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水库溺亡,他生前经历了什么?暑假期间,家长一定要看好孩子

宁哥评健康 2023-08-20 01:40:03

前段时间,一位年仅17岁的男孩在浙江绍兴一座水库中不幸溺亡;这对于父母和家庭来说,无疑是巨大悲剧。

然而,关键是这种问题并不少见,关于未成年溺水,似乎是每个夏天都会看到的新闻。世卫组织也曾经做过统计,全世界每年都有超过36万人因溺水而死,而超过一半儿都不足25岁。而溺水也成为了我国14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每一个溺亡的儿童背后都是一个个崩溃的家庭和一夜白了头的父母,更可怕的是这样的悲剧几乎每年都会上演。

所以父母的监管、以及正确的救护溺水者都很重要的,两者都能对降低未成年溺亡率起到作用。借此机会,我们来聊聊怎么具体实施!

一、每年夏天的必发新闻,溺水发生的原因一般是这三种

溺水又称之为淹溺,就是指的人淹没于水或者其他液体介质中并受到伤害的情况。一般来说,导致溺水的原因有三种,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格外要注意的。

一是不会游泳者因为各种原因落入水中;二是会游泳的人在过程中发生意外,比如过度疲劳、抽筋以及被水草缠住;还有一种是意外事故,比如船翻了,潜水员装备破坏等。不管是哪种情况,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当孩子处于溺水状态时,呼吸道和肺泡内就会被液体浸满,这时最显著的影响就是气体交换受阻,换言之就是患者无法顺畅呼吸甚至处于窒息状态。

溺水的人能够获取的新鲜氧气非常局限,氧气无法进入到肺部,就导致血液中的氧供不足,从而处于缺氧状态。

这种状态会致使受害者各个器官和组织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从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进一步致使缺血。器官长时间血供不足就会发生不可逆的衰竭。

再加上氧气进的少,反过来想就是二氧化碳出的也少。此时受害者体内二氧化碳积累过多,血液酸度就会升高,即电解质紊乱,从而并发酸中毒,从而诱发呼吸衰竭。

因此,对于孩子来说,溺水不仅是致命的,更是一种非常痛苦的死亡方式。所以我们很难想象他们在生命最后时刻遭受的痛苦。

对于孩子来说,一定不能私自或者在没监护人的看管下游泳,也不能去完全没有急救措施和救护人员的地方游泳,更不能去不熟悉或者水情险恶的陌生地方游泳。

此外,即便前几条都做好了充足准备,我们游泳前要进行热身运动,这样能加速血液循环,使得肌肉弹性和力量增加,扩大了关节活动范围,降低游泳时肌肉抽搐的概率。

当然,所谓意外无处不在,假如真的不慎处于溺水状态中,我们也要掌握一定的自救方法!

二、救人前必先自救!这些方法请记好

如果游泳时腿抽筋了,首选是坚持住,尽快游到岸边。如果离岸很远,不可能短时间游的过去,就优先找身边的物体并紧紧抓住,让身体有喘息的机会,休息一下再进行处理。

如果溺水者此时完全无法游了,可以深吸气后屏气下沉,努力把抽筋的腿或者脚掰直,并且努力踹出去,尽量蹬直抽筋的下肢,此后反复拉伸抽筋的肌肉,这样能帮助缓解。

那么假如溺水者是手指抽筋,第一时间要握成拳头,反复抓握,然后用力张开,直到不再抽筋。这是因为游泳抽筋多是水温较低导致肌肉附近的血管发生收缩,血供不足而发生抽筋。

此时我们努力活动抽筋处,就会扩张血管,从而缓解抽筋。如果是腿部肌肉因为游泳劳累而抽筋,我们掰直和踹的过程中主要对肌肉施加牵拉作用,也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的作用。

另外,当游泳者是因为水草等水下杂物缠着而溺水时,一定要先保持镇静,先看看附近有没有自己能抓住或者依靠的物体。如果没有的话,最好的方法是深吸气后屏气下沉到水中,看看具体哪里被缠绕了,尽量双手解开缠绕物。

如果是不会游泳的人溺水,同样也要先保持冷静,尽量抓住身边能依靠的物体,或者用力蹬住水底的石头,迅速借力回到浅水区或者浮出水面,想办法呼吸。因为此时氧气是最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等待救援。

但是一般这个时候人不自觉就会陷入慌乱,而且往往没有那么多能够依靠的物体。所以不会游泳的朋友就不要尝试,“一失足成千古恨”永远是真理!

