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将张巡:抵御安史叛军,守护江淮百姓,却被诟病千年

学典历史 2024-06-18 23:14:22

如果唐玄宗李隆基少活七年,那么荣获“千古一帝”的赞誉将会毫无争议,然而历史却在这里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由于李隆基在位后期倦怠朝政,贪图享乐,宠幸杨贵妃,终于酿成安史之乱,大唐也开始由盛转衰。

这8年爆发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无不诉说着安史之乱的残酷;其中最为惨烈的一次,那便是唐将张巡所领导的睢阳保卫战。

张巡以少胜多,先后在雍丘与睢阳之战中多次大败叛军,对大唐有着再造之功,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何在死后却被诟病千年呢?

所谓“时势造英雄”,没有这场安史战乱,或许张巡的名字就会在史书中一笔带过,因为他只是一方县令,加之不愿攀附权贵,很难有所作为。

张巡是开元末年的进士,博览群书,通晓兵法,为人志向高远,不拘小节;曾以太子舍人的身份调任清河县令,能力突出,政绩斐然,对于有困难的人,他也会倾囊相助。

张巡任期已满之时,有人建议他巴结当朝宰相杨国忠,将来可以得到重用,张巡对此不以为然,觉得京官不可当,遂后被调任真源县令。

于是杨国忠方专国,权势可炙。或劝一见,且显用,答曰:“是方为国怪祥,朝宦不可为也。”更调真源令。——《新唐书·张巡传》

张巡便是在外放期间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公元755年,安禄山打着“清君侧,诛杀奸臣杨国忠”的旗号在范阳起兵造反;很快就攻破了洛阳,并在此地登基称帝,建立大燕政权。

燕军一路势如破竹,攻陷了宋州、曹州等地,很多官员望风而逃;时任真源县令的张巡并没有逃跑,也未曾归降,而是选择螳臂当车,抵抗安禄山大军。

张巡力荐谯郡太守杨万石抵御叛军,他非但不听,而且还要投降叛军;因劝说无果,张巡便与杨万石分道扬镳;在玄元皇帝(大唐先祖李耳)庙大哭一场之后,毅然决然地起兵平叛。

张巡积极备战,加固城池,招募新兵;然后挑选一千精兵赶往雍丘。雍丘之战正式打响。

雍丘是江淮地区的门户,也是大唐的钱袋子;张巡若得此地,则可以拖住叛军,给大唐的援军多争取一点时间。

当时的雍丘县令令狐潮已投降叛军,叛军将领李庭望封他为将军。他听说张巡夺取了雍丘,便向叛军请求发兵攻取;就这样,令狐潮带着四万大军开拔雍丘。

算上招募的兵勇以及雍丘的守军,此时张巡的手中不过4000余人;四千对四万,张巡的处境可想而知。

张巡认为敌军有轻视之心,随即兵分多路,亲自率军杀出,叛军瞬间被吓退;无论叛军如何进攻,他总能临敌制胜。

双方交战40余天,令狐潮听说唐玄宗已逃往蜀地避难,然后劝说张巡投降;可惜他不为所动,但张巡麾下的六员大将却将令狐潮的话听进去了,纷纷劝说张巡。

张巡表面答应,次日在大堂高挂李隆基画像,率领将士朝拜;等这六人到后,张巡用大义谴责他们,然后将其斩杀,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投降了。

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率军士朝,人人尽泣。巡引六将至,责以大谊,斩之。士心益劝。——《新唐书·张巡传》

苦战两个多月,大小战役高达三百多场,但令狐潮始终没有占到便宜,最终只得无奈撤军;这场雍丘保卫战以张巡的胜利而告终。

张巡虽胜,但并没有打消叛军进入江淮的念头;比雍丘之战更艰难的睢阳之战很快来临。

公元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害,遂后继承大燕帝位,并派尹子奇率领13万大军进攻睢阳;睢阳太守许远自知不敌叛军,于是向张巡求助。

张巡带着3000兵马进入睢阳,与许远合兵睢阳,总计6000余人;他再次以少胜多,屡出奇计,多次打退敌军。

张巡坚守睢阳将近一年,斩敌共计12万,结果却因援军相互观望不肯发兵相救而陷入绝境;此时的睢阳弹尽粮绝,无计可施的张巡杀了城中老幼,共吃三万人,这才又坚持了一段时日。

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新唐书·张巡传》

睢阳攻破后,城中只有老百姓400人;尹子奇擒获了张巡与许远,见张巡嘴硬,于是命人撬开他的嘴,发现口中仅有三四颗牙齿。

一代名将张巡最终被杀,终年49岁;他死后三天,大唐援军便已赶到,并击退了叛军。

没有张巡死守拖延时间,或许叛军早就攻入了江淮地区,单凭这一点,张巡功不可没;然而吃人事件,也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他被诟病千年的原因。对于张巡的功与过,朋友们怎么看呢?

0 阅读:19
评论列表
  • 2024-06-19 14:01

    恶鬼张巡![横脸笑]

学典历史

简介: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