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儿子近况:名字取自唐诗,高中毕业赴美留学,越来越像父亲

爱吃凉历史 2024-11-01 03:53:08

如果说有什么是千禧年前后属于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那么,每天晚上七点,《新闻联播》里罗京那字正腔圆地播报新闻的声音,一定要算是其中之一。

作为央视曾经的“顶流”人物,罗京无论是容貌还是声音,都可谓是家喻户晓,而他更是在岗位上创造了从业25年、出镜三千多次、却始终保持“零失误”的奇迹,成为了央视后来很多播音员的榜样人物。

可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人才,却在2009年6月5日,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罗京走后,罗京的儿子罗疏桐化悲痛为力量,在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赴美留学,并在当地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在很多人看来,长大后的罗疏桐和他的父亲越来越相似。不过,和罗京不同的是,年轻的罗疏桐,如今正在走一条属于他自己的优秀之路……

一、误入播音专业

2024年6月,在罗京去世十五周年的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北京广播电视台的《记忆》栏目当中,播出了一档特殊的节目:《追忆罗京十五载》。节目在一开头放出了一段当年新闻联播的录屏,独属于罗京的那清晰、标准的播音腔,一下子把很多人的记忆拉回到了上世纪的那个快速发展的年代当中。

然而,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罗京走上播音这条路,纯属偶然。

中学时期,罗京在北京的酒仙桥二中就读,由于兴趣加上天分,罗京的理科成绩在全年级名列前茅,连老师们都觉得,他长大一定“是块学理的料”;

没想到,1979年,还是高二的罗京陪同学去参加北京广播学院的入学考试,由于担心自己干等着很无聊,罗京也顺手报名参加了考试,却阴差阳错地以60分的及格分被录取进了广播学院,他的人生就此走上了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其实,当时的罗京对于播音可谓是一点都不感兴趣。尽管得知自己只要毕业就可以去当播音员,可是罗京却一直兴趣缺缺——在他看来,播音,不就是把他说的话通过话筒和音响传播出去,而大家谁都会说话,这有什么意思呢?

不过,尽管如此,罗京还是认真对待大学里的每一门课程,很快就从“擦边及格”的“吊车尾”,一跃成为了全班前几;

而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罗京对于播音的态度也在一点点变化。毕业时,罗京在心里已经暗下决心,无论做什么岗位,都一定要做成绩最出色的那个人!

1983年,22岁的罗京顺利地拿到了毕业证,并被分派到了中央电视台工作。得知消息后,罗京的父母专程为他做了一大桌子菜,父亲更是叮嘱罗京,在工作上一定要严格要求、不断提高,这些话,罗京也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很快,罗京就被分配到了《新闻联播》的栏目当中。当时的《新闻联播》还是录播节目,这对于“新手”罗京来说,难度并不算大,他只要通篇照着稿子念完就行。

然而,罗京却并没有因此松懈,在拿到稿子后,罗京都会专门去看一看相关的新闻资料,翻字典查一下不认识或者不确定发音的字,保证自己的稿子上没有任何疑问了,再和搭档一起坐到台前。

从走到《新闻联播》台前的第一天,到他离世以前,罗京的桌子下面始终放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在他去世以后,有同事从桌子下面拿出了那本词典,这才惊讶地发现这本词典早已经被罗京翻得“散了架”,封皮在整个本子上“摇摇欲坠”,可见它曾经的主人翻阅得有多么频繁……

1996年1月1日,罗京接到了“新任务”:从这一天起,《新闻联播》从录播改成直播,罗京和他的搭档李瑞英的一举一动,都会实时反馈到荧幕前。

直播的压力大、难度大,可是时时刻刻都在高标准、严要求自己的罗京却轻松地胜任了这一“挑战”。在这之后直播的《新闻联播》当中,罗京仍然用非常平缓而稳定有力的语气,每天都兢兢业业地播报着新闻,在岗位上26年的播音生涯当中,罗京用“零失误”的成绩,向同事、向观众、也向他自己,交出了一个满分的答卷。

