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告诉什么是边际效应!什么是钻石与水悖论!

凌瑶看房产 2024-07-10 01:57:48

要想了解奥地利经济学派,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钻石与水悖论?它对于我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

毋庸置疑,对人类来说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但你甚至花不到一块钱,就能买到一瓶水。

如果水如此重要,它不是应该更贵吗?

另一方面,我们的生存根本不需要钻石,它既不能吃也不能喝,顶多只是看起来很漂亮而已,可即使重量只有半克拉的钻石,也能卖到好几百美金。

这就是水与钻石悖论,又称为价值悖论。

它最先由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亚当·斯密无法对其进行有效解释,不得不提出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这两个概念。

这样的解释不仅牵强繁琐,而且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此钻石与水悖论困扰了经济学家100年,直到1871年,一个理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1871年,31岁的维也纳经济记者卡尔·门格尔出版了著名的《国民经济学原理》,从而提出了边际效用理论。

他不仅回答了水与钻石悖论,还确立了门格尔作为奥地利经济学派之父的地位,他的学生欧根·冯·庞巴维克则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理论。

为了更容易解释,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假设一个人每天可以买4瓶水,而他本身只需要一瓶,那么他自然会用第一瓶来满足口渴以及补充水分。

对于他来说这第一瓶水的价值最高,第二瓶水他会给正在失业中的室友,因为他可能也需要这瓶水来生存。第三瓶最可能会倒进宠物狗的碗里,那么第四瓶,其实它已经不需要了,这瓶水对它来说没有价值,它可能会倒在家门口的植物盆里。

可是有一天,这个人只能买3瓶水,很显然那盆植物就会被牺牲掉,对于这个人来说每一瓶水所提供的效用被称为边际效应。

在这个人的主观认知里面,第四瓶水的边际效应是最小的,也就是其主观价值最小,而正是这瓶边际水决定了一瓶水的价值。

这就不难解释,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资源充足的水几乎不值钱,因为一个喝饱了的人是不需要水的,而稀有的钻石则要比瓶装水贵的多。

但是如果你把这个人扔进沙漠里,再给他一瓶水和一枚钻石做选择,那么他必然会选择能救命的水,水的价值在这时超过了钻石。

而这个价值仍然是由人当时的需求,也就是他的主观判断决定的。

奥地利学派由此掀起了一场边际革命,其所依赖的主观价值理论颠覆了整个经济学。因为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都认为任何商品都存在一个客观价值,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市场价格只不过是在客观价值周围波动而已。

但是客观价值论有很大局限性,他无法解释为什么旧货市场中的一张老照片,有人愿意不惜重金来购买,而其他人却觉得只不过是一张废纸。

再比如一位歌星的演唱会门票,可能你白送有人都不愿意去看,可另一些人却愿意花数倍的价格买黄牛票。

奥地利学派的主观价值论则可以解释这些现象,他认为任何商品本身并无所谓的内在价值,只有人对他的主观判断,你愿意为一件商品花多少钱,它对你来说就值多少钱。如果一件产品无人问津,那么无论为他付出了多少劳动都没有价值。

人在选择购买什么东西的时候,他的优先排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判断和欲望。这可以说是经济世界一个最为深刻的真理,即人类行为太复杂所以无法进行集中计划。

作为生产者,必须时刻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同时政府对生产资料、物价以及工资等的宏观调控,都无法反映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所以,最终都不会产生有利于社会的结果。

在边际效应理论之后,奥地利学派延伸出了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大名鼎鼎的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在《人的行为》一书中,从新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经济学。

我不想在这里罗列奥地利学派的所有人物和著作,我觉得大家最感兴趣的是,

为什么这个学派称为奥地利学派?

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著名的学术城市,却只有奥地利培育出了这样深邃、特立独行而又伟大的思想?

奥地利是欧洲的中心,所以它永远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在像维也纳这样的学术和文化中心,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欧洲矛盾。

除了经济矛盾之外,还有旧秩序下的政治矛盾。

彼时的欧洲大陆经历了太多的革命运动,发展出很多畸形的政府治理结构。他们无法应对社会的动态变化,就在这种或明或暗的地缘政治的斗争中,引发了著名的奥地利学派启蒙运动。

现代流行文化对20世纪初巴黎的咖啡馆推崇备至,在那里身穿高领毛衣的思想贵族们喝着咖啡、抽着烟,不分昼夜的讨论所谓的存在主义,对人类的发展并没有任何好处。

相反维也纳的咖啡馆才是坦诚、公开辩论和思想多元化的原始熔炉。

奥地利学派的巅峰其实是在大学研讨会之外,在沙龙和咖啡馆传统的跨学科交流中产生的。

那里的大多数学者都彼此认识,他们在沙龙和咖啡馆的私人聚会中讨论和争吵,不同的思想都有展示和辩论的机会。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知道自己要去哪家咖啡馆,一切交流都是公开、平等和自由的。

米塞斯就是在这种充满求知欲的环境中成长的,他于1900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在那里他参加了庞巴维克的讲座,理解并接受了蒙格尔的思想,他意识到在自由市场的交换体系中人们会用他们不太需要的东西换取他们需要的东西。因此交易双方都能从自愿交换中获得利益。

米赛斯将这个想法做了进一步发展指出人类的各种行为,比如他们喝酒旅行买卖交易等都是为了缓解生理或心理上的不安。而对于自己行为的评估和行为顺序的选择,则源于理性思考。

米塞斯对自由世界最有力的贡献或许是他对共C主义的无情批判,米塞斯认为中央计划经济不可能决定价格,商品价格只能在自由市场的试错中产生。

实际上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们,是第一批真正与马克思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集体主义理论抗衡的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的大多数成员确实对此非常认真,他们热衷于理论辩论,尤其是米赛斯,他的圈子里有很多社会主义学者。

所以,奥地利学派是在论战中成熟起来的。它的发展历程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和斯大林上台的时间和地理区域大致相同。

如果你不知道的话,我要强调一点,这三个人的权力之路其背后的理论推手之一是历史经济学派,它是奥地利学派的死敌。

历史学派强调历史和社会背景对经济现象的影响,而奥地利学派,则更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市场机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集体主义的幽灵摧毁了维也纳公开而平等的辩论文化,对纳粹的恐惧迫使许多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逃离欧洲,毕竟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犹太人。

但无论是希特勒、斯大林还是罗斯福,他们都无法摧毁奥地利学派发展和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思想。

虽然二战之后西方世界对支持政府权力扩张的凯恩斯经济学派推崇备至,把他称为主流经济学派。

但是1974年,奥地利学派的掌舵人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仍然从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哈耶克的获奖理论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只有通过彻底而长远的全力下放,人类才有可能充分利用知识和信息。

后来,奥地利学派仍然在不断完善和巩固中,像穆瑞·罗斯巴德、斯蒂芬·霍洛维茨和彼得·贝特克等这些都是当代著名的奥派理论大师。

当然,即使你对他们一无所知也没有关系。

每当你看到琳琅满目价格千差万别的瓶装水时;

每当你面临机会成本的选择时;

每当你在自由市场体系内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时;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光芒就会在你身上绽放。

0 阅读:3

凌瑶看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