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獐子岛集团简介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58 年,2006 年 9 月 28日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家重点农业类企业。公司以水产增养殖为主,拥有国内良种场和育苗基地;地处世界公认的海珍品适宜生长地带,是集海珍品育苗、增养殖、加工、贸易、海上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食品企业。曾先后被誉为“黄海深处的一面红旗”、 “黄海明珠”、“海底银行”“海上蓝筹”等美誉。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獐子岛集团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新渔村建设。公司 2004 年来,倡导并实践了"政府 + 银行 + 科研机构 + 公司 + 农户"的"五合一"合作模式,通过公司的资金、管理、技术、品牌输出,带领当地 1 万多名养殖业户共同致富。另外,公司还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几年来捐赠慈善事业和投资公益事业的金额超过 2000 万元。
二、“獐子岛”事件獐子岛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到转型为上市公司,企业的净利润不断增长,市场与营销规模日益壮大,被称为“黄海明珠”,并且获得过“海低银行”的称号。然而在2018年4月28日,獐子岛公司在2017年年度报告中披露,公司收到冷水团影响,存货核销及计提跌价准备合计6.38亿元,导致公司2017年度业绩出现大幅亏损。该案件导致深交所对其股票进行ST,其内部管理员的舞弊行为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重大缺陷。
近几年,农业企业常利用生物资产的特殊性进行舞弊。2014年 10 月獐子岛的扇贝“突然跑了”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北黄海异常冷水团等,公司第三季度亏损 7.63 亿。在獐子岛停牌之前,有很多投资机构在二级市场上出逃,整个市场上并没有关于虾夷扇贝大量死亡的消息公开披露,个人投资者损失惨重。并且有獐子岛内部员工联名举报冷水团事件并非是自然灾害,是由于提前采捕和播苗造假导致的。在2016年至2017年之间,獐子岛利用成本结转方法,虚增利润使业绩由亏转赢,处于ST身份的獐岛成功摘帽。2018 年 2 月獐子岛表示,降水减少影响了饵料生物的数量,扇贝养殖规模的扩大与饵料生物的数量成反比,食物变少,外加高温影响虾夷扇贝的食欲,造成扇贝瘦弱进一步加剧。各种因素综合导致扇贝死亡。2017 年,獐子岛亏损7.23 亿 元。2019 年 4 月 27 日獐子岛发布一季报,公司亏损 4314 万元,理由依然是“底播虾夷扇贝受灾”,俗称“扇贝跑路”。
三、事件经过在整个“獐子岛”事件过程中有几个时间点值得我们注意:
2017年11月,獐子岛出现大量扇贝死亡,獐子岛公司在公告中并未否认出现死亡情况,并称"符合扇贝生长规律"。不过,有岛民对记者表示,2016年并未出现2017年这样的大量死亡情况。
2018年2月9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 公司同日还公告称,因在底播虾夷扇贝采捕、销售存在异常情况,对公司 2017 年三季报披露的 2017 年度盈利预测数据将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导致实际经营业绩与预测业绩存在重大偏差的情况下,公司未及时对业绩预告进行修正或进行必要的风险提示。
2018年2月26日午间,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否认扇贝苗播种前死亡,公司底播虾夷扇贝苗种的全过程受控,确保底播苗种质量。
2018年2月27日早晨,由30余人组成的调查组进入獐子岛集团,对獐子岛管理人员进行单独谈话,并要求查看公司服务器。
四、“獐子岛”事件背后的原因关与獐子岛扇贝的离奇死亡,宣布死亡的事件点也非常蹊跷,根据獐子岛集团201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告,公司秋季低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正常,涉及2014-2016年底播预估到2017年10月末收获的135万亩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风险,然而在1月31日,公司公告巨额额亏损,称大量扇贝突然死亡。在2018年2月12日,獐子岛集团回复深交所关注函的公告中称,此次虾夷扇贝突然遭灾,公司虽然监测到相关指标异常情况,但基于历史经验,抽测结果以及生产经营数据,对相关指标异常以及虾夷扇贝偏瘦等情况位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我们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獐子岛集团作为国家农业的龙头企业,创造出中国农业首个百元股,但是,整个獐子岛事件,确使得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此重大亏损的发生并非偶然,这充分说明企业的内控制度,库存管理,信息协调等各方面存在问题。
