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抢占东北之谜:明明华北部队更近,为何舍近求远调山东大军

新新史界 2024-08-21 12:44:06

1945年9月抢占东北,是一个经典的复杂决策的样本。

有一个很直接的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中央没有第一时间调聂荣臻晋察冀30多万大军抢占东北,而是舍近求远,从山东调六万主力过海进东北。

一、三次决策升级

从距离上讲,晋察冀最东边的冀热辽军区,和辽宁省本就是隔壁,岂不是更便捷?有人说从烟台跨海向大连运兵确实也很近。

这个说法其实经不起细琢磨,山东部队内部也需要调动,从鲁西南、鲁南向烟台运动也需要距离。从大连北上到达东北腹地的距离,比较起来不比晋察冀近。而且我军没有海军,只靠渔船过海,一旦遭遇美蒋海军拦截,将遭遇不测之灾。

我们观察和评价历史现象,往往容易陷入以结果倒推原因的误区。山东部队确实后来在东北开创大业,成就四野百万大军。但1945年9月时,谁能断定全军各大战略区哪家能在东北扎下根?

我们需要从头观察中央的决策。

这一观察过程,就是锻炼战略思维的过程。

调山东大军进东北是一个渐进式的决策,而非哪位领导人神机天纵、算无遗策、一掐就中。

1945年9月抗战胜利之初,中央并没有马上调山东部队进东北,而是本能地选择就近调兵,以晋察冀的冀热辽边区、晋绥军区以及山东滨海军区等为优先,各军区部队中又以老东北军将领所率部队为优先。

比如晋绥吕正操所部、晋察冀张学思所部、山东滨海万毅所部。

本能,什么叫本能?最方便,最快速,最好用,不需要绕弯子,不需要理解认识,不需要沟通思想。甚至可以理解为傻瓜式决策、傻瓜式执行。

并非贬义,大到国家,中到集团,小到个体户甚至个人,最欢迎傻瓜式决策和执行,不用把精力浪费在事情本身之外,性价比最高嘛!当然前提是决策和执行都正确。

从中央到各军区都本能地认为,老东北军将领人情地头都熟,而且又懂我党的政策,就近去东北是第一选择。

从起意进军东北,到实际执行,这是第一次升级。这次升级欠缺深度思考和实践验证,有一厢情愿的情况,并不适应东北的真实情况。

张学思、吕正操、万毅虽是旧东北军将领,但东北经过日本人十几年摧残,东北军张氏军阀的影响力已经扫地无遗,靠这几位掌控局面份属难能,顶多有一些宣传意义。

初进东北的一批部队,唯有李运昌、曾克林所部率真正主力部队开拓了一定局面。

针对不足,有了第二次决策升级。

随着彭真等人到达东北,对东北局面了解不断深入,中央掌握情况更多了,于是在1945年9月中旬作出另一决定,在分批增调部队进东北的同进,抽调大批干部进东北。中央在9月15日致各大战略区领导机关(也就是各中央局)电报这样说:

“现在最需要的是派遣大批军事干部到东北。华北、华中应派遣100个团的干部迅速起身前去。从班长、副班长、排、连、营、团长及事务人员、政治工作人员配齐,不带武器,穿便衣作为劳工到满洲找东北局,再行发展和装备。”

“一百个团干部的分配,中央提议华中二十个团,山东三十个团,晋察冀二十五个团,晋冀鲁豫二十五个团。”

可见,第二次升级受到曾克林报告一定影响,对抢占东北的现实军事威胁看的并不是特别突出,相当大注意力放在组织建设上。

直到最后,才完成最后一次升级,即派山东军区主力进入东北。

依稀可以看出中央的决策脉络是,起初是接管、接收,故而没有立即派大军过去;过程中,认为现实条件大好,可跨过军事斗争一步到位,故派大批干部进行组织工作;直到最后,认清军事威胁,方才派主力部队过去,准备战争。

二、傅王对比

在这个脉络基础上再对比山东与华北才有意义,因为决策是连续的,形势也是连续的,不能脱开具体历史条件讲问题。

从之前决策变化中看的出来,中央并没有刻意抽调哪个军区的部队。理论上是各军区平均抽兵,以免造成个别军区力量突然塌陷。

后来形势所迫必须抽主力,就面临抉择,哪个军区能抽走,哪个不能。晋察冀和山东是地理上最近的,选谁呢?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军事压力。

