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幾鵋
编辑:王西北
讲述:何文浩
——【序言】——世人常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然我观六七十年代之中国,常是饥寒交迫,愚自幼于斯境长,深知其中艰难。
彼时,国运未盛,经济拮据,百姓填不饱肚子,何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美誉?
——【正文】——忆往昔,我家住在河南农村,家中有六口人,父母是普通农民,每天辛苦劳作,却依然无法摆脱饥饿的阴影。当时,粮食紧缺,村里的人家基本靠地瓜和粗粮度日,白米饭简直是奢侈品。
1962年,我九岁,那年冬天特别寒冷,村里的生产队发的口粮仅够糊口,母亲常常熬粥用来填饱肚子,粥里大多是野菜和树皮。
记得有一次,母亲为了让我们吃得饱一点,把家里仅存的一点红薯干拿出来煮。那天晚上,饥肠辘辘的我们几个孩子终于吃了顿稍微饱的饭。
可是,第二天早上,我发现床边的那只破旧木盆不见了。后来才知道,父亲深夜里忍不住饥饿,偷偷拿去换了点米糠回来,充饥。
这种日子在那个年代并不罕见!
在这样的环境下,偷盗行为屡见不鲜。
村里虽然穷,但小偷小摸的事儿却时有发生。
某年夏天,村东头的老李家存了几斤麦子,准备磨面。谁知第二天一早,麦子全没了。
老李家四处寻找无果,只好认栽。
这样的事情,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发生在每家每户的身上。
那时,我家房门从来不敢夜不闭户。
因为夜里常有小偷出没,偷鸡摸狗是常事。
为了防盗,父亲特意做了一个铁锁,晚上睡前一定要锁好大门。
有一次,村西头的王大爷家没锁门,结果一只唯一的老母鸡被人偷走了。
那可是王大爷家唯一的蛋白质来源,老两口心疼得直掉眼泪。
那个年代,物资极其短缺,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要凭票供应。每家每户的口粮本来就少,肉更是稀罕物。记得有一次,村里加了一头猪!
全村人都排队领肉。
我们家只分到了一小块,母亲舍不得吃,留着过年才拿出来炖了一锅汤,全家围在一起,每人喝了一小碗,那滋味至今难忘。
村里的孩子们都没有什么玩具,大多数时间都在野地里捡野果、抓知了补充食物。
我们兄弟几个时常出去找野菜、挖野薯。那时,连田里的野草都成了大家争抢的“美味”。
有一次,我和弟弟在野外发现了一窝鸟蛋,高兴得不行,赶紧带回家给母亲煮着吃。
那次,我们全家吃了一顿久违的“蛋宴”。
即便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人们依然顽强地生活着,但要说当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我真的不敢苟同。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虽然村里仍有很多互助互爱的事,但更多的是因饥饿和贫困引发的纠纷。
当时的社会风气并非一片祥和,相反,物资的匮乏导致了很多家庭内部和邻里之间的矛盾。
村里的供销社时常遭到哄抢,有些人家里稍微富裕一点,就会引来别人的嫉妒和偷盗。
生产队的仓库门前,时常能看到有人鬼鬼祟祟地转悠,企图偷点粮食度日。
到了后来,国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生活条件才逐渐改善。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村里逐渐有了些许变化。家里能够吃上白米饭,偶尔还能吃上肉,日子总算有了盼头。尽管如此,那段贫苦的岁月却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
总结起来,在那个连温饱都无法保障的年代,“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物资的极度匮乏和人们的生存压力,使得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平受到严重影响。
正如老话所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在饥饿面前,一切美好的道德理想都显得那么脆弱。在极端贫困中,生存是第一要务,道德的坚守亦需物质的支撑。”
吃过野菜、树皮、米糠的人才深深体会什么叫穷什么叫苦!
文章写的比较付合六七十年代真实情况?
真没啥丢的啊
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不忘过去,才能感到当到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奉劝一下那些想回到那个年代的人,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还没死绝,请你们等他们都不在了再出来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