(一)管理制度的问题在集团发展过程中,管理制度是内部控制的基础所在,獐子岛公司内部存在部分事项决策程序不规范 ,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规范等各种问题,根据獐子岛年报可知,集团董事长与总裁均为一人,同时还担任当地党委书记,存在十分显著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企业尚未制定成熟可靠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治理结构不够健全。而且在人资政策方面,员工以镇上居民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亲属关系,在采购销售等方面存在相互串通的可能。在爆发首次“扇贝”事件之前,集团被曝出董事长三弟与其他员工在材料采购方面相互串通,借助职位便利中饱私囊等新闻,致使相关人员被罢免;在第二次“扇贝”事件爆发后,记者对岛上居民与原企业职工进行采访,得知企业内部已经偷盗成风,一些保安甚至偷喝茅台。由此可见,企业由于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支持,致使内部人心涣散,低俗文化成风,内控环境薄弱,对内控效力发挥产生极大地阻碍作用。
(二)库存管理的问题獐子岛公司从 2014 年其消耗性生物资产遇“冷水团”事件,使得公司底播水产品的存货异常,根据其抽检的结果显示,虾夷扇贝存在减值迹象,在当年计提跌价准备 2.83 亿。2015 年 5 月中下旬獐子岛公司进行了盘点,发现公司不存在减值迹象。同时2018 年 1 月,獐子岛公司在进行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虾夷扇贝)年末存量盘点时再次遭受了重大自然灾害,又核销资产及计提跌价准备约 6.38 亿元,计入了 2017 年度损益,致使公司的利润出现大变脸。公司存货的异常,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使得股民蒙受重大损失。这需要从外部、内部环境进行公司的存货异常问题的分析。
1.外部的原因分析自然环境、养殖单一由于獐子岛公司采用的是深海底播的方式进行养殖,则其消耗性生物资产容易受所处养殖海域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影响因子包括但不限于:水深,獐子岛公司主要产品扇贝主要生长在底质坚硬的海底、水深为 25 米左右的位置,不然易受风浪的影响而难保存活;水温,扇贝的最佳生长温度为 15 度左右,其生理活动在水温低于 5 度或达到 23 度以上时反应较为敏感;养殖容量,獐子岛公司使用的是修复、构建的近岸原生态,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其最大的生物生存量,过多不利于生物的生长、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过少不符合企业的成本与效益的原则。扇贝作为公司主要产品,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优势产品突出表现出公司的较强的竞争力,但其生长环境及其本身的特殊属性,其不确定的变动对公司的盈利及未来发展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2. 内部管理的原因分析(1)存货类型划分宽泛、存货较大
獐子岛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底播时间不同,且不同种类生长周期不同,在应对风险的程度上不同,但在对其进行后续确认、计量,计提跌价准备时,只依照期间盘点时所发现的减值迹象而统一计提跌价准备,存货划分界限不清晰。虽然近 5 年的趋势来看存货大体呈下降的趋势,说明公司的存货管理有所改善,但与同行业注册资本及规模相当的企业(好当家、东方海洋)相比,总体来看獐子岛近五年的存货较高,消耗性生物资产作为公司存货的主要部分其生长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过多的存货,容易增加公司存货风险,影响公司的未来盈利能力。
(2)风险应对措施单一
对于獐子岛企业本身来说,海参、鲍鱼、虾夷扇贝等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公司在熟悉其消耗性生物资产生存环境的特定属性的情况下,再次发生此类事件时应对外部风险的措施单一。在明知公司消耗性生物资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增大,在蒙受自然灾害的历史前提下,也未进行相关风险转移及分散的后续措施。
(3)内部控制不严
同时从獐子岛的报表上可以看出,存货是以金额显示的,而对于存货的主要组成部分消耗性生物资产在数量及价值的计量上存在困难。水产存货的成本包括后续的苗种费、工资性薪酬、浮筏摊销等后续支出,由于公司存货在水下 30 米左右,易受海水流动的影响,而且在期间库存盘点时,没有形成客观盘点记录及第三方的监督举措,这样的盘点结果受主观影响较大,不利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獐子岛公司在培训方面注重了公司内部管理层及各部门的培训,对于公司的水产品方面的专业知识未进行相关的培训。此外,根据其 2017 年年报也可以看出公司在已监测到相关指标的异常情况,由于在秋季存量抽测中未发现异常,而未给予足够重视,使得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发生重大异常,造成 2017 年度净利润减少约 6.38 亿,这表明公司内部反馈及监督实施机制存在不妥。
