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均价落后奔驰8.3万元,为什么宝马的品牌力下滑得如此严重?

电动车指北 2024-06-02 17:15:04

最近两年,宝马在中国的销量其实还不错。

2023 年宝马在中国卖了 82.5 万辆新车,同比增长 4.2%,高于奔驰的 76.5 万辆和奥迪的 72.9 万辆;2024 年 1-4 月,宝马卖了 23.3 万辆,也超过了奔驰的 23 万辆和奥迪的 22.3 万辆。

不过从实际的成交价格来看,宝马这两年“蹦得厉害”。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桑之未的数据:2022 年宝马品牌全年加权成交均价为 39.8 万元,奔驰则为 46.1 万元,二者相差 6.3 万元;到了今年 4 月份,奔驰的均价降到了 43.4 万,宝马则一下子降到了 35.1 万,和 2022 年相比下降了 4.7 万元,同时和奔驰的差距来到了 8.3 万,扩大了两万元。

再考虑到宝马在 2023 年停产了拉低均价的 1 系,同时宝马拉高均价的车型 X 5,2022 年四月才上市,2022 年共卖了约 5 万辆,低于今年 4 月份所占的比例。

也就是说如果扣除 1 系和 X 5 这两款车的影响,宝马过去两年的平均成交价格预计至少下降了 6 万。并且 5 月以来,这个趋势还在加速,最近 18 万的 i 3 火遍全网,最低配的 3 系裸车也不到 20 万了,

车 fans 创始人孙少军在 5 月 28 日表示,“宝马突然给所有经销商门店发函,鉴于市场大背景和国产品牌带来的巨大冲击,决定给宝马 4 S 店开出多项大幅度补贴减免政策。”

可以说宝马的终端价格还在快速“俯冲”,这意味着宝马的品牌力这两年在飞速下滑,“蓝天白云”的 LOGO 越来越没有溢价了,大家以前是因为“有面子”买宝马,现在是因为“划算”买宝马,未来宝马很可能就是下有一个凯迪拉克了。

那么这两年发生了什么,宝马的品牌力和溢价能力下滑得如此严重?

设计跑偏,摇钱树 5 系“瘸了”

最近两年,宝马的设计确实有点迷。

首先是开始采用分体式大灯的 7 系,从这里开始,很多人就不太看好宝马的设计了。从销量上来看,2022 年宝马 7 系的销量为 14532 辆,从新一代 7 系开始上市后(2022 年 12 月),2023 年 7 系的销量跌到 12711 辆,今年除了 1 月份外,每月销量都不超 1000 辆。

不过宝马 7 系毕竟不是走量的车型,多卖一点少卖一点对宝马的影响不大,而真正要命的是新一代 5 系直接“塌了”。

今年 1 月 25 日,全新一代 5 系车型正式上市了,但很快销量就开始崩了,2-4 月份销量都没有超过 5000 辆,而此前宝马 5 系很少有月销不破万的情况。

而造成宝马 5 系销量滑铁卢的最大原因就是设计问题了,目前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一代宝马 5 系普遍都被认为是“丑”,前大灯尤其是日间行车灯造型被认为是严重倒退,而且引擎盖明显比老款更高了,造成前脸看起来很复杂很臃肿,尤其是运动套装版。另外侧面的线条也不是非常和谐,侧窗的设计有点多余。最后就是很突兀的尾灯了,第一次看到还以为是丰田凯美瑞。

首先从尺寸来看,这代 5 系标轴的长宽高是 5060/1900/1515 mm,相比上一代车型分别增加了 97 mm、32 mm、36 mm,轴距则增加 20 mm 达到 2995 mm。国产的长轴距版长宽高是 5175/1900/1520 mm,轴距为 3105 mm,相比上一代 5 系长宽高分别增加了 169 mm、32 mm、20 mm,轴距不变。

可以说现在的国产 5 系已经是传统 D 级车的尺寸了(新 7 系的车长已经来到了 5 米 4),看起来十分臃肿。

而造成这种奇怪设计的源头恐怕就是宝马“油电同平台”的设计了,这一代宝马 7 系和 5 系都是燃油版、纯电版共用的,这就导致燃油的 7 系和 5 系也会受 i 7 和 i 5 的影响。