二、甜蜜婚姻

1985年,已经24岁的罗京在导师的介绍下,认识了比自己小5岁的女孩刘继红,两个人一见钟情,没过多久,在罗京的主动告白下,两人甜蜜地定下了男女朋友的关系。

可是,当时的罗京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两个人根本没办法像普通情侣那样时时刻刻都守在一起,甚至于有时候原本定好了晚上的约会,可到了夕阳西下之时,罗京却突然要加个晚班,约会的事情也常常因此“泡了汤”。

一来二去,罗京的心里颇有些愧疚,不过,和罗京同样专业出身的刘继红却非常体谅罗京。她明白,罗京这样无奈的选择,恰恰证明了他有着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这要比那些只会花言巧语的男人更加可靠,也更加让人安心。

1988年,在经历了三年的爱情长跑以后,罗京和刘继红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在当时,刘继红的家庭殷实,而罗京的家境却十分普通,有些人担心刘继红家里会看不起出身普通的罗京,可是,婚后的刘继红却用行动消灭了所有的“流言蜚语”:

丈夫的工作忙,刘继红就自动包揽了家里大部分家务,罗京每天下班时,家里都收拾得整整齐齐,窗明几净;

无论何时,罗京的杯子里总是泡着几粒护嗓的胖大海和枸杞,一日三餐更是由刘继红精挑细选,给罗京搭配最可口的饭菜,让罗京能毫无后顾之忧。

1995年,在两人为小家庭做足准备后,夫妻俩终于迎来了他们的儿子。抱着白白胖胖的小婴儿,罗京爱不释手,他忍不住在儿子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才抬起头对刘继红说:“儿子的名字,就叫‘疏桐’吧!”

刘继红不解地问:“这个名字有什么典故吗?”

原来,这个名字,是罗京从他最喜欢的一首唐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当中化用而来。得知这个答案后,刘继红也十分高兴,她知道,这是罗京对儿子那藏不住的爱意,也是罗京对儿子最大的期许……

时光荏苒,眨眼间,小疏桐就已经长到了三四岁,到了该进幼儿园启蒙的年纪,而他平时的饮食起居和接送问题,成为了夫妻俩的一大难题。

原来,小疏桐的婴儿时期,由于有双方父母的帮忙,罗京和刘继红还能在家庭和生活当中艰难地找到一个平衡;可是,随着孩子越长越大,夫妻俩都清楚地意识到,父母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单纯把孩子丢给老人带,不仅劳累父母,更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然而,夫妻俩的工作都非常忙碌,尤其是罗京,在小疏桐放学的时候,他正在为《新闻联播》备稿,让他去接孩子,显然不现实。所以,思前想后,刘继红决定,自己辞职在家,专心致志地带孩子。

得知妻子的决定,罗京沉默了。他知道,妻子有多么热爱这份职业,更为之付出了无数努力,这样的决定对于刘继红来说,有多么艰难。因此,在看到妻子轻描淡写的表情时,罗京在心里暗暗发誓,他一定要更加努力,用这一生来体贴妻子、爱护儿子,让这个家庭更加幸福、美满。

这之后,罗京对于工作的态度更加认真,可谁也不知道的是,一个令人悲伤的噩耗,正向这个小家庭悄然袭来——

三、病来如山倒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个特别的年份。这一年里,中国举办了轰动全世界的2008北京奥运会,赛场上,运动健儿的矫健身姿令人热血贲张,一块一块被收入囊中的奖牌,更是在无声而傲然地告诉全世界,什么是“中国力量”!

然而,这一年,却是罗京一家人永生难忘的、最为煎熬的一年。

那是距离奥运会开幕式还有三个月的某天深夜,忙碌了一天的罗京回到了家中,妻子刘继红像往常一样,一边收拾家务,一边和罗京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天,两人的话题从儿子的学习聊到了最近的新闻,突然,刘继红想起来一件事,她顺口问道:“前两天央视的体检,你结果怎么样?”