(三)信息协调问题2014年10月30日,獐子岛集团发布百万亩扇贝绝产的消息,并称因受到“冷水团”影响导致绝产。随后,媒体到獐子岛探寻扇贝绝产的真正原因,证监会才对此展开调查,但这些信息均未第一时间告知投资者,给投资者带来极大损失。在对外声明方面,集团的业务执行总裁与技术总监针对冷水团损害情况进行说明,但并未说明具体情况,没有为及时披露的原因作出解释。各界专家呼吁大众应冷静思考,妥善处理利益关系,与集团一同渡过难关。在集团内控中,信息系统与信息沟通十分重要,前者可将信息传递给相关人员,使其高效履行自身的职责,通常要求信息可在整个企业内部顺畅传输;后者包括外部沟通与内部沟通两种。外部主要是指企业与客户、监管人员、审计人员的沟通,内部主要指管理者获取明确的信息,员工明确岗位职责,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在獐子岛事件中,充分说明企业在内部与外部沟通中均存在不足。
(四)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各大公司企业想要在市场中生存,如何进行产业链供应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尤其是农产品企业急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必须要重视好各个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从獐子岛集团来看,獐子岛在整个供应链环节在之前其实是做的比较好的企业,他的迅速成功也离不开他所所运作的供应链管理,例如在2010年与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实现农超对接,2014年与天猫,京东,苏宁云商等电商巨头合作,率先启动现货海珍品的网上直销,2016年与良品铺子签署协议,共同打造海洋休闲食品新时代,这一系列比较大的动作与合作让獐子岛集团发展更进一步,但是在后期发生的“扇贝跑路”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后期的销售环节,獐子岛集团已经做好了完好的准备,但是企业仍旧出现了不可弥补的漏洞就是其产前环节没有做好准备,之前的库存检查做的不完善,没有良好的监督以及重视,加上库存风险的应对措施严重不足,造成了供应链断开,最终造成企业利润大降,带来严重的影响。
五、决策方案(一)完善管理制度对于獐子岛在内控方面存在的缺陷,高层管理人员应对此加强重视,以身作则的完善和执行内控制度,促进各项管理制度的高效运转。
1. 制定项目责任制度通过完善公司章程,对项目负责人所需负责的内容进行明确,当风险事件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并由其承担相应地责任,该项制度的制定可使负责人在项目开展中更加谨慎,有效规避各类风险。
2. 完善项目管理制度积极吸收和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正。同时,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与优势,辅助项目按照计划稳定开展。
3. 优化项目组织结构根据企业具体情况,采取项目型、矩阵型组织结构,改变以往由某一部门专门负责的现象,使每位员工都参与到项目管理之中,促进项目顺畅高效地开展。
(二)加强库存管理1.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加强技术检测预警
通过獐子岛近几年的事件可以看出,从 2014 年到至今,獐子岛对其消耗性生物资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并没有得到改善,公司制定的所为各种措施、监测制度及所设的监测系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实时预警风险的作用。公司应在以后期间可以考虑引进更加先进的风险预警监测系统,也需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同时应对操作风险监测系统的人员进行系统知识及公司水产产品常识的培训。考虑到公司水产品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公司应对其消耗性生物资产从种苗培育、采购,至可出售状态,提高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质量。同时企业应加大其他抗风险能力较强的水产品规模,加大公司水产品的多样化,尽量减少单一产品的所带来固有风险。在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公司储备或外聘对公司水产品有专业知识、有经验的人员,对其产品进行不定期的抽检,从而确保公司能及时发现公司水产品的异常,间接确保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质量。
2.划清存货类型、强化库存管理
对于水产行业的特殊性,獐子岛存货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由于生长期间较长多为 3 年 - 4 年,而且底播时间不同,应根据其成长周期划分其生长形态(幼期、成长期、成熟期),在特定的期间内进行盘点的情况下,应根据抽检结果估计推算各生长期水产品的数量、有无发生减值迹象,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的对各生长期存货进行计提减值准备。獐子岛消耗性生物资产与同行业同规模、同注册资本的公司相比,可以看出獐子岛的存货较大,存货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公司应继续加大营销策略,削减存货量。
