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与宇文泰,孰强孰弱,历来争议不断。但是若论对接班人的教育与培养,宇文泰是彻彻底底输给了高欢。
高欢刚刚创立晋阳霸府的时候,就让年仅十五岁的高澄入邺城朝廷辅政,早早确立二元政治格局。高澄惩治勋贵,勋贵们跑到高欢面前告状,高欢却笑着说:“孩子大了,与我做事方法不同,你们要习惯他。”
正是有了高欢的支持与培养,高澄才能迅速开创邺城文治集团,拥有潜龙班底。而后来高澄、高洋能够顺利接班,完成嬗代,皆得益于邺城文治集团的拥戴。
反观宇文泰,纵横捭阖十数载,却始终觉得“诸子年幼”。既没有早早确立世子,也没有对儿子们进行扶持和接班人教育。宇文家的儿子们,从后来的历史看,资质甚高,甚至强于高氏诸子。
但千里马需要伯乐,璞玉更需要雕琢。宇文泰的疏忽,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宇文氏没有合格的接班人。而随着宇文泰日益衰老,这个问题越发凸显。
宇文泰有三个女婿,分别是:大都督清河公李基,是大将军、阳平郡开国公李远之子。义城公李晖,是柱国大将军、赵郡开国公李弼之子。常山公于翼,是柱国大将军、常山郡开国公于谨之子。
由于诸子年幼,所以这三个女婿深得宇文泰信任,都被任命为武卫将军,分头掌管宫廷宿卫部队,监视着元氏皇族。
西魏文皇帝元宝炬死后,大统时代结束,其长子元欣即位。元欣不甘心大权旁落,与西魏尚书元烈密谋想要除去宇文泰。
结果被“女婿天团”发觉,宇文泰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元欣废黜毒死,改立文帝四子元廓,这就是西魏恭帝。这是继北魏孝武帝后,宇文泰毒死的第二位皇帝。
也许是受了此事的刺激,怕自己突然死亡后宇文家无人继承大业,终于在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五十岁的宇文泰准备立世子。
当时在世的诸子之中,最年长的是姚夫人所生的庶长子宇文毓,时年22岁。
此前数年,曾以开府仪同三司、宜州刺史、都督宜州诸军事的身份镇守陇右,算是得到过一些初级历练。并且,他才华、品德都十分突出,还是柱国大将军、大司马、河内郡开国公独孤信的女婿。
无论怎么看,都是乱世之中,合适的继承人选。
之后就是宇文泰三子即嫡长子宇文觉(宇文泰二子已故),是正妻北魏孝武帝的妹妹冯翊公主所生,时年14岁。
也许是觉得自己时日尚多,也许是深受苏绰、卢辩“托古改制”的影响,宇文泰十分青睐周礼中的嫡长子继承制,准备立嫡子宇文觉为世子。
宇文泰嫡子 宇文觉剧照
确立了继承人后的同年,宇文泰开始北巡,为嬗代做准备。没想到,途中一病不起。宇文泰在病榻中,急忙唤来自己的亲侄子中山公宇文护交代后事:“诸子年幼,如今外敌环绕,天下事就托付给你了,一定要完成我的志向”。
不久,一代枭雄宇文泰病死。那么,宇文泰为什么会选宇文护做托孤大臣呢?
宇文氏家族中,并不是没有人才。
比如,宇文测、宇文深兄弟,前者善于理政,为政宽和,熟知国章典籍。后者善出奇谋,在早年东、西魏五战中,多次获得宇文泰嘉奖。但是,宇文测、 宇文深兄弟的血缘同宇文泰又过于疏远,仅是宇文泰族侄。
从测、深二人的父亲宇文永做过武川镇将的记载看,两支宇文氏确实是同族,宇文泰本人对此事也是认可的,称二人为“骨肉至亲”。但是毕竟两支宇文氏已经出了五服,类似于南朝萧齐和萧梁的关系,测、深二人是随北魏孝武帝入关后才重新与宇文泰联系上的。因此,宇文泰没有选择二人托孤也符合常理。
宇文护剧照
而在宇文泰的近亲中,本有一人比宇文护更适合当辅政大臣,就是位列十二大将军之一的秦州刺史、章武郡开国公宇文导。
宇文导是宇文护的亲哥哥,早在贺拔岳主政关西时期就已经为将带兵,屡立战功。曾经追随宇文泰多次击败高欢,并且在西魏河桥大战惨败后率军平定东魏降兵叛乱,力保关中不失。
在世子宇文觉年幼的情况下,在军中颇有威望的宇文导本是最适合托孤的。但是,宇文导却于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先于宇文泰去世。当时百姓万人哭祭,官府劝退后,民众仍不愿散去,可见宇文导威望极高。
其实宇文泰不光拥有“女婿天团”,他的外甥们贺兰祥、尉迟迥也很强势,贺兰祥还是首批十二大将军之一。
但宇文泰明显更信任宇文家的人。于是,宇文护就成了唯一的托孤选择。虽然他是宇文泰的侄子,但是可别受某些电视剧的影响认为宇文护是位年轻的帅哥。
实际上,宇文护只比宇文泰小6岁,是一位时年44岁的中年大叔。
02根基浅薄的宇文护与于谨的帮助宇文泰这种托孤,实际上非常危险。
正如所有草根出身的开国者一样,宇文泰虽一手开创关陇集团,是西魏实际上的统治者。但是名义上,大家都是西魏的臣子,宇文泰与诸位柱国、将军们并没有明确的君臣名份。