而我们知道纯电动车的垂直 Z 向空间是非常宝贵的,为了有更好的头部空间,纯电轿车一般都会把 A 柱往前移,同时尾部做成溜背的造型,这样在不增加车辆高度的情况下能尽量保证车内人员的头部空间,比如这两天大火的享界 S 9。

而宝马 5 系既要照顾燃油车(还是纵置后驱)的传统造型,又要满足纯电车型的头部空间,只能把车辆做得更高,为了让整体看起来协调一点,又不得不再加长、加宽……

对于花四五十万买中大型轿车的消费者来说,除了品牌基本就看造型了,而宝马 5 系一直是宝马销量支柱之一和“摇钱树”,现在随着 5 系的崩塌,宝马的均价和利润都在快速下滑,可以说是元气大伤了。

新能源时代,宝马的操控优势荡然无存

4 月开始,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就一直在 50%上下徘徊了,也就是说现在一半的人买车都买新能源车了,未来这一比例还会更高。

其实宝马也清楚新能源车的重要性,很早就出了 5 系的插混车型 530 Le,一度卖得还非常好,但后面因为混动部件大面积故障,不少车主面对天价的维修费纷纷起来“讨伐”宝马。

插混这条路走不通,宝马开始加码纯电,于是推出了国产的 iX 3 和 i 3,其中 i 3 是中国独有的,iX 3 返销到了欧洲。

但结局并不如意,虽然这两款车在合资中卖得还算不错,但却是“价格打骨折”换来的,两款车开卖不久就开始打 8 折甚至 7 折了,最近已经来到了 5-6 折,可以说是在透支宝马的品牌力在卖车,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还会损害品牌形象。

宝马的电动车被网友称为“杂牌电动车”,根本原因还是电动车和燃油车的逻辑完全不一样了,在燃油车时代,宝马的发动机+采埃孚 8 AT 变速箱是绝配,再加上 50:50 的前后配重,操控确实有不小的优势,但到了电动车时代,马力、平顺性这些都变得十分廉价,宝马在燃油车时代的优势完全无法平移到电动车上。

再加上宝马“油电共用”的车身,相比很多原生的纯电架构在很多方面先天处于劣势,比如极氪 007、智己 L 6 等再操控方面明显比宝马 i 3 要极致得多。

智能化,压倒宝马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然宝马也有自己的原生纯电平台——Neue Klasse,即将在 2025 年推出,从目前的概念车来看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相信宝马在新平台上续航、动力、操控等方面会明显比现在好,至少和国内的这些厂商相比差距没那么大了,但对于宝马来说更可怕的不是上半场的电动化,还有下半场的智能化。

4 月份问界 M 9 交付了 13391 辆,宝马 X 5 则只剩 6695 辆,问界 M 9 的销量已经几乎是宝马 X 5 的两倍了,并且问界 M 9 的订单还在快速增加中。

而成交均价达到 56 万的问界 M 9 能够开始碾压宝马 X 5 最核心的优势就是智能化了。

笔者家里有台 F 10 老 5 系了,后面也体验过了几款宝马的座舱,虽然这套 iDrive 系统在合资车里还算不错,但跟现在的智能电动车相比就像是“老古董”了。首先问界 M 9,喊声“小艺,小艺”车上绝大部分功能用了,另外问界 M 9 还支持十屏联动,车身每个乘客都能用不错的体验,而宝马的那套对于驾驶员还好,旋钮用习惯了还不错,但车上其他乘客基本没有啥体验可言。

最后还有一道宝马难以跨过的天堑就是智驾了,这个其实也不用多解释什么了,华为的 ADS 3.0 自动驾驶系统很多车主都在使用中了,各种小视频非常多,很多城市都开始支持城市 NOA 了,AEB 的最高有效时速也达到了了 150 km/h。

这里是宝马也是整个欧洲汽车产业的一个命门,在诺基亚被微软收购陨落后,在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欧洲都没有一个能打的企业,也没有多少相关的 IT 人才,在智能化方面德国甚至整个欧洲都是“遥遥落后”的,并且和中美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中国市场大约占宝马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过去十几二十年给宝马摊销了研发成本并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润,不过站在 2024 年的角度来看,宝马这三分之一的蛋糕岌岌可危。如果宝马还想保住这三分之一的市场的话,不妨把电动车的研发中心放到中国,并在智能化的领域与中国车企合作,比如用上华为的座舱和智驾,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1 阅读:279
评论列表

电动车指北

简介:关注智能电动车和中国汽车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