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蒋母墓碑2位书写者80年后名列“二十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

华山论书灵魂 2024-03-26 18:15:28

1921年,蒋介石母亲59岁去世后,十分重视母亲墓地的选址和建造,后来确定了浙江宁波奉化溪口一处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用了3年时间精心修建了墓地,首先请孙中山先生为墓碑题写"蒋母之墓"四个大字,

墓志铭书丹者有两位,一位是标准草书创立者于右任所书《先妣王太夫人事略》;一位是后来被誉为“现代帖派旗帜”沈尹默先生所书写《蒋太夫人墓志铭》 这两幅书法真迹现收藏在台北中正纪念堂。

时间是最好的"评判师",直到近百年后的今天,在世纪末的1999年,由《中国书法》杂志牵头组织,在全国范围内通过无记名方式投票,评选出了“20世纪10大杰出书法家”。十大书法家的排名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布,他们依次是:吴昌硕、林散之、康有为、于右任、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和李叔同。可以看出,于右任,沈尹默两位书法大师仍赫然在列。

于右任一生得惠北碑,以碑破帖,取法高古,浸润于关中地域深厚而雄强的文化特色,孕育了他堂堂正正的人格,北碑书法的雄强剽悍气质,正是大丈夫顶天立地的写照,与“杏花春雨江南”的沈尹默帖派形成鲜明对照,各领风骚。

早年从《张黑女墓志》入手,后来便大量融入北碑笔意,其诗有云:“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辛苦集为联,夜夜泪湿枕”。

于右任选择北碑,首先是人格选择。他自己言“生在历史上代产圣哲的关中,有雄壮的地理,有深厚的文化,读圣贤书,所学何事?应当堂堂地做个人”。难怪他在学书阶段对北碑的极品《石门铭》、《二十品》临写。到了废寝忘食泪沾襟的痴迷境界。

现代书法史上,书法大家均有超群的“天赋”,沈尹默也一样悟性极强。但如果就勤学苦练的“功夫”而言,沈仍然可以说是第一。七十多年的学书和书学生涯,他一方面是仿唐代褚遂良,另一方面是仿宋代米南宫,从未间断过临帖。照着褚与米的轨迹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沈尹默的书学道路与于右任不同,不是入碑出帖,而是出碑入帖,独领帖派风骚,25岁时,书法已有很大名气的沈尹默幸遇陈独秀。陈当面直言:“昨天在刘三那里看见你写的一首诗,诗很好,字则其俗在骨。”遇陈独秀棒喝之后沈尹默幡然顿悟,决心用入碑来克服以前的习气。

沈在《自习的回忆》中说:“痛改前非,重新学起,每日取一刀尺八纸,用大羊毫蘸着淡墨,临写汉碑……从《龙门二十品》入手,而《爨宝子》、《爨龙颜》、《郑文公》、《刁遵》、《崔敬邕》等,尤其爱写《张猛龙碑》,遂取《华岳庙碑》,刻意临摹,每作一横,辄屏气为之,在这期间,这是为得要彻底洗刷干净以前行草所沾染上的俗气的缘故。一直写北朝碑,到了1930年,才觉得腕下有力”。

25岁到48岁,沈用了整整23年的时间面碑,沈尹默取法汉魏六朝隶楷,苦练书法基本功。要使书法去掉俗气,唯有习碑体才能匡正;否则,以帖医俗,会越医越俗,不可救药。

明清以来,帖学衰弱,每况愈下,不注入碑学之鲜活血液,将无以挽帖之颓靡。沈尹默识出了这一端倪,坚挺地迈出了这一步。

自此,沈氏书风果然一振。沈尹默入碑是手段,入帖再出帖才是目的。沈在获得碑学基本功腕下有力后,毅然丢掉北碑,掉过头来追纵二王书风真谛,在书坛被碑风强刮的情势下扛起帖学大旗,重振帖学雄风。他在《自习的回忆》中叙述:习碑觉得“腕下有力”后,于是再开始学写行草,从米南宫经过智永、虞世南、褚遂良、怀仁等人,上溯“二王”书帖。

0 阅读:0

华山论书灵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