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暖风频吹和市场回暖,越来越多的并购案例开始涌现,并购重组终于迎来了一段好时光。无论是对上市公司还是投资者来说,这个黄金窗口期都是很值得把握的。
面对气势如虹的行情(尤其是如火如荼的科技板块),许多人担心踏空。这里我提供一个思路:并购重组本身就是一个“黑马营”,很多大牛股都是从这里诞生的。目前并购概念还处在底部右侧拐点的阶段,暗藏着很多“预期差”,恰是布局未来高弹性黑马股的良机。
若要梳理最强的风口股,刚刚披露重组预案的至正股份,叠加了“重组+转型半导体”的双重逻辑,就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的标的。
01
拟置入资产全球排名前5
前几天,高层指明了自主可控的主线,进一步强化了科技板块的投资逻辑。至正股份的重组,刚好踏准了节奏。
根据预案,至正股份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间接取得目标公司AAMI之99.97%股权,同时置出全资子公司至正新材料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很多人可能对AAMI这家公司感到陌生,其实它的来头很大,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
在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有三家“ASM”打头的上市公司——ASML、ASMI 以及 ASMPT,没错,他们确实是渊源颇深的姊妹企业,“ ASM”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半导体“创世纪”。ASMI 的创始人 Arthur del Prado被称为“欧洲设备工业之父”。
1955年,“晶体管之父”肖克利创建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成为第一家实现晶体管技术商业化的公司,该公司有一位重要人物Dean Knapic,后来创办了商业半导体材料制造商 Knapic Electro-Physics。1958年,Arthur 以该公司“欧洲市场经理”的身份前去荷兰,并陆续创立了半导体设备领域的 ASM International(ASMI)、半导体集成和封装领域的ASMPT、以及光刻机制造领域的 ASML,也就是业内有名的“一门三杰”。
据TechInsights评选,ASMPT(港股代码:0522)为全球最佳半导体设备供应商第3名,排名仅在Advantest和ASML之后。ASMPT本身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后道设备与电子产品制造中用的表面贴装SMT设备供应商,在全球业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遇到摩尔定律的瓶颈,业界一直在推动超越摩尔的chiplet、2.5D、3D封装技术。可以说, ASMPT主导了全球先进封装的进程。
本次的主角AAMI公司(Advanced Assembly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Ltd.,先进封装材料国际有限公司),原为ASMPT的物料分部业务单位,在引线框架领域深耕超过40年,并于2020年分拆成为独立公司,不仅身世煊赫,而且实力也很能打。按2023年收入是全球前5的引线框架供应商;按2024年上半年公开数据,则是收入全球排第4,国内一直排名第1。全球前六名的供应商,占全球引线框架市场份额超60%,在全球龙头IDM和封测企业OSAT的份额更高, 余下的供应商收入相对小比较多,份额都不大,有了滁州新工厂的产能加持,成长与超越的机会满满。
引线框架是连接接触点和外部导线的框架,其引脚与芯片的焊盘通过键合引线进行连接,将芯片的内部信号引出,起到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确保信号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这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要用到,是一种基础性的半导体封装材料。尽管引线框架看起来比较基础,但其实非常考验供应商的knowhow,比如汽车与工业应用,产品寿命要求15年或更长,这要对引线框架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使得它跟塑封料能长期稳固粘合,否则芯片用一段时间后就分层了,空气、湿气进到芯片内部,会导致损坏失效,造成安全隐患,所以这个要做到高端也很不容易。
根据QYResearch调研,2030年全球引线框架市场规模将达到43.5亿美元,2023-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4.6%。
AAMI的优势在于,首先是拥有完善的产品组合,可以满足差异化需求。其次,公司聚焦高端市场,突出一个高精密度和高可靠性,目前芯片下游需求增长最快的智能汽车、算力市场,对于芯片有很严苛的品质要求,AAMI大有用武之地。
目前,AAMI已广泛覆盖全球主流的头部半导体IDM厂商和封测代工厂,要知道,头部客户供应体系的进入门槛极高,而一旦进入后,格局又会非常稳定,能获得充足的订单来源。
从产业链调研看,目前半导体市场恢复成长,AAMI也在大幅提升产能,公司在安徽滁州、广东深圳和马来西亚三地均设有工厂,实现了全球化产能部署。据我所知,其深圳工厂也是境内收入规模第一的引线框架工厂,而滁州工厂目前正处于积极的客户验证和产能爬坡阶段,将是全球生产力最高的引线框架生产基地之一。
虽然我国境内厂商也在做引线框架,但有一说一,主要集中在复杂度低、品质要求不高的中低端应用领域,与第一梯队的差距比较大。因此,至正股份此次收购就凸显出战略意义了:能增强境内半导体材料产业实力,提升半导体产业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也呼应了对于科技自主可控的要求。
02
“一进一出”大幅改善公司业绩
从业绩视角看,本次重组的“一进一出”,至正股份的业绩将大幅改善。
交易完成后,公司原有的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业务将被置出。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至正新材料的净利润分别为-2893、-3276、-547万元,拖累了公司的整体业绩。置出之后,“出血点”就被止住了。
