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的徐向前,彭林刘三帅独当一面,为何徐帅长期担任副职?

新新史界 2024-05-27 09:30:06

在十大元帅中,最能打仗者,除了朱老总,当属彭、林、刘、徐四人。

但在解放时期,却有个怪现象。

彭老总从中央军委空降陕甘宁,临时组建西北野战军,军政一肩挑,以数万兵力拖住胡宗南几十万大军。

林总在东北,几年时间拉起百万雄师,先后参战辽沈、平津。

刘帅在中原南北驰骋,扰的国军心惊胆战,后又和华野携手,拿下淮海关键一役。

唯有徐帅,相比之下,有些默默无名。

徐帅作为公认的军事天才,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四大野战军任意一个首长换成徐帅,徐帅都能够完美的兼容、胜任。

这绝不是夸夸其谈,徐帅的硬实力完全当得起。

既然如此,徐帅在解放时期去了哪里?中央为何如此安排?

一,专职副手

1946年,国民党彻底撕碎和谈伪装,全面进攻解放区。

已经因病在延安休养三年的徐向前,听闻前线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即致电中央,希望能到前线参战。

中央在听完徐帅请求后,决意让其前往晋冀鲁豫军区工作,担任副司令员,而军区司令则是刘伯承。

1948年5月,晋察冀、晋冀鲁豫两大军区整编合并,组建华北军区,由聂荣臻担任军区司令,徐向前任军区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员。

红军时期,一度被当做军队旗帜、标杆的徐帅,似乎一夜间成了专职副手。

以至于有些对徐帅不太了解、仅看表象的人,认为徐帅名不副实,能力不足以胜任解放战争的强度,所以才长时间“隐身”担任副职,言语之间多有不恭之意。

事实果真如此吗?

二,稳住刘邓大军的大后方

我们先看徐帅在晋冀鲁豫军区的表现。

1947年6月,中央决定派兵南下大别山,刘邓大军奉命行动。

为此,毛主席特意致电华东野战军,要求陈毅、粟裕二人,把部队一分为三,出击外线,支援刘邓。

此战,晋冀鲁豫精锐悉数出动,军区仅剩下八纵一个主力纵队。

用这么点兵力,继续维持军区的老地盘,真有点大锅汤撒芝麻的意思。

再加上刘邓部队南下困难太大,部队减员严重,需要老军区提供兵源和装备。

这样一来,不仅留守的官兵们觉得压力大,前线的刘邓也不放心。

我军名将辈出,有横刀立马、善于打仗的,如彭老总、林帅、粟裕等人;有能发展根据地、精通政工的,如罗荣桓、聂荣臻两位老帅。

但能把两项完美结合且能集大成、入登峰造极之境者,少之又少。

而当时的晋冀鲁豫军区,恰好就需要这样的将领。

谁能接下这个艰巨的任务呢?

中央直接给出了名单:徐向前。

1947年6月13日,徐向前正式出任晋冀鲁豫副司令,开始大力整顿。

当时的军区,用徐帅回忆录里的话,就是一份残局“摊子”,可以说是群龙无首、士气萎靡。

徐帅“空降”后,用不到一年时间,组建起十三纵、十四纵、十五纵三个正规部队,同时还向中原输送了三十多万的新兵、民夫、预备兵。

这份发展根据地的能力,实在非常人所能及。

严格来说,到了这一步,已算是超额完成中央的任务。但是,以徐帅的战略眼光,这还不够。

当时的晋冀鲁豫军区,长期受到敌军阎锡山部队的威胁,四周其他国军部队也是虎视眈眈。

为此,徐帅决定主动出击,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从这点看,徐帅的军事思想和毛主席有共通之处,这也是解放时期,毛主席很少指导徐帅打仗的根本原因。

心有灵犀一点通,知己之间无需多言。

就这样,徐帅带领部队先后进行了运城、临汾战役,让新兵得到充分锻炼,军队战斗力突飞猛进。

三,特殊的华北领导体制

下面说说华北军区。

1946年7月,晋察冀部队在大同、集宁等地,发动一场攻城打援战。

此战,由于多方原因,我军以失利告终。战后,晋察冀内部因“谁该为战败负责”问题,闹的不可开交。

第二纵队司令郭天民、战役前线指挥部司令张宗逊两位猛将,公开和聂荣臻拍桌子顶牛,事情闹到中央,逼得朱老总亲自跑到晋察冀司令部协调,事情才得以平息。

事后,朱老总亲自致电毛主席,建议晋察冀军政分离,聂荣臻主管军区工作,军区野战军则由杨得志担任司令员。

这种独特的领导体制,也让徐帅的职务变得有趣起来。

明面上看,徐帅虽然在1948年5月,改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但他从未到过晋北的军区司令部,而是长期镇守晋南,指挥第一兵团。

而中央也给徐帅单独布置了一项重要任务:震慑阎锡山。

也就是说,徐帅名虽为副,实则完全不受聂帅调遣,而是直接受命于中央。

当时的的华北,内有傅作义、阎锡山两大强敌,西北的胡宗南、马家军也在虎视眈眈。

西野虽有彭老总坐镇,但奈何部队兵力太少、装备不足,如果牵扯不住胡宗南等部,让其染指华北,则形势瞬间危急。

事情要往最坏的方向打算,也会有备无患。

所以,中央需要在华北放一支战略震慑力量,预防意外的不可控情况。

这份重任谁可承担?遍观华北诸将,唯有徐帅可依!

在华北期间,徐帅挑起大梁,充分发挥他那犹如神仙的练兵天赋和用兵技术,把阎锡山困死在山西。

虽然徐帅最终因为身体原因,未能亲眼看到太原城的解放,但太原战役的最大功臣,当为徐向前!

不争功,不贪利,低调为人,静心做事。

向伟大的徐向前元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11 阅读:1350

新新史界

简介:半路出家的中国史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