那么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发现有人溺水,此时又该怎么办呢?

三、救人亦不可盲目!这些措施一项不能少!

如果家长发现确定孩子溺水,不管会不会游泳,都不要一股脑直接扎进水里,切记不要轻易当“英雄”,现实中不乏救人者和落水者双双殒命的案例。

此时应该按照流程走,我们要先大声呼救,尽可能让更多人参与到急救这个过程中。之后的环节可以说是整个急救环节中最重要的,一定要及时拨打119和120等急救电话,让专业人员尽快到达现场。除非真的万不得已,不然避免一个人单独下水营救,尤其是一些家长也不会游泳,就更不要盲目直接下水救孩子。

如果此时孩子还清醒,假如有条件,尽量为他们提供漂浮物和拉扯物,比如木板、绳子以及粗树枝等。如果在专业人员来之前,孩子能够依托漂浮物上岸,我们也要及时施以一定的急救措施。

首先我们要区分溺水和溺亡,前者救上岸时往往能够扪及脉搏跳动,而后者一般救出时呼吸和心跳都已经停止,经过心肺复苏后抢救成功的概率比较小。

这是因为如果孩子上岸后还有脉搏,这就基本说明肺脏还是正常的,如果此时进行现场的心肺复苏,短时间内送至医院进行相关治疗,抢救的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当孩子处于溺亡状态,即没有脉搏跳动了,此处于完全溺水的临床死亡状态,或者水和呕吐物反流进肺部,复苏就比较困难了。

当患者上岸后,我们首先要确认患者是否存在意识,急救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拍打患者的肩部并大声呼喊患者。如果患者有反应,则说明存在意识。

如果患者对于拍打和呼喊都没有反应,那么说明已经发生了意识丧失,是因为缺氧后脑供血不足导致的。此时如果医生没有到的话,我们应该尽快进行人工呼吸,这是给予患者氧气最直接的方式。此时就不用检查呼吸和心跳了,一切以供氧为主,直接向患者吹气。

如果口对口的过程中感到很大的阻力,感觉空气很难进入到患者体内。那说明呼吸道不通畅,此时就要通畅呼吸道,比如清除嘴里的泥沙和杂草等。

我们给孩子数次人工呼吸后,也要检查患者是否恢复呼吸,如果没有则说明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应该即刻进行心肺复苏。

如果是1~8岁的婴幼儿进行心肺复苏,位置和成人一样,最方便的判断方法就是两乳头之间的正中点,摸着能感受到肋骨的缝隙。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扶住孩子的背部,双手大拇指用力按压,深度大约4厘米。按压频率大约为100+次/分钟,每按30次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对于年纪大一些的孩子,心肺复苏的位置一样,深度按压大约五厘米,此时可以用双手。按压频率不少于每分钟80次,每按压50次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值得注意的是,心肺复苏不能停,直到医护人员赶到。后续处理当然可以交给医生了,除非有医生允许,不然即便急救已经恢复,也不能擅自回家!

写在最后

总之,溺水是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事件,尤其多见于未成年人,这不得不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家长来说,对孩子灌输正确的理念和适当的监管自然是很重要的。更主要的也要教会孩子自救的方法,并且学会救人的原则和方法,这样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溺水,降低溺水带来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预防溺水[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06)

[2]钟政武,周招美,王月武.溺水儿童死亡危险因素与干预措施的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8(02)

0 阅读:3

宁哥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