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在一场七千人参加的中央扩大会议上,国家主席刘少奇没有使用自己准备的演讲稿,只拿着一份提纲便作了会议报告。
会议之上,他语出惊人,冒着极大的风险,讲出了很多人不敢说的话。
会后,现场响起了如雷的掌声,持续了十分钟都没有停息。主持会议的毛主席,也对刘少奇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开始审视前一阶段的经济工作内容。
那么,刘少奇主席到底说了些什么,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这一切还要从他当选国家主席说起。
从1955年开始,毛主席开始在领导层吹风,表示自己不想再担任国家主席了。国家主席那些繁重的外事任务,让他感到并无实际意义。
毛主席更想节省出精力,去思考一些国家战略层面的大问题。而国家主席的热门人选,在当时有两个人:一个是国家副主席朱老总,一个是中央的副主席刘少奇。
在具体谁当选的问题上,两个人互相谦让。但是,朱老总给出的理由更加让人重视。
朱老总表示,自己的年纪比毛主席还要大,精力早已不如当年,无法承担如此艰巨的任务。
而且,刘少奇曾经多次在毛主席外出、或无法行使自己权力的时候,代为管理中央工作,经验丰富。由他来担任国际主席,是非常合适的。于是在1959年,刘少奇成功当选为国家主席。
此时,摆在刘少奇面前的,可以说是一个“烂摊子”。
由于苏联陆续停止工业和技术援助,再加上一些激进的发展措施,导致国家在经济上几乎陷入停滞。
比如说在工业上,各个计划部门脱离实际,制定出了很多超高的计划指标。尤其是钢产量的指标,简直高得吓人。
为了完成计划,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搭起了“土高炉”。有些地方的老百姓,甚至把家里的铁器,包括铁锅、铁壶,全都扔进了炼钢炉。
但是,由于技术落后,设备也不过关,这种土法生产出来的钢铁根本不符合要求。
在农业上,指标过高的情况所带来的后果更加恶劣。定计划时,很多县市的一把手“放飞机”,将亩产定在了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位置上。
有些地方甚至提出,亩产要达到一吨以上,超出了正常产量的一倍以上。
结果到了上缴公粮的时候,为了完成征粮任务,又不得不提高征收比例,导致人民的口粮出现了不足。而即使如此,征收到的粮食,也仅为计划中的20%左右。
人民心怀美好愿景,想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心情是好的,但是经济发展自有其规律。过高的发展目标,不仅给国家经济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更是让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成为国家主席之后,刘少奇开始对全国的工厂和农村进行考察。1961年4月,刘少奇去到湖南,进行了44天的调研。
在其间,他轻装简从,在老乡家睡门板、吃粗粮,考察公社食堂。他在自己的家乡,开了十几次座谈会,每次开会时总会诚恳地请求农民要讲实话、讲真话。
刘少奇所看到和听到的情况,着实令人吓了一跳。当时,天华大队有15个公共食堂,社员全都是集中食宿的。
但是,由于此前的浪费、生产不足等问题,导致存粮减少,人均口粮仅剩下了三百斤左右。而吃不饱、毫无原则的平均分配等问题,又使社员缺乏生产积极性,进而产生了恶性循环。
而且,一些对比十分强烈的画面,也会不时冲入刘少奇的眼帘:
在一个写着“万头猪场”的大型养殖场中,只有几头瘦骨嶙峋的母猪;人的粪便,都没有应该发出的臭味,因为社员吃的都是野菜、草根等粗纤维食物,消化时间不足;刘少奇要在饲料房里架铺休息,却发现找遍了全村,也找不到能够铺床的稻草。
在和儿时伙伴李桂生的交谈中,这位社员表示,当时的农村,存在着五种不正之风:共产风、浮夸风、干部特殊风、强迫命令风和生产瞎指挥风。
而前一年的粮食减产,确实有一定天灾的成分,但是“五风”的盛行却是主要原因。这些话,给刘少奇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回到中央之后,刘少奇先以集体食堂为突破口,对一些激进的政策进行调整。他表示,集体食堂如果村里想办的就继续办;
如果不想办,也可以自愿解散,要“把饭碗还给农民”。一切都要实事求是,有问题就要改正,同时还要消除农民们的思想顾虑。
至于其他的工农业问题,他也在想办法,循序渐进地解决。
然而,真正的阻力,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一些中央和地方的干部身上。这些革命出身的人,经历过战场,在血与火之中,将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但是,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真正管理过工业和地方工作。
在前一阶段,由于有苏联人在,有些问题还有人帮忙;而如今,当只剩下自己人后,一些弊端就显现了出来。
各级领导干部,总是会将当年战场上的那种作风,移植到管理工作中,这就造成了各种头脑过热和浮夸。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时,其实相关的问题已经有所抬头。如今,问题更是彻底爆发了出来。
这些问题和天灾、苏联的“要债”行为交织在了一起,造成了经济上的极度困难。所以,刘少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干部们的思想和头脑问题。
在当时,有此想法的人不止刘少奇,还有以陶铸为代表的很多老革命。陶铸提出,应该把所有的地委书记都集中到北京来,传达中央的精神,彻底打通他们的思想。
而毛主席认为,光是地委书记是不够的,最好连县委书记也都叫来,大家一起开会,彻底解决思想问题。
