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近鉴宋朝人•110•本传不如附传长:张廷翰
宋朝军将
张廷翰(917-969),泽州陵川(今山西陵川县)人。《宋史·卷二百五十九·列传第十八》有传。
本传记,廷翰起初是后汉高祖刘知远亲兵卫队的低级军官“校尉”。刘知远在汴梁建立后汉(947),廷翰做了侍卫“内殿直”,后升任“东西班军使”。
后周取代后汉的初年即周太祖郭威广顺元年(951),廷翰改任禁军“护圣军”指挥使。
显德三年(956)二月,周世宗柴荣亲征南唐淮南地区,廷翰跟随出征,因功升任禁军骑兵部队“铁骑军”右厢第二军职掌军法的副长官“都虞候”。
显德六年(959),廷翰改任禁军“殿前司”没有实际职任的“散都头”、都虞候。
宋朝建立之初(960),廷翰升任代理禁军“铁骑军”左厢第二军都指挥使,遥领开州(治今重庆市开州区)刺史,成为禁军中级军官。
当年九月,据守扬州(治今江苏扬州)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不服宋朝,举兵反叛,宋太祖亲征,廷翰跟随,因功升任禁军“控鹤军”左厢都指挥使,遥领果州(治今四川南充)团练使。不久,转任禁军“龙捷军”左厢都指挥使,遥领春州(治今广东阳春)团练使。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十一月,宋朝兴兵征伐后蜀,任命廷翰为“归州路(治今湖北秭归)行营马军都指挥使”,随刘廷让由归州路进讨。
刘廷让所部进驻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廷让率部驻扎在白帝庙西,后蜀夔州监军武守谦很快率部前来拒战,廷翰率兵迎击,在猪头铺击败武守谦部,乘胜攻取夔州城。
后蜀平定,朝廷任命廷翰为禁军“侍卫司”马步军都虞候,遥领彰国军(治应州,今山西应县)节度使,廷翰成为拥有最高军职的封疆大吏。
开宝二年(969),廷翰患病,宋太祖亲自到廷翰家中探望,不久廷翰去世,享年五十三岁。朝廷赠予他“侍中”名誉职衔。
《宋史》传后之“论”说,廷翰西征后蜀,没有见出“奇效”,即超常的功效。
读《宋史·张廷翰传》,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他的传只有不足九行,连标点加在一起共266字,而作为“附传”缀于其后的他的部下皇甫继明的传却有十二行,369字。
本传不如附传长,在《宋史》列传中很少见。通观本传所记,廷翰在后汉、后周的发迹,主要是因为作为主将、皇帝的亲兵、侍卫,得到了主将、皇帝的亲近、眷顾,即便跟随皇帝出征,也没有立下真正的战功,到宋朝征伐后蜀,也“未覩奇效”。但古代修史的通例,武官做到了节度使,文官做到五品实职以上,一般都为之在史籍中写“传”,廷翰曾作“彰国军节度使”,大约也是因此,修史者才为他立了传吧!
如此看来,廷翰能进入《宋史》列传,使后人知道曾有其人,是幸运的,但由此也可以看出《宋史》记人之滥,而记人之滥,恰是《宋史》受到后人批评的缺点之一。
元·脱脱等《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