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袁世凯被载沣赶回老家,为何短短三年就掌握了朝政大权?

梨评历史 2023-11-18 22:34:03

1908年年末,对于袁世凯来说这个年关不太好过,自己的靠山慈禧太后病逝了,摄政的载沣与自己不对付,甚至流传出要治自己的罪,这可要了他的老命,慌乱中,袁世凯顾不上清点家产和带上所有的家人,只带了部分家眷仓皇逃进天津租界,只要风声不对,他就去银行提点钱逃亡国外。

袁世凯

好在袁世凯历经官场多年,认为载沣应该暂时不会动手,加上张之洞等一帮老臣的劝谏,载沣这才饶了袁世凯一命,但袁世凯肯定不能留在朝堂上了,既然不能杀,就将他罢免回籍,12月5日,载沣下谕以袁世凯“患足疾”为由,让他回籍养疴。

圣命如山,袁世凯得到谕令后立即乘火车灰溜溜地回到河南老家养病去了,狼狈不说,甚至还要装作一瘸一拐的样子,以配合朝廷对他“病腿”的说法,可谓十分凄惨。

然而就算回到河南,袁世凯依旧日夜处于惊恐之中,甚至愁的一夜白头,虽说拜访袁世凯的王锡彤说他是因为忧国而白头,但实际上他担忧的事自己的生命安全,即便无官一身轻,他还是担忧载沣下死手,甚至保留着在军中随身携带胶鞋的习惯,一有风吹草动就随时可走。

至于所谓的北洋一系将领,说实话北洋将领和袁世凯有特殊关系不假,但远没有达到豁出性命死保袁世凯的地步,毕竟他们只是为了利益走在一起,支持袁世凯是为了希望从中获利,而不是愿意当袁世凯的家臣。

袁世凯和新军

曾经一手提拔的北洋将领面对朝廷的安排没有一个人表示公开的抗议,临行前甚至都没有一个人来送行,人走茶凉,莫过于此。

相反,真正保住袁世凯性命的居然是洋人,就在载沣发布罢免袁世凯的上谕后,英美两国公使就分别向载沣提出抗议,对于载沣突然罢免一位改革大臣表示严重的关切,担忧清朝会走上保守的老路,甚至会出现义和团那样的排外事件。

这将会严重损害英美的利益,希望载沣不要继续处罚袁世凯,更不要牵连袁世凯身边的人,以免引发时局动荡,否则难保国际社会不会对大清作出进一步的反应和制裁,在列强的强硬表态下,载沣不得不收起杀袁之心,袁世凯这才没有了性命之忧。

载沣

至于袁世凯自己,现在最要紧的事继续保持低调,在老家过起了赋闲垂钓的生活,因为他知道,就凭载沣等人能力,清朝迟早要被他们折腾完,到时候就不得不请自己出山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韬光养晦,不留把柄。

袁世凯如此笃定就在于载沣对于清末宪政的态度,晚清一系列剧变其实都是围绕宪政的。

早在1907年的时候,因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公开场合成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引起朝野的震动,慈禧也终于意识到,想要维持满清的统治就必须回应民间呼声,推动立宪改革,否则刺杀事件会连绵不绝,终有一天会轮到自己。

徐锡麟

同年慈禧就调力主改革的袁世凯和张之洞入军机处,一方面他们都是改革的先锋,但又存在北南竞争的关系,既能推动立宪又能取得政治上的平衡,可谓一箭双雕,当然他还任命醇亲王载沣入军机处学习行走,日后好接手宪政。

而根据满清的实际情况,慈禧打算在九年后完成立宪三大事,即在1916年正式成立责任内阁、颁布正式的宪法、进行国会议员选举然后召开国会。

而为了推行宪政,慈禧将宪政的九年清单公告天下,要求地方衙门每半年就得向朝廷专管部门奏报一次,为了贯彻推行,朝廷将会指定督察院进行考核,任何人办事不力或阳奉阴违,都会遭到弹劾。

