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是马关条约的一部分,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让各国开启了划分的中国的浪潮。
清军在马上获得天下,最后也在马上丢了天下,八里桥之战清军以骑兵冲击敌方的火器部队损失惨重。在大清帝国灭亡前夕,已经有种种迹象表明大清日落山西了,特别是官场的体现的淋漓尽致。
官场现形记里面述说的就是大清的官场病态,随然是小说的形式,也不妨碍透过该书了解大清的官场。
首先是买官,在清末买官已经成为一种做官的重要渠道,有钱的贾商不捐个官都不好意思在朋友圈中混。一人家中有官,全家都做官员买卖业务,官者负责给买官的挂名上牌,其余姊妹去联系谁要买官之人,以及价格谈判。
话说,一人知道九江府出缺,要求藩台大人让他代理两三个月,藩台让弟弟去接洽,谈妥价格二千两,藩台认为二千两太低了,说一个知府就直这点钱,他弟弟则不以为然认为顶多就三个月的事,藩台说,三个月也要挂他名字上任,再去议价格。
清朝后期买官已经是潜规则了,做得了官,自然也就弄得了钱,不然花这许多钱,在任上不捞点银子,本钱如何回来。
清朝官员对待本国百姓跟洋人也值得大疏特疏。清后期已经有大量的洋人来到华夏,有一洋人到街上买东西,被小孩拉拉住衣角嘲笑,洋人发怒,把小孩打死,百姓告到县里,县令有火急火燎的跑去禀报抚台大人,这抚台一听是打死外国人,立马问县令,小孩家中是做什么的,家中是否有背景,县令说是磨豆腐人家的小孩,抚台这才安定下来。抚台把洋人安置在洋务局,对外人说是关了起来。这么大的事一帮省里的大小官员总的开个会商议商议,一官员对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他认为,这外国人如今打死人,不办他,地方上的百姓肯定不答应,要是拿来抵罪,又没有这样的治外法权,用本国的法律来治理外国人,这是杀人的案子,应当放在班房受点委屈,但他本国领事交涉这事,问起来总是我们的不好,干脆把洋人提到府衙来,多发些银子供着,以便跟洋人交涉。抚台点头同意这么操作。
这官员前事分析完,后事也理清了关系,他觉得这事人命关天,凶手又是外国人,湖南人又罢蛮,万一弄个不好,聚众同外国人为难起来,如何是好。洋人随然打死人用不着抵命,但是也不能让他这么轻易回去,但是要定这外国人什么罪名,他领事官绝对不会答应,这样肯定会引起百姓公愤的,到时候我们站出来,给洋人平息百姓的公愤,再回头安抚百姓。
最后定了洋人五年监禁。
洋人曾开三艘兵船,到海州游戈(现今的连云港)吓得地首县心惊胆颤,要是洋人在船上向我们开炮怎么办?一面打电报给南京,一面派人去打听,结果没有人敢去,这首县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才勉强让一翻译带领几人坐着小船去外国人铁甲舰上了解情况,一问才知洋人要在这休息几天,县首这才放下心来。
于是又发电报到南京,上头这才从惊魂失措中返回来,又回电报让当地县官好好招待洋人,南京方面火速派了一条兵船,往州赶去,这可不是为了防止洋人突然发动袭击,而上头让这将官带洋人到南京好好玩几天,把成语阿谀奉承这几个字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将官到到了地头,啥也不说,走到滩边双膝就跪了下去,自说自话道:“船上的头领肯定比我官职大,才能领三支铁甲舰。
他跪地的意思是迎接洋人,并且派人去洋人船上把自己来的目的告诉洋人,洋人起初看他跪着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通过来人解释才知道。不过洋人拒绝了他的好意,没有去南京,只下船补充了生活物资。
这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场是什么风气了,而且惧怕洋人,估计是上上下下被打怕了,才会作出如此卑恭鞠膝的事。还有更耸人听闻的事,清朝后期官员人心涣散,捞银子成为他们第一要务,做官得排在后面。
甚至还有大清国的官员在一起私聚聊到洋人打下大清的问题。
有官员道:“大清国这么大,洋人就是打下来也管理不了,百姓这么多,他们又不通言语,还是得靠我们来管,不是照样有得官做。”说的话已经没有一丝一毫的国家之念。
就打死小孩一事,跟洋人谈判的过程中,洋人直接开口说:“贵国现在做新学,开口闭口都是四万万同胞,打死一个小孩还有什么打紧的。”明显奚落大清国,官员居然没有一点血腥,不敢反驳。大清帝国在这样的官员中焉有不亡之理。
而且用钱买的官员中参差不齐,有一贾商买的一官,总想在上司面前卖弄自己的才华。一日道台在衙门开会聊到各营士兵装备各式各样,一营学一国,走到街上看的眼花缭乱,要是打起仗来,也不知道战斗力如何。
贾商一个劲的自说自话,打断上司。道台本不想理他,奈何这家伙不厌其烦的说个不停,只好让他回去写份章子遇敌该如何。
贾商回去熬了个通宵,写得十条,第二日道台召集众官开会,会完也没提起这茬,假商急了,把条子递了上去,道台此时哈欠连天,大烟烟瘾犯了,也不好驳他,让他自己念。
贾商兴奋的说:“这第一条,便是是让士兵少吃饭,一天一顿。”
众官面面相觑,道台问:“这是为何?”
贾商说:“如果同洋人开战,头一日晚饭吃个三分饱,第二次同洋人开战,这些个士兵,饿的慌,肯定会不要命的冲击敌人队形,到敌人营房去抢吃的,这样我们便能胜利。”道台听了哈哈大笑………
虽然是官场现形记里面的一则故事,但也足以反应出当时的官场是个什么情况,还真有此事也说不定,书虽然作为载体,一样需要故事原型为根据,也许有所改动,但故事不会改变太多。
大清国的官场已经烂透了,人人只为自己的前程而去,百姓又如何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官虽然只做的一任,上任的钱到弄回来不少!
东南互保表示不服!
昂昂昂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奴清的文明退步,从先秦开始到明朝时期,书籍是有标点符号的,奴清搞四库全书时把古书里的标点符号全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