再来看拟置入的AAMI之99.97%股权。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6月,AAMI的营业收入分别是31.3亿元、22.07亿元、11.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是31016.03万元、2285.10万元、3251.61万元。若剔除股份支付、收购价格分摊及战略性新建滁州工厂等非经常性因素影响后,AAMI真正的盈利分别能达到47,008.59万元、19,697.34万元、12,087.44万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AAMI净资产为29.95亿元,货币资金余额为10.23亿元,财务状况是非常不错的。
从数据看,过去几年AAMI的营收、净利润均是正贡献。同期,至正股份的营收分别是1.29亿元、2.39亿元、0.9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1682.06万元、-4442.35万元、-618.63万元,陷入了亏损。收购AAMI完成后,上市公司业绩将会有脱胎换骨的变化,实现大幅的增厚。
有人也注意到,2022年AAMI的营收和净利润均在高位,2023年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下滑,2024上半年则呈触底回升之势。这种起伏,其实跟行业的大周期有关。
2020-2021年是半导体行业的一个景气周期,吸引了供应链超额备货,拉高了库存水位。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行业进入了去库存周期,加之贸易摩擦、全球经济波动等因素的扰动,引线框架行业的需求和价格同步下跌,导致2023年AAMI的业绩波动。
今年,半导体重新迎来了景气周期,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连续10个月同比正增长。往后看,消费电子、AI、智能汽车、新能源大举提振了芯片需求,AAMI也是受益于行业大环境的,业绩和估值将得到修复。
影响AAMI利润的另一因素是,2022年滁州工厂首条产线投产以来,营收贡献尚未完全显现,又面临着固定资产折旧、人力等成本,出现了一个短期的“错配”, 如果不考虑这些的因素,AAMI在2022年至2024年上半年的盈利分别达到47,008.59万元、19,697.34万元、12,087.44万元。目前,滁州工厂已与不同客户完成了大量的产品验证工作,预计2025年将实现规模收入。因此,至正股份2025年的业绩是很值得期待的。
03
行业大咖加持下的半导体材料公司
近年来,科技产业成为决策层、实业界、资本市场最为关注的方向,半导体更是“皇冠上的明珠”。梳理来看,至正股份布局半导体方向,并不是一时兴起,实际上早有安排。
从我了解的信息来看,早在2022年,公司就向半导体行业实施战略转型,于2023年收购了从事半导体专用设备业务的苏州桔云。2024年上半年,苏州桔云的营业收入为3320.69万元,净利润为136万元,营收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超过了30%。
另据企查查,近日,深圳市正信共创企业发展管理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含: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至正股份全资持股,这是公司发力半导体产业的另一力证。
而在本次收购交易AAMI后,上市公的实际控制人不变,仍是王强。市场可能对他不大熟悉,但据半导体产业界的朋友透露,他对半导体产业的参与程度则是更早、更深,旗下拥有众多优质的半导体资产。
据悉,王强早在2015年就开始谋划战略转型,参与了半导体产业的多个投资项目,有很丰富的产业资源和运营经验,也跟境内外龙头有很深的合作。据不完全统计,他曾参与投资了豪威科技(后被韦尔股份收购)、安世半导体(后被闻泰科技收购)、UTAC(全球前十的半导体封测企业)、瑞能半导体(恩智浦分拆的双极事业部)、晟盈半导体(与ASMPT合作投资)等,都是业内赫赫有名的公司。
2020年AAMI分拆成为独立公司,王强就参与了该项目的投资,至今已有5年了,对于AAMI的熟悉程度远不是一般人能比的,这也给了至正股份收购AAMI的底气。
这里再提示一个细节。今年10月16日,通富微电与领先半导体签署了《合伙份额转让协议》,出资2亿元受让了滁州广泰半导体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1.47亿元出资额(占该基金份额的31.9%),从而间接持有了AAMI的大概13.38%的权益。
通富微电的主业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市场地位是全球第5、中国第2,正好是AAMI的下游客户,通富微电持有AAMI的股权,体现了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也能巩固二者在产业链的战略协同关系,这也侧面显示了王强在业内折冲樽俎的能力。
而在本次交易完成后,ASMPT也将成为至正股份的第二大股东方,持股比例预计不低于20%。王强、ASMPT将分别提名上市公司的主要董事,同样有助于公司拓宽业务机会,实现股权结构和治理架构的优化。
另外,王强作为实控人,我还查询到他曾至少2次借款给上市公司。2021年2月,因融资存在困难,上市公司曾向控股股东借款2000万元;2022年11月,为了顺利购买苏州桔云51%股权,公司又向控股股东借款不超过1.2亿元。总之,王强为了上市公司的发展,在资金和转型方面都是不遗余力的,这个诚意在A股里面应该是排名靠前的。
04
写在最后
通过本次重组,至正股份将成为一家纯正的高端半导体材料公司,业绩也将大幅改善。当前正值科技产业的大风口,横向对比公司的估值无疑还在低位,预期差是比较大的,想要掘金科技板块的投资者可以多研究一下。
从更宏观视角看,当前,国家正打造科技产业自主可控,拓展外资投资中国资产的途径,吸引更多海外耐心资本。至正股份本次重组,既打造了新的增长动力,也增强了境内半导体材料产业实力,还成为了A股公司引入国际半导体龙头股东的一个样板,无疑是一个多赢的局面。
•END•
个人观点,仅作参考,不作推荐。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