晚年慈禧

当然这是袁世凯主导的第二次宪政改革了,第一次宪政改革因为步子跨的太大,就连慈禧都表示反对,而这次改革,朝廷将立宪改革的权力下放到了地方,让地方督抚、官员甚至民众都参与进来,是一次真心实意的改革,只不过慈禧是看不到了,在颁布的次年就在仪鸾殿去世,遗诏三岁的溥仪嗣位,醇亲王载沣摄政。

慈禧是希望载沣可以继续推行宪政维持满清的统治的,不然也不会将载沣调往军机处,也希望载沣和袁世凯好好学习,搞好关系,通力合作,但没想到载沣自恃是皇亲贵族,没有将袁世凯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袁世凯的宪政是对皇权的威胁,年轻气盛的他自然和袁世凯激烈地争吵起来。

双方吵的不可开交,以至于载沣想要当场拔枪杀掉袁世凯,要不是旁人拉开加上袁世凯跑得快,说不定袁世凯当场就被枪杀了,载沣和袁世凯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到载沣摄政的时候,这梁子还在。

说实话,对于宪政,皇族亲贵都明确表示反对,毕竟这是实打实的从他们手里夺走权力,就连载沣也是如此,他认为袁世凯的君主立宪是对皇权的巨大威胁,慈禧在世的时候还可以忍让,现在自己掌权,早就起了杀袁之心,身边的皇族亲贵也不断鼓动载沣,当然只有皇族亲贵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载沣开始试探军机大臣的态度,遭到奕劻和张之洞都强烈反对,最终只能赶走袁世凯。

袁世凯赶走了,宪政还是要继续的,毕竟慈禧的谕令已经告知天下了,现在人人都在等朝廷立宪,现在停止无异于打了朝廷的脸面,虽说这些年朝廷已经多次被打脸,但这个脸不能打。

皇族内阁

但立宪势必会损害皇权以及皇族亲贵的利益,载沣只能一拖再拖,然后大力提拔皇族亲贵继续加强皇权,就这样拖到1911年4月,才命奕劻组织责任内阁,并且公布了新内阁的人选,但新内阁十三名成员中满人居然占了八人,满人中皇族又占了五人,是彻彻底底的皇族内阁,一时间舆论激荡,纷纷指责载沣假立宪,但载沣不管,一意孤行,最终将立宪派彻底推倒革命党那边。

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消息传来,载沣突然发现当前有能力迅速平叛的,除了早就被慈禧开缺的岑春煊外,只有袁世凯了,而袁世凯又被自己开缺了,现在启用,自己这个摄政王的脸面何在?没办法,先用满人试试,于是载沣任命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平叛。

但载沣这些年重用以以铁良为首的留日士官系,早就引起了出身于北方各武备学堂北洋将领的不满,两系将领彼此不服,其中又牵扯到清廷内部的权力斗争,铁良企图从武备系中夺权,直接导致曾经忠心于清廷的北洋将领彻底失望,当然武备系根基已成,铁良夺权失败,但武备系和士官系的梁子彻底结下了,荫昌也指挥不动这些北洋将领。

铁良

现在朝廷内外都知道了,只有袁世凯才是南下的最佳人选,以奕劻为首的内阁官员纷纷要求起用袁世凯,不仅如此,列强们也纷纷发声,虽然表面恪守中立,既不支持革命新军也不支持朝廷,但他们却支持袁世凯,要求朝廷迅速启用袁世凯以稳定局势。

朝廷内外和列强越是力推袁世凯,载沣就是越痛苦,当然也非常不甘心,毕竟启用袁世凯就是打自己耳光,但他已经没有了其他选择,眼见局势越来越糜烂,10月14日,载沣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督办剿抚事宜。

武昌起义

说实话,到了现在,载沣还在防着袁世凯,在他眼里,武昌起义只是湖北一地之事,只要湖北安定一切就万事大吉,其他地方再有事情也和袁世凯无关,袁世凯也无权处理。

看到载沣的任命,袁世凯彻底笑了,当年他是以军机大臣身份被开缺的,现在拿一个小小的湖广总督就能让自己千恩万谢去武昌?换谁都不乐意,袁世凯直接婉拒了这道命令,不是袁世凯不肯出山,他出山的前提是要实权,有了实权才能自保,更能防止载沣卸磨杀驴。