1962年1月,这次意义非凡的工作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了。各个省市县的干部齐聚北京,总人数超过了七千人,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会议。
按照流程安排,刘少奇将在大会上发言。为了能言之有物,他先准备了多达四万字的讲稿,将自己这两年来的调研情况全部讲了出来。
但是,还没等政治局审稿,毛主席就表示,不如直接把报告稿发给那些参会人员,广泛地听取意见后,再出一个修改稿,然后再行审议定稿。
1月11日,大会正式开始。首先的项目,是大家分组讨论刘少奇的报告稿件,经过讨论后形成具体意见,之后再出修改稿。
但是,此时的地方领导,仍然停留在之前的思想意识之中,和中央的认知有相悖的地方,提出的意见,也都比较尖锐。
看到这种情况,毛主席提议,把工作扩大会议改成经验总结会,把这几年的问题说清楚。
而刘少奇虽然已经作了修改稿,但是最好还是不要照本宣科,而是在大会上先放开来讲,对书面报告进行补充。这也就意味着,刘少奇要“脱稿”作报告了。
总结大会的前一天,刘少奇连夜写好了发言的提纲。提纲篇幅不大,用比较大的字体,写了十几页纸。虽然看上去不多,但是其内容,却足以惊天动地。
1月27日,总结大会正式开始。随着热烈的掌声,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老总、陈云等领导人依次入场。
就在人们等待毛主席发言的时候,毛主席却直接宣布,由刘少奇作总结报告。刘少奇走上主席台,随手摊开了手里的提纲,然后开始了自己这次独特的报告。
首先,刘少奇表示,现在的国家正面临着经济上的巨大困难。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归根到底,在于那种“急于求成”的思想。
这种思想,造成了领导者为了追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忽视了实际的生产力情况,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生产指标,结果造成了巨大的浪费,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刘少奇重点提出了自己在农村的调研情况,罗列了一系列指标。他指出,一些领导在农业生产方面,过分地追求“集体化”,造成了无原则的平均主义,进而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导致了粮食产量的下降。
接着,刘少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略。他强调,必须要以实事求是为原则,先去深入了解工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然后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同时他还指出,一定要下大气力来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只有人民衣食无忧了,才能更加心无旁骛地搞发展,搞建设。
而且,刘少奇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论点:在过去的几年中,国家之所以会困难,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而最终的结果,则是“错误和成绩三七开”。这个说法,无疑是指出了当初中央的一些政策存在问题。其实,这一观点早已在国家的高层领导那里达成了共识,只是还未公开承认。而刘少奇的发言,显然是捅破了那张窗户纸。
他这次口头报告的诚恳态度,比之以前在开会时那种大“音量”的歌功颂德之声,可谓是天差地别。
同时,刘少奇也意识到,自己的发言恐怕会引来一些对自己不好的结果。
但是,他在发言时已经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就是所谓的“五不怕”,即:不怕撤职、不怕开除党籍、不怕离婚、不怕坐牢和不怕砍头。这份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确实非一般人可以做到。
这场脱稿报告,刘少奇用了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把自己看到的问题彻底说明白了。当他的发言结束后,与会者先是愣了一下,然后便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掌声经久不息,足足持续了十分钟。从这种情况也可以看出,与会代表对刘少奇报告的认可。
此时,毛主席的掌声尤其热烈。不止于此,他在之后的发言中提到,只要是中央出了错,那就由自己负责;就算是间接的错误,自己也有份。
这句话,是毛主席第一次在大会上作出自我批评。同时他还表示,希望在座的代表可以畅所欲言,既不要害怕说话,也不要听不得批评之声。
如果不能做到充分民主,就不能将国家建设好。毛主席的发言,再次得到了与会代表的掌声。
接下来,代表们开始分别发言,每个人都感觉十分兴奋。当时
间来到1月30日时,还有不少人没有得到说话的机会。于是毛主席决定,延长会议时间,让所有代表在北京过年。
经过了这一次非常有效地沟通,党中央和地方统一了思想意识,经济发展的势头也开始回升。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也逐渐翻开了新的一页。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 《“三分天灾,七分人祸”,面对困局,刘少奇曾这样说》
昆仑策 《解密“变局”:毛泽东与“七千人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