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进功德林后感慨:我若和陈明仁一同起义,至少也是开国中将

凌瑶看趣事 2024-01-25 06:10:26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必究!

解放战争爆发初期,国军在兵力和武器装备等方面都占据着绝对优势,因此蒋介石和他手下的将领们都信心满满,认为很快就可以赢得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第一年,国军的确在战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第二年就开始走下坡路,第三年更是兵败如山倒。不少国军高级将领在战场上被俘,并被送往功德林接受改造。

1955年秋季,我军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授衔,陈明仁(字子良)被授予上将军衔。一位在功德林接受改造的国军高级将领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感慨地说:当初我若和子良将军一同起义,至少也是开国中将。那么这位颇有几分后悔之意的国军悍将是谁呢?他就是蒋介石的嫡系爱将宋希濂。

宋希濂是湖南湘乡人,出生于1907年,由于家境比较富裕,他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1924年,17岁的宋希濂弃文从武,考入了黄埔一期,和陈明仁、郑洞国、胡宗南等人成了同期同学。军校毕业后,宋希濂跟随部队参加了东征、北伐和中原大战,用了十年时间升任中将师长。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宋希濂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借着夜色的掩护攻入汇山码头,将日军杀得大败,极大提升了国军的士气。之后他又率部在在虹口和杨树浦等地多次和日军血战,表现十分出色。淞沪会战结束后,宋希濂率部退守南京。由于多种原因,南京保卫战最终失利,宋希濂被追责并遭到了免职处分。

仅仅一个月后,宋希濂就被重新启用,担任荣誉师师长。上任还不满4个月,他再获提升,出任71军军长。之后宋希濂率部在兰封和大别山等地多次和日军激战,累积战功升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当时他的黄埔好友陈明仁在该集团军下属的第71军担任副军长。

1944年5月,宋希濂率部参加滇西对日反攻作战,接连攻克日军坚固设防的平戛、龙陵和芒市等据点要塞,立下许多战功。抗战胜利后,宋希濂先是在西北行辕任职,担任参谋长。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出任华中“剿总”副总司令兼第14兵团司令官,驻防武汉,归白崇禧节制。

淮海战役期间,为了给黄维兵团解围,蒋介石亲自给给宋希濂去电,让他率部坐船由水路赶往双堆集参战。不料白崇禧不愿放人,并派人把船只都看管了起来,导致宋希濂无船可用。蒋介石得知后十分生气,亲自给白崇禧打电话,但白崇禧就是不让步,宋希濂最终也没能赶赴淮海战场。

淮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的嫡系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宋希濂兵团成了他手中为数不多的王牌。1949年2月,宋希濂出任湘鄂边区绥靖司令部司令官兼第14兵团司令官。此时陈明仁和程潜正在长沙秘密筹划和平起义。陈明仁和宋希濂是湖南老乡,又是黄埔一期的校友。宋希濂担任第11集团军司令的时候,陈明仁在他的手下当副军长。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期间,二人在滇西并肩作战,给了日军极大杀伤,也在战场上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正因为如此,陈明仁在准备起义的时候才想到了宋希濂,并极力劝说他和自己一同起义,但宋希濂没有同意。后来蒋介石将宋希濂和胡宗南残部调往大西南,妄图做最后一搏。

宋希濂认为败局已定,再做抵抗也只是无畏的挣扎,他建议将自己所属的兵力和胡宗南残部一起撤往滇缅边境打游击,以保存实力。但蒋介石不甘心放弃大西南,拒绝了宋希濂的提议。晚年的时候,宋希濂回忆此事时曾说:“如果当时蒋介石同意了这个计划,让我和胡宗南把30万人撤到缅甸,那么后果就真的严重了,我也就罪无可恕了。”

1949年11月,二野和四野一部进军大西南,国军兵败如山倒。宋希濂率残部一路溃逃,在大渡河沙坪地区被解放军包围,随即被俘,不久后他被送往功德林接受改造。在功德林,宋希濂的表现很好。1955年秋季,我军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大授衔,陈明仁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宋希濂得知这个消息后感慨地说:若当初我和子良(陈明仁)将军一同起义,至少也是开国中将。55年大授衔的时候,不少国军起义将领都被授予了少将和中将军衔,陈明仁、董其武和陶峙岳三人还成了上将。以宋希濂的资历和他当时在国军中的职务来说,如果他真的和陈明仁一同起义的话,大授衔的时候至少也是中将。1959年,宋希濂第一批被特赦,后来他定居美国,1993年病逝,享年86岁。

0 阅读:0

凌瑶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