晋察冀、山东之压力大小,又主要看两区主持军事的国民党军将领。晋察冀对我威胁最大的是傅作义,山东则是王耀武。这两个人的对比是很有意思之事。

先说傅作义。

抗战胜利之后,蒋介石在北平设立行辕(又称行营),行辕理论上是华北五省(河北、山东、察哈尔、绥远、热河)的最高军政机构,行辕主任是桂系大佬李宗仁。蒋介石只借助他的威望笼络华北人心,实际上军事不让他做主。李宗仁下辖的十一、十二两个战区,对李宗仁的所谓训令只是例行公事,凡是要紧军务直接接受国防部之命令。李宗仁在其回忆录中形容他这个官,叫做“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十一战区司令孙连仲是西北军出身,但手下部队全是中央军,孙连仲又受下面的中央军系统军长制约。十二战区傅作义部三十五军、暂三军两支主力,其长期驻扎绥远独霸一方,傅作义为人作风朴实,与手下将领关系非常巩固。故李宗仁称,华北之兵可用者唯傅作义的两个军。

绥远系绝对力量虽较十一战区中央军弱一些,但傅作义善于用兵,也善与和中央军将领搞好关系,各方面都给他面子,故能在军事上持续扩张,利用晋察冀和晋绥的结合部,寻瑕抵隙,竟至于深入晋察冀解放区腹心之地,将绥远系力量扩张到平西地区。

蒋介石早在新军阀混战之时就曾属意于傅作义,希望其牵制阎锡山,此时又不断以张家口等地为香饵诱使傅作义出力打聂荣臻,双方你情我愿一拍即合。那时晋察冀有良将而无高明之帅,军事上应对不是很有力,面临压力极大。

加之,华北与山东不同,系独立、较大、援人多于受人援的战略大区,在面临强大军事压力的情况下再抽调大部分兵力到东北,显然是不明智的行为。

山东王耀武的威胁远远小于傅作义。

首先身份就不同。傅作义是坐断一方的新军阀,绥远虽小,军政财一体皆归傅氏调遣,故能充分发动人力物力。王耀武只是个将领,与傅作义远不可同日而语。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让他回山东担任二绥署主任,后又逐步委以山东省主席等要职,充其量不过一地方大员而已,对山东军政权力的掌控并不绝对,至少驻扎在青岛的国军并不听王耀武指挥。

蒋介石对山东的定位也远不如华北。

王耀武原本打算把七十四师调到山东作为镇守之骨干,蒋介石不同意,把七十四师调到南京当御林军,配给山东的兵力,除了李弥的第八军尚称精锐,像十二军、九十六军以及吴化文部,都是杂牌、伪军改编。

为什么给的兵力这么少呢?在蒋的布局中,徐州是华东军事中心,重兵集结于此,北可指挥山东,南可控制江苏。西又有郑州绥署,可作为山东的支援。

青岛的海军基地是超然存在,山东八路军无海军力量,无法制衡。所以蒋介石似乎有恃无恐,把省出来的兵力用到别的地方。

相比我党我军在山东全主力投入和根据地建设力度,蒋介石在山东无疑有些失策。王耀武虽然着急上火要增派兵力,无奈没有什么话语权。

这是中央敢把山东大军调走的现实考虑之一。

另一重考虑,和山东部队的含金量有关。

三、山东的含金量

抗战胜利后,看哪个战略区战斗力强,核心标志是野战部队主力建设情况。

这方面走在前面的是晋冀鲁豫军区和华中军区,两区都建设了一批野战纵队。上党战役和苏中七战是解放战争之初极具标志意义的大胜仗,其胜利与两区野战纵队建设的超前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人不免要问,为什么抗战时不搞野战纵队,解放战争就一定要搞?为什么建设起来一定比老模式也就是军区指挥部队好呢?