一听袁世凯拒绝任命,载沣也是相当生气,不来就不来,好像大清没了袁世凯就不行了,但半个月之内,湖南、陕西的新军陆续兵变,连锁反应也看就要蔓延开来,载沣彻底坐不住了,再不拿点血本,大清就要完了。

辛亥革命后的局势

10月27日,载沣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节制为平叛调往前线的海陆各军,朝廷不为遥制,并拨出白银一百万两为军费,至此袁世凯拿到他想要的一切,三天后带领自己的嫡系北洋新军南下,11月1日拿下汉口,给黎元洪一个下马威。

就在袁世凯出山的同时,后方的留日士官系也开始闹腾,比如第6镇镇统吴禄贞、第20镇镇统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以及山西新军标统阎锡山,他们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虽然不是袁世凯的嫡系,但他们却在留日的时候受到革命的影响,早就加入同盟会,在武昌起义后联络一批将领联合向朝廷通电,要求载沣立即实行真正的立宪改革,这就是“滦州兵谏”。

为了进一步刺激载沣,阎锡山自任山西军政府都督,宣告山西独立,山西距离京城乘火车不过半日,相当于在皇城根下闹起了革命,一下子震慑住了载沣。

10月30日,载沣同意滦州兵谏要求,废除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组织责任内阁,推行宪政,到了这里,载沣才彻底醒悟,痛定思痛实行真正的宪政,但已经晚了。

此时的袁世凯也发现在武昌新军迈出革命的第一步后,各方势力也蠢蠢欲动,而自己却没有绝对地力量可以掌控大局,毕竟自己只是众多势力中一股比较大的势力而已,眼下湖北新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刹住这股独立的风潮,而想要刹住这股风潮就是进行真正的君主立宪制改革。

在思考过后,袁世凯决定和黎元洪等势力进行和谈,开出条件劝他们归顺,其次就是继续推行真正的宪政,让各省都能接受,刹住这股风潮。

和载沣你来我往的交涉中,载沣终于答应袁世凯的一切要求,而袁世凯则将湖北前线的军事交给冯国璋去处理,自己则带着卫队进京,趁着乱局继续推行第三次君主立宪制改革。

11月16日,以袁世凯为首的责任内阁组成,这一次不再是原先的皇族内阁,也不是皇亲贵族们的争权夺利的舞台,而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内阁,然后派出以唐绍仪为首次的代表团,南下议和,至此袁世凯彻底掌握朝廷大权。

南北议和

说实话袁世凯能够最终上位,靠的真的是运气,按照慈禧的想法,载沣摄政后应当好好使用袁世凯,利用袁世凯继续推行宪政改革,同时还要成为袁世凯的强大靠山,亦如当年奕䜣用好了曾国藩、奕劻用好了袁世凯一样,而且慈禧一直强力把控袁世凯的立宪方向,就是参照日本模式君主立宪,在实君立宪下,并不会解除皇权,只是一定程度上限制皇权罢了。

而临死前要求载沣秉承隆裕太后意旨办理,就是让隆裕取代当年的自己,好好驾驭载沣和袁世凯,成为最后的裁决人,这也是慈禧最后的布局,即载沣取奕劻而代之,隆裕取慈禧而代之,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如何用好袁世凯。

袁世凯终掌大权

但可惜载沣和隆裕都没有这样的眼光和胸怀,硬生生地赶走了袁世凯,自己又不会顺应潮流改革,依旧死抱皇权不放,自己出了大问题却不思改变,重用留日士官系却让北洋将领对清廷产生不满,皇族内阁让松散的立宪派和革命党走在一起,而袁世凯抓住机会,巧妙抓住了革命党人与清廷之间的信息差,最后四两拨千斤,彻底掌权,这就是时也、命也。

0 阅读:7

梨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