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说《寒食帖》,是苏轼被贬黄州三年多,心情郁闷孤独 ,情志不佳的情况下,排遣苍凉之作。
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帖》
其实不然,我们更相信这件作品神采飞扬,气韵流动,奔放有致,作者应该是做了充分准备,是心情舒畅,最低境况也是心绪平和状态下完成的 ,反观“三大行书”的前两篇《兰亭序》《祭侄稿》,皆有涂改,画圈,甚至潦草之笔,这就说明是在当场即兴发挥,而《寒食帖》非但没有一处涂改潦草,甚至每一笔画细微之处, 都能做到极致美。这只有像书写楷书时的心静状态下,充满和谐自然美的状况下书写。
比如下图"不"字的一撇,放大看收笔极为细致的回锋,极其漂亮精准不仅是功力,而且是心态平和的精细表现。
“寒”字,宝盖头细看下面"两竖三横"笔画运笔过程的粗细错落精准变化,无一雷同,而且做到古人追求的“中实“笔法,也就是说不但笔画两头有变化,笔画中间一样跌宕起伏,摇曳多变。这绝非心态烦闷下的随意表达。
所以可以推断,这篇诗词歌赋草稿原文,是苏东坡在“黄州寒食节”所写没问题,然而,这篇行书极有可能是后来苏轼在心境状态较好时,重新誊写了一遍,就像我们现在,同样可以在心情愉快时,随时写一幅古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歌书法条幅一样道理。
比如下图年的流畅飘逸“年”长竖画,锋芒尽显,自然生动。
还有“中”字长竖流畅,而且婉转变化,犹如一个竹竿插到清澈湖面。水面水下映现出的倒影。心情愉快才会有这么细致入微的表达。
“秋”的隶书体势的横向发展,俏皮而若即若离,就像两个小孩牵小手一蹦一跳奔走。
更绝的是“花泥“两字的牵丝萦带,细致入微,妙不可言!苏轼一横切笔带入瞬间又中锋行笔变换为细线,同样钢筋有力,不信我们也可以写写这个字,看能不能瞬间自然而然粗细均匀不留痕迹的去粗变细,这样的极致超常发挥。神来之笔。
“力“字的力道
“支”字收笔回锋,芒尖略挑又不露锋芒,功夫!
即使写令人痛苦的"病"字,也是一笔锋棱尽显的带过——那都不是事儿。
"江"的右上方倾侧之势,三点水清晰可见的笔法
当时客观境况虽然如此,又恰逢寒食节,但"野百合也有春天"; 也许是书写得那天作者心情愉快"多云转晴","老夫聊发少年狂",古代有人说苏轼用笔"墨猪"形容爱写到一疙瘩,但那只看表面不看细微 如"重"字虽然写在一起 但仔细观察中间部分是有气眼之妙。
也许苏轼一直信佛修禅,善于在极度郁闷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也许大书法家只有在畅意书写时,才会开心愉悦。
总之,看到上面单字高清放大,牵丝必现,用笔考究,精湛,一笔一划绝无拖沓潦草,甚至一笔之中多种笔法综合运用,由粗变细,又由细变重,收笔,起笔没有丝毫草率匆匆而过的疏忽,这哪里是心情不好?分明是心态和谐中,天时地利人和之作,是所谓玩"天清气朗,惠风和畅"下,如同王羲之《兰亭序》那样超常发挥逸品。
我们再对比同样是真迹的颜真卿《祭侄稿》,看看人在极度悲催,心绪不佳时的真实流露,真的是天壤之别,字迹潦草,涂抹,书法,一任悲痛哀怨的情绪在笔下狂奔。如大江涛浪,纵横开阖。悲怆从胸怀中奔涌而出。这才是毫不修饰的现场奋笔疾书!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
寒食帖
正如黄庭坚后来偶然读到这个"天下第三行书"后,
有感而发的跋语:“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