野战纵队比抗战时代的军区-部队模式强在指挥机构比较简单。老的军区不仅要管作战,还要管根据地建设,甚至肩负一部分政府的职能,杂七杂八啥都管,其部门设置并不聚集打仗。

打仗时通常会开设一个野战指挥所,抽出一部分人专门负责指挥作战,以避免其他非战争事务冲击。

指挥层面如此,部队也是这样。军区下辖的部队,其供应、保障、驻地都严重依托于本军区或军分区,离开老根据地饭都吃不上。野战纵队则不然,供应保障由野战后勤部负责,走到哪吃到哪,有灵活机动的能力,不受地域限制,而且摆脱了守土之责,作战相对自由。

相比抗战时代敌强我弱,解放战争中我军力量已有很大发展,不能再沉浸于游击战,必须依靠大兵团集中机动作战,才能夺取胜势。

山东军区部队在抗战胜利后,虽未正式出现纵队的编制,但山东部队组建了8个主力师,每个师下属三个团,标准的三三制。另有11个警备旅,4个独立旅。这些部队共有46个主力团,约12到14万人。

山东军区有5个二级军区,鲁中、鲁南、胶东、滨海、渤海,各军区都有一定数量之预备主力部队,随时具备升级为主力的条件。其中尤以胶东军区为最,后来四次贡献主力部队。

山东虽无一流军事高手主持,但罗帅建设主力水平非常在线,为山东和华东都留下了极具潜力的主力部队。加之他为官做人堪称完美,抗战期间山东形势复杂,各种力量混杂,罗帅居处其间,与黎、徐、朱等人没有太明显的矛盾。对下则人尽其才,发挥主观能动。山东的八个师长绝大多数都是能力在线能征惯战的猛将。王建安、许世友二位在山东有后来的发展,与罗帅的提携不无关系。

晋察冀部队呢?我们不搞拉踩,也不错,非常好。晋察冀抗战时就以模范根据地著称,解放战争前夕(1945年11月)编制大致如下:

晋察冀第1野战军:冀晋纵队(陈正湘)、冀察纵队(郭天民)、冀察纵队(刘道生)、冀中纵队(杨成武)。

晋察冀第2野战军:第一纵队,热辽纵队、冀东纵队、冀晋纵队(赵尔陆)、冀中纵队(黄寿发)。

冀中、冀晋、冀察、冀热辽4个二级军区。

已经组建起野战纵队。

我们不带有色眼镜客观分析二者之优劣。山东军区的主力师基本已脱离军区限制,成为独立野战部队。晋察冀军区略有一些缠杂不清,虽有两个野战军,但野战纵队有浓厚的军区色彩。晋察冀军区以根据地建设起家,一直都没有高明如刘徐粟林之类的高手主持军事,比较依赖传统路径,即以各级军区指挥一切。晋察冀的野战纵队没有以数字冠名,固然有各地地域特色,但大家也能看得出来,冀中、冀晋纵队都有两个,只能以主官姓名区别,为什么这样搞?大概晋察冀还没有真正完成军区部队向野战纵队的转化。

后来野战军一度取消,大概这就是内在原因。当然这是后话,就不多说了。

129师暨晋冀鲁豫军区在抗战初期,在刘伯承主持下,走的就是野战机动部队和军区两条腿走路的模式,既依靠传统的军区、根据地,也坚持建设各种主力旅、纵队、支队等相对独立的作战部队。好处前面已经说了,战争嘛,不能只靠游击。

山东军区8个主力师与地方军区界线分明,具备了即插即用的好处,后来都发展成为强大的主力纵队。中央自然能看得出山东和华北的特点,既然需要强大主力,自然先选择山东主力。

27 阅读:8846
评论列表
  • 2024-08-23 22:40

    决战在东北,人选第一。当时人选只有林帅,然后各部配合。

    用户11xxx43 回复:
    主要是林当时比较闲其他人走不开
  • 2024-08-22 19:21

    [点赞]

  • 2024-09-18 09:54

    当时正值国共和淡,我军霁娶撤出在江南建立的根据地部队到山东,林彪一开始也是炷备去山东主持工作的

  • 2024-08-24 12:21

    因为弱[静静吃瓜]

  • 2024-08-24 07:43

    有一点讲错了 山东在解放战争初期压力一点也不比华北少[笑着哭]最早打的山东基本都要丢完了[笑着哭][笑着哭]

    飄渺遊魂 回复:
    山东有华中北撤部队来填补。
  • 2024-08-24 01:30

    主要是北平天津迅速被蒋增兵占领,晋察冀压力增大,后来把晋冀鲁豫去东北的杨得志部都给扣下了。

    laobaigan 回复:
    扣下的主要原因是山海关没了 去不了东北了
  • 2024-08-28 12:01

    山东就调离三万多人,哪来六万,历史是谁教的

  • 2024-08-27 13:48

    你他妈不也是根据后来的结果推断前面怎么决策吗?[呲牙笑]

猜你喜欢

新新史界

简介:半路出家的中国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