罗京若无其事地回答:“没什么,医生说我在腹股沟的地方有个肿块,可能是淋巴瘤。不过不要紧,现在医学挺发达的,可以治疗。”

肿块?尽管罗京说得非常简单,可是刘继红还是皱起了眉头。等到罗京睡着后,刘继红悄悄地起床走到电脑前,独自搜索着相关的资料,然而,越看,刘继红的心就揪得越紧,只见很多资料上都写着,恶性淋巴瘤存活期大多小于一年……

这个病不能等!刘继红当机立断,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拉上罗京来到了北京肿瘤医院。鉴于罗京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院方特别为他安排了专门的病房,还为他找来了科室主任,为他进行相关的骨髓穿刺检查。

遗憾的是,结果显示,罗京患上的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淋巴瘤当中,恶性程度属于中高等——也就是说,罗京患上的,是治愈率极低的淋巴癌。

拿到检查结果后,刘继红浑身发抖,她躲在厕所里,靠着墙壁大哭了一场。哭过以后,刘继红又很快打起了精神,她知道,丈夫还在等着她,家里的儿子也在等着她,以前是罗京撑起了这个家,从今往后,她要给丈夫当“顶梁柱”!

冷静下来的刘继红重新回到病房,开始陪伴罗京一起鏖战病魔。当时,为了鼓励罗京,刘继红把病房里装点一新,在得到医生们的允许后,刘继红在病房的角角落落里都摆上了鲜花,用这种来自植物的磅礴生命力,鼓励罗京早日康复;

与此同时,罗京也在努力坚持。刚接触化疗药物时,药物的副作用让罗京十分恶心,可是,为了不让妻子担心,罗京总是尽力把刘继红送来的饭都吃下去,而刘继红也每天想尽办法、变着花样给罗京做各种美味,想让他有点食欲。

在医生和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化疗后,罗京的病情有所缓解。在刘继红的鼓励下,罗京还向北京奥组委递交了担任奥运火炬手的申请书,并得到了奥组委的允许。

其实,尽管罗京的病情有所改善,可是,由于长期和病魔作斗争,加之药物的副作用,罗京连走路都有些困难。可是,即便如此,这位家喻户晓的“主持人”,还是坚持带病举起了奥运火炬,并面带笑容地跑完了属于他的那段路程。

原来,在查出淋巴瘤以前,罗京对于奥运的到来十分期待。他曾梦想着用自己的声音陪伴大家度过这场体育盛会,可是,病来如山倒,以前一直引以为傲的身体,成为了他的最大“阻碍”——

好在,在担任奥运火炬手的过程中,罗京也用另外一种形式,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四、一夜成长

奥运过后,罗京的病情再度反复,连上楼梯都吃力无比,稍微一动,更是大汗淋漓。无奈之下,虚弱的他只好再度住进了医院,并接受了新一期的化疗。

早在罗京第一次住院时,罗京的儿子罗疏桐就知道爸爸“生病了”。然而,当时还年幼的他,并不十分清楚这场病究竟有多么凶险,他只知道妈妈每天都需要忙碌地奔波在医院和家之间,而爸爸更是虚弱得连说话都费力喘气。

为了能让爸爸早日康复,才十来岁的罗疏桐一夜之间“长大”了。他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在课余时间,他也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过,比起这些,罗疏桐更明白,只有更加努力地学习,才能让父母没有“后顾之忧”。

当时,罗疏桐已经在北大实验中学上初二,紧张的中考就近在眼前。为了能让儿子安心备考,刘继红在和儿子简单商量过后,把他送到了罗京的哥哥罗平家里照料,这一过就是大半年。

2009年春节,罗京回到家里,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了一个团圆年;2月9日,罗京接受了来自哥哥罗平的骨髓移植手术。

得知爸爸要做手术,罗疏桐专门写了一封信,托妈妈带给爸爸。在信上,罗疏桐写下了对父亲的思念,更是希望爸爸能早日回家:

“我知道,您是一个坚强的男人,也是我和妈妈的‘主心骨’。咱们家不能没有您,您一定要答应我,好好康复……”

收到信的罗京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何尝不思念儿子呢?好在,术后,罗京的身体一度恢复得非常不错,各项指标良好,几乎和正常人无异,这让一家人看到了生的希望。

