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与寒冷,激光雷达赛道正同时吹起两股风向。
「热」的是,车企第一梯队城市NOA玩家放量的同时(上一阶段的传感器搭载范式,激光雷达基本为标配),第二梯队也在迅速跟上,激光雷达渗透率迅速上扬,从导入期逼近快速增长期。
高工智能汽车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激光雷达渗透率已经达到7.45%。尤其单月渗透率变化曲线上,进入快速增长期的信号,正在凸显。
「冷」的是,第一梯队城市NOA玩家,正在调整智驾传感器搭载范式(与激光雷达解耦,分层发展)。这意味着,激光雷达能否持续大量吃到城市NOA的红利,不确定性在快速增长。
比如,2023年,国内智驾第一梯队,基本均为激光雷达阵营。而现在,华为、小鹏、蔚来(旗下乐道),均在加码主/纯视觉方案。
而这背后,是智驾竞争要素的变化(数据)。
事实上,2022-2023年,城市NOA第一梯队玩家就在尝试,从规则驱动迈向数据驱动。2024年端到端的爆火,更大幅强化这一趋势,且是产业端的集体转向。
核心层面,无疑为特斯拉2023年11月发布FSD的V12版本,MPI(智能驾驶每接管两次之间的距离)指标大幅拉升,挣脱了之前徘徊不前的困境。
「AI很重要的护城河是有价值的数据……为什么今年很快发布MONA,也就是这样一个事情,一定要把全域的车的智驾都做好,有10万的数据,100万的数据和有1亿的数据,差别还是挺大的。」这是小鹏汽车最新的表述。
这意味着,车型销量的重要性被凸显。
而这,正戳到激光雷达的痛处。在定价模式上,高阶智驾当前仍处于可用阶段,其系统成本占车型成本占比,多位于车型的3%-5%。
极致的价格要求下,激光雷达要向25万以下车型渗透,压力巨大。小鹏G6、智己系列,是其中以价换量的代表(将激光雷达搭载价格压至20-25万),但截至目前这条路并未证明可行。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监测数据,2024年上半年,激光雷达的车型搭载价格区间,从去年的30万以上,下移至25万以上,但25万仍是一个分水岭。
加码纯视觉,成为一种选择。
2024年4月,华为发布全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华为乾崑」,其中包括ADS SE版本,「以支持更多用户享受到科技平权与普惠的智驾体验」。
「华为乾崑,开启智能驾驶规模商用元年」,彼时华为方面称,2024年有包括东风(岚图、猛士)、长安(深蓝、阿维塔)、广汽(传祺)、北汽、赛力斯、奇瑞、江淮等多家合作。
众所周知,传统自主车企的销量集中于平价车型,实现中高端突围挑战巨大。转型至今,除了华为深度介入的X界,极氪旗下的极氪001实现爆款,其他更多是「雷声大、雨点小」。
对于20万以下车型,去激光雷达的ADS SE版本显然为更优选。2024年7月,深蓝07发布,定价14.99-21.29万元,首搭乾崑ADS SE。
蔚来(旗下乐道)方面,2024年7月,乐道L60披露的信息显示,其采用「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这也代表着平价车型探索的另一种传感器搭载范式。
第一梯队玩家,正欲借力数据驱动,拉开身位。
典型为小鹏汽车,「采用端到端的智驾大模型,能两天迭代一次,在未来18个月内智驾能力提升30倍」,这是何小鹏最近的表述。
根据何小鹏的判断,(2025年将是自动驾驶的ChatGPT时刻)之后,头部企业会甩开原来用算法或规则逻辑做的公司,距离越来越远。
事实上,小鹏在P7+上的态度,对激光雷达赛道是更危险的信号。
长期以来,除了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路线(类似人用双眼,即可开车),多传感器融合为高阶智驾的主流。即便华为、蔚来暂时在高阶智驾上去激光雷达,也更多是成本的妥协。
「谁说激光雷达没用,我认为,他这绝对属于脑子…非蠢即坏」,「车配不配激光雷达是商业问题,取决于企业是不是愿意为这个付出成本。」这是2024年7月李斌的表述。
这一观点,也与mobileye一致。「高端汽车一开始就使用非常昂贵的一些传感设备……这样是不可持续的。」
「OEM本身面临的降价压力比较大,如果想要降低成本,省却激光雷达和传感器会是第一顺位考虑的事」,mobileye管理层在2024年4月表示。
但,2024年7月,小鹏汽车P7+抛弃激光雷达,采用纯视觉路线的消息,在市场上曝出,「将采用端到端的视觉方案,并表示预计定价不会低于P7」。
众所周知,小鹏P7为小鹏汽车在轿车序列的旗舰车型(20-30万之间),若转为纯视觉方案,则更多的意味并非仅在成本。
比如,2023年底,有Tier1负责人在沟通中判断,去激光雷达路线会是主流,原因在于,近年来基于视觉的算法一直在持续快速迭代,为明显的趋势,而激光雷达的相关路线,并未看到。
就目前来说,激光雷达厂商仍在竭力解决价格问题,将城市NOA与激光雷达绑定,以吃到城市NOA规模放量的足够红利,在产业化中快速自我优化,而非被抛下。
比如,2024年4月的北京车展前后,成为产业迈向「千元机」的重要节点。量产进度上,根据披露,部分厂商的定点项目最早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大规模量产。
整体来看,城市NOA正尝试转向分层发展,激光雷达被尝试解耦,至于不同方案的分布,激光雷达在智驾系统角色上的进与退,市场仍面临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