年低于千万。因此全网爆发了各种讨论,“房价高”、“教育成本高”、“彩礼贵”、“工作压力大”、“离婚率高”等等声音甚嚣尘上,似乎社会造成了大家的婚姻困难,又或者说“不婚主义”开始大幅泛滥?同时也有网友表示“周围的人都结婚了啊!”。那么事实究竟如何?
婚姻存量并没有减少,所谓大面积“不婚”现象并不存在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发布的数据来看,15岁以上人口拥有配偶的占比从71.33%上升至72.67%。
分地区15岁以上人口有配偶占比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那么存量婚姻占人口比例并没有减少,为何结婚率确在下降呢?我国结婚率从2000年的6.7‰上升到2013年的9.9‰,达到峰值,随后逐年下降,到2022年已跌到4.8‰。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我国结婚率的计算方法:结婚率 =(某年登记结婚对数/当年平均人口数)× 1000‰这里我们要注意了,分母不是适婚人数,而是当年平均人口数,不严谨的说就是对应地区总人口。而2010年前后结婚的主力人群出生在1985-1995年间,2020年前后结婚的主力人群出生在1995-2005年。那么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出生率:
中国人口出生率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从此就不难解释结婚率的变化了。其可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适婚主力人群数量的减少。其实所谓结婚难、成本高在任何时代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八十年代同样存在结婚需要“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的说法。这些东西今天看来不值钱,但对于当年人均月收入几十元的老百姓来说,同样是不小的负担。而且这些东西在当年很多时候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所以自媒体上那些叫嚣成本高影响结婚什么的,更多的是情绪的发泄,而不是真正影响导致结婚率下降的原因。人口素质提升带来的初婚年龄推迟
初婚年龄近些年来确实随着教育的提升和社会的发展有所推迟:
各结婚年份平均初婚年龄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平均初婚年龄从1980年的23.59岁到2020年的28.67岁,整整推迟了5岁有余。
两次人口普查分学历平均初婚年龄比较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华通数据库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学历人群的初婚年龄是随着教育程度在推迟的。一方面是中国人对学习还是很重视的,多数家长都希望子女在就读期间能够全心全意读书。所以很多年轻人吐槽:“上学不让谈恋爱,一工作恨不得第二天就开始催婚”。另一方面随着人的教育程度提升,自身的需求也变得多元起来,因此相对而言放在情感方面关注度可能更少。因此造成了初婚年龄的推迟也是正常现象。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当然初婚年龄推迟也会在适婚主力人群较少的同时,进一步拉低结婚率。总而言之,社会现状客观造成了结婚率的下降,但并没有影响整个大的社会结构。没必要形成恐慌,或危言耸听。
说再多都比不上现实来得实际,绝大多数人结婚最终还是为了生育,出生率一年比一年少,看明年秋幼儿园招生率就知道了。
珍爱生命,远离女人,
是不想结婚吗?是不能结婚,结不起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