3.丰富风险应对措施
对于公司 2014 年及 2017 年遭遇的所为的“自然灾害”,公司无转移风险的措施。獐子岛公司应鉴于其存货所面临的自然环境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应采取相关的风险转移措施。例如,可以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外进行发包养殖区,对公司的水产品购买风险保险,或者与其他专业养殖团队(或企业)合作养殖,合理转移公司存货的风险,尽量减少企业存货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
4. 加强内部控制
公司存货中的消耗性生物资产成本包括苗种费、工资性薪酬、浮筏摊销,对于公司苗种的采购、验收及底播人员等应职权分离。从采购到后续的采捕及看护需要有专业水产知识、有经验的人员监督,这有利于在消耗性生物资产发生变化时做出及时的应对措施,而达到最后提高苗种的质量的目的。同时作为上市公司,在接受外部监管的同时,公司也应加强内部人员互相监督制度的建设。
(三)健全信息机制1. 健全内部信息系统保障信息系统安全、高效、稳定的运行。内部信息的畅通性对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具有直接影响,借助网络平台构建信息系统,可实现信息在各部门的顺畅交流,实时共享。
2. 构建外部信息系统健全信息披露相关制度,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獐子岛在意识到风险后,应及时向投资者和社会进行披露,以免因信息不对称产生信誉危机,为企业带来更大地损失。
3. 加强交流,拓展沟通渠道加强与相关企业、政府、科研单位的交流,拓展沟通渠道,特别是科研单位的交流,有利于在企业内部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科技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获得更多利润。
(四)协调好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农产品的供应链管理是指围绕农产品物流中心,以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增值服务为目的,通过对农产品物流过程的信息流,物流,价值流进行优化控制,从农产品生产者开始,经过物流企业的增值服务,由物流网络讲产品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将生产者,物流企业,物流中心,零售商,加工厂,制造厂,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因为企业运营过程中应当注意:
1. 需求和供应的快速同步企业在进行整个产品销售计划时,只有加快反映能力,才能快速响应供应链的变化,并快速量化评估变化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并形成一定的企业机制才能保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需求。随着供应链快速响应相应管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解决方案的不断创新,企业可以针对不同的变化模拟场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进行计划模拟并量化变化带来的影响,快速决策,快速响应,缩短计划和执行的差距,从而保证供应链的高效。
2. 快速的执行力供应链快速优化之后如何执行以及执行层面能否快速反馈都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卓越的执行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仓储精益化管理:知道仓储的量,仓库的具体情况,提高库存的效率和库存准确性。
(2)制造车间的精益化化管理:能够用正确的料,正确的设备做出合规的产品。
(3)运输管理执行精益化:通过物流和分销的同步减少运输花费
3. 具有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一但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池,整个产品的计划都会被打乱,所以针对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应该有它的风险防范措施,例如库存方面,是否建设预备库存,以及及时对库存数量进行检测并对产品的后续销售做出调整。
六、结语综上所述,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若想持久经营、不被淘汰,必须要正确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库存管理工作、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管理好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通过风险评估、内外监督等方式,使企业内控更加有效,促进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