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书记来信:这是和同窗挚友说官话?还是那代人都这样?你怎么看

帝王将相史 2024-03-17 01:02:44

作者 董保存

1977年,在山西省采访时,见到了华国锋同志的一位老同学。他从箱子底拿出一个有点发黄的信封,说是当年华国锋封写给他的一封信。

他告诉我们,在中学念书的时候,他和华国锋的关系非常好,可说到了称兄道弟的地步。上世纪60年代,他的孩子在山西参加中考,没能考上高中。他想到了在湖南做地委书记的华国锋,想让老同窗帮孩子找份工作。

于是提笔给华国锋写了一封求助信。半个月后,他收到了华国锋从湖南湘潭寄来的亲笔信。

 (尊重这封信的持有者的要求,我们将其姓名隐去。下面是这封信的全文)

  ×兄:

  ××中学毕业后未考上高中,你要我设法帮助他工作,我想好久,也没有想出个办法,因国家对国民经济正进行调整,前20年吸收的人多了,教育事业也发展过快,农业担负不起。所以不仅交城机关工厂在压人,全国大多数城市工业也将尽量精简人员,国家规定任何单位不许向社会招收人员。

  虽然我没有按你对我的要求把问题解决,可是对此问题如何办,我想发表一点我个人的看法,你看是否妥当。一、到农村去,到农业战线上去。行行出状元,农业战线也很需要有文化的青年。过去在我们家乡,有轻视农业的风气,认为在外面做事经商得好,特别是念过书的人,再欺侮土疙瘩,是丢人的事,现在这种看法部分人已改变了吗?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是很自然的。但怎样关心呢?在孩子们长到一定年龄的时候,就应该叫他们到生活中到集体劳动中锻炼成长。看来学习到一定文化水平,能继续升学是一个办法;让他们先去劳动中锻炼一下,有机会再进学校参加业务学习提高文化、业务知识,这样逐步培养成有文化有实际经验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生力军,也是一法。二法各有好处,并不是只有第一法好。对城市青年来说,后面的办法也许比前面的办法好……现在环境不同了,不是要孩子去参加战斗,但在他长大时,一定要他们到生活中劳动中集体大家庭中去接受考验锻炼。艰苦一点不要怕,教他们不要挑拣好条件的地方,在困难情况下才能磨炼人们的斗志和毅力。好花不是温室里培养的。二、也可考虑要求孩子升学。今年先帮你做些事,或参加一些就近的工农业生产,一面补习功课明年再考。但也要注意教育他,爱劳动不轻视农业,做什么事也要有志气要钻研。

  我很久没有用毛笔写字了,今天用起来有点手生了,写得乱七八糟。我调地委工作,驻湘潭市,今后有空多来信,离开家乡多年了,知道些家乡情况很高兴。天晚了,再见。祝全家健康幸福。

   弟

   10日晚

读完这封信,当时的感觉是,华国锋同志秉公办事,没有用手中的权力为亲朋好友谋一个职位。

最近整理采访笔记,又翻出这封信的复制件。仔细看了两遍。生出了许多新的感想。

我首先联想到的是,为建立新中国的领袖人物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老家的人或是亲朋好友要求帮助安排工作。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胡耀邦等领导人都写过类似的信。他们都强调,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是所谓公权力。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为亲朋好友谋私利。正是他们榜样的力量,使我们的各级干部都努力这样做。华国锋无疑是其中的一个。

我把这封信,给几位不同年龄阶段的朋友看了。他们的感觉却不一样。

有的说,这样的信太官样文章。讲的那些大道理谁不懂?这样的回信有些不近人情。

也有的人说,他们那一代干部可能都是这样,所以我们说那时风清气正……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朋友,你怎么看呢?

0 阅读:0

帝王将相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