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8岁就藩,24岁归来,靠意外登上帝位,终不负大汉王朝

学典历史 2024-06-19 22:06:06

汉文帝刘恒,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的第五位皇帝;他本无缘帝位,然而历史却给了他一个展露才华的机会。

刘恒一生谨小慎微,离不开母亲的悉心培养;正因如此,在那个纷繁复杂的多事之秋,刘恒才躲过了迫害并成功继位。从代王到大汉天子,这其中都发生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刘恒的生母薄姬原本是秦末诸侯王魏豹的妾,楚汉战争时期,魏豹被刘邦打败,薄姬也被擒获;刘邦宠幸过薄姬一回,然而很快便对她失去了兴趣。

也就是那一次,薄姬意外怀孕,生下了刘恒。刘邦对薄姬并没有多少好感,想必对她所生之子亦是如此;不然怎会将刘恒分封到偏远的代国(今山西太原)。

公元前196年,代地的诸侯陈豨发动叛乱,刘邦亲自带兵平定了代地,将8岁的刘恒立为代王。

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史记·孝文本纪》

刘邦驾崩后,汉惠帝刘盈继位,其母吕雉掌握了朝政大权,刘邦生前宠爱的嫔妃都遭到了吕后的迫害,唯有谨小慎微的薄姬,因不受宠而逃过一劫。

或许是为了躲开权力的漩涡,吕后批准了薄姬前往代国的请求,最终刘恒母子二人得以团聚。

薄姬为人善良,一生谨小慎微,在母亲的影响下,刘恒渐渐形成了温柔敦厚的性格特征;吕后临朝期间,培植势力的同时大肆屠戮刘邦之子,最后只剩代王刘恒与淮南王刘长安然无恙。

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开国功臣周勃与陈平等人联手翦灭了吕氏集团; 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刘邦八子中唯有四子刘恒与七子刘长还在。

刘长曾被吕后抚养,不予考虑,功臣们共同商议认为刘恒更为合适,决定立他为帝。

得知此事的代王刘恒惶恐不安,于是派薄姬之弟薄昭前往京城打听;准确无误后,刘恒这才从代国出发。

途中刘恒谨小慎微,丝毫不敢快速行驶,只有确保无误后,方才继续赶路;就这样,24岁的刘恒终于走到长安,意外登上帝位,母亲薄姬也成为了皇太后。

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遂即天子位。——《史记·孝文本纪》

登基后,刘恒对铲除吕氏的功臣大加封赏;然后镇压叛乱,由于此时汉朝的实力还不够强大,因此只要诸侯王不反叛,朝廷就不会干预。

其次是对外抗击匈奴,与南越修好,以此稳定边疆和平。相对于武功,汉文帝的文治也丝毫不逊色。

刘恒废除了自秦代以来的严刑酷法,重视农业,减免赋税,选贤纳谏,倡导勤俭节约;就连刘恒本人都亲自厉行节俭,在位24年,他的所用衣物未曾添加,帝陵也有所缩减。

2021年12月份,考古界曾报道出一则惊人的消息:“刘恒的霸陵已经找到”;江村大墓就是刘恒的帝陵,霸陵不封不树,没有过多的金银装饰,经过勘测,确实与刘恒的节俭形象如出一辙。

在汉文帝刘恒的带领下,汉朝首次迎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除此之外,他的仁孝美名也值得称道。

史书记载,薄姬病重时,刘恒退朝之后,便会前去看望母亲,并亲尝汤药,这则故事写进了《二十四孝》之中,成为了中国孝文化的典范;因此,刘恒也是唯一一位进入《二十四孝》的帝王。

在西汉的历史舞台上,刘恒留下了浓妆重抹的一笔;他8岁前往代地就藩,24岁归来继位,并一手开创了“文景之治”,终于将大汉王朝从吕后乱政的深渊边缘拉回正轨。

公元前157年,一代明君刘恒驾崩,享年47岁;他的一生,不负大汉。

0 阅读:46
评论列表
  • 2024-06-27 04:26

    于公:免收十一年农业税,开创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大盛世文景之治。于私:儿子都neng死了四个,还阴死了兄弟。[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学典历史

简介: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