一个星期后,罗京回到了家里,罗疏桐也终于可以搬回家住。回到家后,刘继红经常看到父子俩在客厅里互相依偎,罗疏桐还会贴心地给爸爸端茶倒水,给爸爸讲自己在学校里遇见的趣事,一家人和和美美,一切似乎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就在两个月后的一天傍晚,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罗京忽然摔倒在地,咳出了血丝,刘继红紧急将他送到医院,检查的结果令所有人绝望:罗京的癌症再次复发了。

这一次,罗京的病情来势汹汹,他比上次更为虚弱,口腔里长满了溃疡,哪怕喝水都会疼得钻心。为了能让他吃下东西,医生不得不给他配了漱口的麻药,每次漱完口以后,罗京才能勉强吃下一些。

2009年5月29日,是罗京的生日。往年,他的生日都过得非常简单,一家人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顿饭也就结束了;

可是,这一年里,为了让罗京能有对抗病魔的勇气,刘继红特别将把家里的亲戚都请来了医院,连中央电视台的领导和同事也赶来为罗京庆贺,医生护士们更是早早地守在了病房当中,大家围着罗京又唱又跳,气氛热闹又喜悦。

然而,这份喜悦并没有为罗京带来奇迹。6月1日,罗京的病情急剧恶化,随后不久,罗京陷入了昏迷;6月5日早5时许,罗京心脏衰竭,医生护士们紧急抢救了两个小时,最终回天乏力,他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48岁……

五、结语

有人说,“亲人的离世,不是生命里的‘倾盆大雨’,而是一生中挥之不去的潮湿。”而罗京的去世,就此成为了刘继红和罗疏桐心底难以忘怀的痛。

对于刘继红来说,曾经相爱相伴,相约厮守终生的丈夫就这样撒手人寰,那份痛苦刻骨铭心,尤其是在罗京去世的头一年里,刘继红几乎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她时常独自坐在沙发上发呆,有时候想着想着,就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

不过,比起妈妈,罗疏桐似乎更加坚强。

在罗京去世的那个早晨,罗疏桐被妈妈从学校里叫到医院。当他看到躺在病床上、已经停止呼吸的罗京时,罗疏桐忍不住扑上前,抱住爸爸的身体嚎啕大哭;

可是,这个小小的男子汉,只在第一天露出了悲伤和痛苦,在后面的葬礼过程当中,抱着罗京遗像的罗疏桐始终抿着嘴唇,眼神坚毅,再也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或许,他将曾经答应过爸爸“做个坚强的孩子”的诺言,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罗京去世后,罗疏桐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中学生涯,并在母亲的支持下,前往美国继续学业。在抵达美国后,罗疏桐在数学和理科学科上展露出了明显的优势,这一点,和他父亲曾经的高中成绩几乎一模一样,也让他母亲十分欣慰。

同样和父亲罗京很像的,是罗疏桐在球类项目上的天赋,和待人接物始终谦逊有礼的态度。由于长得高大壮实,罗疏桐在美国留学的过程中,加入了学校里的篮球队,并很快成为了当中的主力之一。

2015年,有博主曝出了罗疏桐的近照。照片上的罗疏桐站在室内篮球架前,带着眼镜,文质彬彬,眉梢眼角仍旧有着当年罗京的神韵,只不过由于身材和脸型的变化,而显得不那么清晰;

不过,也有很多网友在看到照片后,不由自主地感慨时间的飞逝,感慨曾经捧着父亲遗照的稚嫩少年,如今也有了父亲的影子。

曾几何时,罗京认真负责,一门心思地扑在工作上,除了对事业有着极强的责任心以外,也有着希望能够给妻儿更好的未来的目标。而在他去世后,罗疏桐也不负父亲的期望,他在美国仍旧成绩优秀,在未来,罗疏桐也梦想着能够在喜爱的领域发光发热,而他也始终坚持着像父亲那样,对眼前的无论是大目标还是小任务,都认真、踏实,永远全力以赴。

对于这位如今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而言,属于他的未来,才刚刚开始。让我们在缅怀罗京的同时,也一起祝福这位小伙子,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上勇攀高峰,创造属于他的辉煌未来!

参考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于永玉编著

北京时间《记忆》栏目20240605期《追忆罗京十五载》

0 阅读:0

爱吃凉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