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放假就“懒得动”,其实你放假初就做错了!

我是宋少卫 2024-03-01 10:41:35

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寒假到了!孩子们终于摆脱了起早贪黑的课业负担,停下脚步来好好休息一番了,上学时十分忙碌,压力很大。假期时特别放松,休闲娱乐占据了大部分时间,这两种安排的冲突下,孩子们不免显得有些懒散。

很多家长想让孩子在假期的时候也动起来,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也不能让孩子整天“趴窝”,抱着手机不放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作为父母,该如何调动孩子假期的动力,让孩子也动起来呢?

之前去朋友家做客,中午了,爷爷喊在屋子里的孙子出来吃饭,但是被在床上打游戏的孙子拒绝了。爷爷吃饭的时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果不其然,一会儿,爷爷拿来盘子给孙子装了点饭菜就端到孙子的屋子里了。透过门,我还能清楚地听到孩子不耐烦的声音以及爷爷无奈的叹息。

据朋友说,孩子放假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天早上睡到很晚才起床,吃饭也不积极,整天就知道待着屋子,拿着手机打游戏,谁叫都不理。“但是孩子上学的时候也很勤快啊,早上甚至不用叫就起床了,放假好像一下就变了个人。”朋友抱怨道。

是不是很多孩子放假之后都是这种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1、家长越勤快,孩子越懒散。

我们常说随着孩子长大之后就要学会放手,这种放手就是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快速成长。如果家长将孩子的衣食住行全部都包揽了,每天给孩子收拾衣物,整理书包,打扫房间……那孩子又怎么会成长呢?

如果家长包办太多,孩子的自理能力就会越来越差。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着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种种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

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家长越是勤快,什么事情都替孩子考虑得很周全,难免孩子会养成懒惰的坏习惯。

2、老人家带孩子,孩子也可能被养懒

一项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

小区花园里,经常看见几个老人抱着小孩站在那里聊天,一聊几个小时,而抱在手里的孩子傻乎乎的,不动也不闹。其实这样的孩子是不太“正常”的,不应该这么安静,正常的表现是哭,闹着要走等。

由于老年人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因此老年人带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方式一般就是上街或者在小区里玩耍,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等。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1、制定适当的计划

懒惰不只是孩子的天性,而且是人的天性。要改掉懒惰的毛病,只能循循善诱,可以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只要一天完成定量的学习任务,就给奖励,让他尝到甜头,日久天长,就会变得勤快了。

2、亲自参与,带动孩子

孩子的懒惰,有时也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如果想让孩子改掉懒惰的习惯,需要耐心,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地陪伴孩子一件事情做完了再做另外—件事情,培养他在做事中的成就感,并且答应过的事情一定要办到,建立信任。

3、让孩子帮忙做家务。

锻炼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尤其是孩子自己的房间和衣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改变自己的懒散行为,让孩子更好地度过这个假期。



0 阅读:0

我是宋少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