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野张猛将连吃败仗,彭老总打算撤其职,一上将荐言:我来做副手

新新史界 2024-06-08 11:24:04

在1955年的大授衔时,曾流传一份“15人入选大将”的名单,其中西野猛将张宗逊位列大将第十。

尽管张将军最终和大将擦肩而过,但能够进入15人名单,已有大将之姿。

然而,少有人知的是,在西野成立之初,张宗逊曾因故遭到彭老总狠批,险些被一撸到底,无缘任何军衔。

幸有另一位开国上将,在旁拍着胸脯为张宗逊担保,事情才得以平息。

一,张猛将吃了败仗

此话还要从一次战役讲起。

1947年3月,胡宗南集结重兵,对延安地区发动总攻,并趁机寻找西北解放军主力进行决战。

要知道,西野在成立时全军也不过两万余人,而胡宗南部仅进攻延安的兵力就有14万人,敌我力量过于悬殊。

所以,敌军根本没有把我军放在眼中,甚至有人叫嚣着5天解决西北问题。

半场开香槟,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

骄纵的国军疏忽了一点:西北解放军的指挥是彭德怀。

民间传言“顺境看林彪、逆境看粟裕、绝境看彭德怀”,此话概括的十分到位,老总最善打的就是硬仗!

眼见敌军重兵压境,彭老总却丝毫不乱,在冷静分析战场局势后,他决定抓住敌人轻敌心理,寻找机会逐个击破,并在青化砭一带,全歼国军第31旅。

首战吃瘪,胡宗南恼羞成怒,立即增派整编第29军,试图挽回劣势。

该军可以说是胡宗南麾下精锐中的精锐,军长刘戡出身黄埔一期,打过不少漂亮仗。就连眼光颇高的彭老总,也曾评价其身上有一股英雄气。

对付这样的敌人,不能有丝毫差池。彭老总再三考虑后,决意由一纵司令张宗逊带兵迎敌。

当时,我军虽已经取得开门红,但兵力仍然处于弱势。

因此,张宗逊在抵达前线后,计划采取和青化砭战役同样的战术方法,避敌锋芒、静待时机。

很快,张宗逊就发现了整编29军的漏洞,他要求部队主力向永坪靠拢,计划擒贼先擒王、围歼整编29军军部。

然而,面对我军的突然进攻,敌人不仅没有自乱阵脚,反而借助地形优势打起了消耗战,我军久攻无果后,只得撤退。

二,撤职风波

张宗逊的失利,打乱了彭老总在西北的全局部署,部队士气陷入低迷,军中甚至出现了“张宗逊才不配位,应该撤职”的呼声。

按理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场战役没打好,吸取教训、重整旗鼓再来就是,为何到了“一锤子打死”撤职的地步?

原因无他,当时的张宗逊已有“常败将军”的名号。

1946年9月,我军在华北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坚战,即“大同集宁战役”。

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战役失败不说,华北内部还出现了内讧。

当时,华北军区第二纵队司令郭天民当众拍桌子,指责聂帅指挥不当,应为战败负责;聂帅认为是前敌总指挥张宗逊调度失误,被敌军牵着鼻子走;张宗逊则和郭天民同样看法。

三人你责我批,互不相让,最后惊动中央,还是朱老总亲自出面坐镇整改,把张、郭二将调离华北,闹剧才算结束。

1947年初,国军加大对延安的突袭力度,党中央的安全受到威胁。

经毛主席推荐,张宗逊由晋绥军区一纵司令,调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司令,负责保卫延安的任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张宗逊上任后指挥的第一场西华池战役就惨遭失利。

局势一度十分被动,军委甚至打算调陈赓入陕,保卫中央。

有了这些背景,张宗逊的这次失败被迅速放大,士兵们开始对上层的指挥能力产生怀疑。

西北不同于中原、东北、华东,这里物资贫瘠,部队能够咬咬牙承受些挫折,但接连几次失败,成本太高。

无奈之下,彭老总只得致电中央,请求撤掉张宗逊的司令职务,抽调晋绥军区的贺炳炎,由其出任一纵新司令。

三,贺上将力挺张宗逊

作为我军有名的“独臂将军”,贺炳炎为人正直、性格刚硬,因长期跟随贺老总,所以有人将其称为“贺小龙”。

在接到调任西野一纵司令的消息后,贺炳炎并没有升迁的喜悦,而是亲自跑到西野司令部,请求单独面见彭老总,并说出了心声:纵队司令仍由张宗逊担任,自己愿意出任副司令,辅佐张将军。

同时,贺炳炎还就战役失利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青化砭战斗后,国军摸清了我军的进攻路子。

而问题就出在这里,战场打仗,最忌讳的就是敌人已经察觉出我方的战术构想,提前做好防备,甚至是借力打力、故意下套让你钻。

彭老总刚在青化砭打完一套战术,张宗逊又照搬一遍,自然风险极大。

注意,这不是批评张上将的军事水平,而是各自的职务特点所致。

怎么理解呢?笔者在此举个例子,各位也就明白了。

徐帅在指挥打完临汾战役后,亲自跑到城墙上,查看敌军的工事建造,还找来敌军指挥官,询问进攻路数变化,以此想出下一步应敌之策。

我军能够依战场局势,随机应变独创出新战术且水平极高的将领,数量并不多。相较而言,可评为“大家”的也仅徐、刘、林、彭、粟等几人。

说到底,战术方法还得由最高指挥官制定、更新,张上将身为纵队司令,主要战场职责并不在战术研究上面。

因此,不能简单的把战役失利归咎于张宗逊头上。

在说完自己的见解后,贺炳炎抬起仅剩的左臂,拍了拍胸脯,向彭老总立下军令状:如果部队再遭失败,甘愿受军法处置!

正是有了贺炳炎的仗义执言,张宗逊的职务才能够保留,进而有了改过立新的机会,最终成长为西北野战军第一副司令、代司令,并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被授予上将军衔。

6 阅读:1137

新新史界

简介:半路出家的中国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