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金名将岳飞,为何最终冤死风波亭?

学典历史 2024-06-13 23:04:01

岳飞是南宋的抗金名将,他先后率领岳家军四次北伐,接连收复中原失地;甚至差点直捣黄龙,收复中原了。面对功勋卓著与精忠报国的岳飞,为何宋高宗赵构却要杀他呢?

其一,反对和议

岳飞力主抗金,反对朝廷与金人和议,但宋高宗赵构执意和议;为了和议,赵构竟将岳飞收复中原的机会白白浪费,最终连下十二道令牌将其召回,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之后岳飞遭到了主和派的排挤,兵权也被皇帝收回;从此君臣二人逐渐产生了隔阂,赵构对岳飞愈发不满。

其二,建议立储

岳飞曾经向宋高宗上密折,请立皇储,在他看来早立立储君,能够安定民心,稳定朝纲;对于赵构而言,这不是大臣该管的事。

加之赵构仅有的独子早夭,自己常年活在金兵与武将造反的阴影之中,在这种战战兢兢的情况下,赵构没有再次诞下龙种,岳飞说到了宋高宗的痛点,为他的凄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其三,稳固皇位

宋朝奉行的是“崇文抑武”的国策,武将一直以来都是皇帝的猜忌对象,而且岳飞收复襄阳六郡、平定叛乱等等,功劳很大,有功高震主之嫌,并且渐渐对皇权产生了潜在的威胁。

除此之外,岳飞北伐目的就是为了迎回被金国俘虏的徽钦二帝;如果他们回来了,赵构的皇位便坐不稳。

考虑再三,收复江山与稳固皇权,宋高宗赵构最终选择了后者;因此,岳飞不得不成为朝堂斗争之中的牺牲品。

公元1142年,赵构借奸臣秦桧之手陷害岳飞;最终,一代名将岳飞,冤死风波亭,享年39岁。直到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赵眘继位,才为岳飞平反了冤案。对此,小伙伴们有何看法呢?

0 阅读:19

学典历史

简介:学习历史,品读书中的智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