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宦途蹉跎的能吏:焦守节

文石斋主聊文化 2024-08-10 20:30:38

远观近鉴宋朝人•133·宦途蹉跎的能吏:焦守节

宋代官服色样

焦守节,字秉直,生卒年不详,不“孜孜事笔砚”的“大丈夫”焦继勋之子。

守节最初参加工作,是因为父亲的“恩荫”,做了宋太宗的侍卫“左班殿直”,期间曾经被选任为“采访使”,到江、淮南路(江南路,治升州,今江苏南京,淮南路,治扬州,今江苏扬州)巡察。完成任务回朝,向宋太宗报告情况,宋真宗很满意,提拔守节为“閤门祗候”。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二月,蜀地即今四川、重庆地区爆发王小波李顺起义,至至道元年(995)被剿灭,但其余部仍在川西活动,宋太宗派守节与剑门(在今四川剑阁)监军“都监”上官正率兵将其讨平。

其后,高州(治今广东高州)、溪州(治今广西环江)少数族侵犯内地州县,宋太宗又派守节前往当地,观察形势,谋划征讨方略。守节经过考察上言:“山川回险,不利于作战。”宋太宗下诏,允许对其招安。

至道三年三月,宋太宗去世,宋真宗继位。咸平年间(998-1003),设置淮南路、荆湖路(治江陵,今湖北江陵)兵马都监,守节第一个被选中升任。

到任后,守节率军征讨施州(治今湖北恩施)、夔州(治今重庆奉节老城)反叛少数族,向其酋长陈说忠顺、福祸大义,各酋长听从劝告,悔过归附,守节顺势为内地州县和少数族划定疆界,定立盟约,各自遵守。

从江淮南路、荆湖路任上回朝,守节升任执掌官员觐见皇帝时引导进见、赞唱礼仪的“閤门通事舍人”,监管专卖贵重香料、药物的机构“香药榷易院”。一年后,国家最高财政部门“三司”向宋真宗上言,守节上任后,一年增加收入八十余万贯,建议提拔守节。

当时守节已升任“衣库副使”,按政绩应再升“閤门副使”。北宋初,“閤门副使”等“大使臣”在朝参皇帝时列成横行,称“横班”,也称“横行”,总数一般不超三十人,虽然品级只是“从七品”,但在皇帝侍卫中地位很高。

宋真宗对宰相们说:“守节因为管理商业部门增加利润而升迁为横行,朝廷又怎么激励以‘使臣’身份在边疆作战、为国效命的人?”于是只转任守节为地位与“衣库副使”品级相类的“宫苑副使”。

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宋朝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两国和好,在每年的元旦和皇帝去世、继位、生日等节庆之日都互派使者相庆贺、吊唁,对方有使者到来,本朝亦派同级官员作为“馆伴”接待、陪同。有一年,守节曾奉命出使辽国,辽国“馆伴”丁求说指着远处的高山对守节说:“这就是黄龙府(今吉林农安)。”

守节应声问道:“燕然山距此多远?”——丁求说称说黄龙府,是想显摆辽国国都的雄伟高大,守节所说的燕然山,即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东汉时,大将窦宪曾在燕然山大败北匈奴,并在山上刻石纪功,是中原王朝与塞外马背民族作战的著名战例。

丁求说听了守节的话,很是惭愧、折服。

守节做“宫苑副使”做了很久,终于升任位列“横班”的“皇城副使”,实任执掌大内便殿禁卫、诸军拣阅引见、皇帝外出遇有官民“告御状”时问明情况、回奏皇帝的“军头引见司”长官“管勾军头引见司”。但在“军头引见司”任上,却因无偿借给枢密院官员”副承旨“尹德润所管军兵,为尹德润修建府第而被罢官。

其后,守节被重新起用,经三次升迁,任“东上閤门使”,升官职为荣州(治今四川荣县)刺史。大约守节厌倦了在朝为官,数次请求外任,得到批准,先后出任襄(治今湖北襄阳)、邓(治今河南邓县)、汝(治今河南汝南)等州知州,升官职为“四方馆使”。

不知何年,守节以正三品的“右神武大将军”虚职退休后去世。

《宋史》本卷传后之“论”照例没有对守节做评价。

但我们从“附传”所记守节的行迹可以看出,守节无疑是一位文武兼能的干才,奉皇帝之命外出巡察、作战,都很成功,出使外国,也不坠国威;但守节的时运,实在不济,为国家增加了收入,却被宋真宗以不是理由的理由不予提拔,多年之后终获提拔,又因帮人办事被处罚免官。

历史上总有一些人,虽有才干,也为国做出了贡献,却不得重用、大用,所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时也,运也,命也?

对此,不管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也许只能是一声叹息吧!

宋太宗赵光义

1 阅读:5

文石斋主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