尤其是诸位柱国大将军之间的关系极其微妙,最初他们之间的地位实际上相差无几。几大柱国中,于谨是宇文泰铁杆心腹。李弼是侯莫陈悦系将领,后来叛变归顺宇文泰。侯莫陈崇更像一个纯粹的军人。
这三人有勇有谋,深受宇文泰信任。赵贵,其实个人能力和威望并不高。东、西二魏五战,西魏军的失败基本都源于赵贵的溃败。
但是随着寇洛、若干惠、怡峰这些曾经与宇文泰同在贺拔岳帐下共事的老将相继离世,作为当年振臂一呼拥立宇文泰的首倡者,赵贵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他的柱国之位,政治意义很大,代表着原贺拔岳系将领。
李虎,当年在贺拔岳帐下与宇文泰地位相近,是左厢大都督。从有限的记载来看,李虎十分忠于贺拔岳,并在其死后将这种情感寄托在了贺拔岳的兄长贺拔胜身上。
赵贵在提出拥立宇文泰后,李虎明确表示反对,并直奔荆州拥立贺拔胜。
此后,李虎在西魏的记载就很少,很难判断他的政治倾向,只知道他文武功绩都不如其他几位柱国,否则也不会没有记载。当然,《北史》、《周书》将其列为六柱国之首,肯定是因为他的后代是李唐皇族的缘故。
而诸位柱国之中,对宇文泰威胁最大的就是大帅哥独孤信。
独孤信一生的经历着实丰富,关系也最错综复杂。他是武川镇人,祖父一辈做过武川镇将,与贺拔家、宇文家关系深厚。
后来他驻防荆州,成为了贺拔胜的部下,并且代表贺拔胜去接收贺拔岳军团。只不过他踏上关中大地之时,宇文泰已经上位了。独孤信后来又单骑追随孝武帝西入关中,忠名享誉天下。
他的妻子是清河崔氏,本人又常年出镇陇右,在军队和地方都威望极高。可以说,独孤信是在西魏柱国之中,唯一一个既有北镇军人背景,又受北魏皇室残余势力赏识,同时又拥有大批汉人豪族支持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是极其可怕的。
独孤信剧照
独孤信出镇陇右十余年,宇文泰将其调入朝廷,给他的官位是名义上的军队统帅,大司马,同时让长子娶其女以示笼络。
宇文泰与独孤信,两人幼年之时便已相交,但实际上二人有可能是柱国之中,嫌隙最大的。也正因为如此,在立世子一事上,宇文泰要联合大将军李远敲打独孤信。
后来,宇文泰将几位柱国陆续调入朝廷后,除了柱国于谨这种亲信还可以带兵远征江陵,其他大的战事都是王雄、杨忠、尉迟迥、贺兰祥、达奚武这种十二大将军们在出征。
很明显,这是在打压各位柱国,控制他们在军队系统的个人势力。但即便如此,宇文泰也不敢做的太过分。宇文泰养子蔡佑屡有功勋,宇文泰病重后,与亲侄子宇文护、亲外甥贺兰祥一同随侍在旁。
即便关系如此亲密,蔡佑在宇文泰去世那一年,才进位大将军。宇文泰另一位外甥尉迟迥,有平蜀大功,也不在首批十二大将军之列。而宇文护跟这几位相比,威望、资历就更低了。
其实,宇文护并不缺乏军中的履历。在沙苑、河桥之战中,宇文护都在宇文泰的中军帐下效力,因功晋升为车骑大将军。邙山大战中,曾统帅先锋诸将抵御东魏,却遭到惨败,被夺官。
随后,复任骠骑大将军,出镇河东,又跟随于谨南征江陵,活捉了梁元帝萧绎。而宇文护在大统十五年就晋升为了大将军,比蔡佑还早。
但细究起来,宇文护虽履历光鲜,却基本上没有单独带过兵,纯粹是跟在各位名将身后刷战功。他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宇文泰处理一些幕府事物。战功和官位可以刷,但是威望是刷不来的。在诸位柱国、大将军面前,宇文护虽年龄不小,却是地地道道的根基浅薄之人。
果然,宇文泰活着,可以压制这些功勋故旧。宇文泰一死,这些人就不买宇文护的账了,史载“群公各图执政,莫相率服”。
宇文护自知很难服众,于是连夜拜访了大司寇于谨请教计策。于谨为何要帮助宇文护呢?原因只有一个,报恩,报宇文泰再造之恩。于谨跟西魏诸位柱国之间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于谨出身自北魏的中央军。
他比宇文泰大十四岁,早年已经战功赫赫,北征柔然,破六韩拔陵、征葛荣、灭邢杲、敌南梁,都有他的身影。他立志报国,早在武泰元年(528年)就已经被北魏朝廷封为石城县伯。但当时北魏朝廷被尔朱兆把持,于谨身为朝廷军人被迫与高欢对决,惨败后逃入关西,投奔贺拔岳。
柱国大将军 于谨剧照
于谨当时的名义地位有都多高呢?
他是北魏政府任命的散骑常侍、征北大将军,从二品“资金光禄大夫”。贺拔岳收留了于谨这个“尔朱余孽”,表奏他为卫将军,咸阳郡守。卫将军,也是从二品高官。但这只是个名号,于谨的真实官职是咸阳郡守。有人可能会问,郡守也不错啊,自汉代以来就是两千石的高官。
其实不然,此时的郡守已非汉时的显职。汉末天下原本十三州,每州郡数在十个左右。但天下分裂后,无论北朝还是南朝,国土面积并未改变,却出于不同的目的,都开始裂土分州,往往一州才辖二至三个郡,一个郡才下辖二至三个县。
北魏仅有半壁江山,却有二百多个郡。所以,南北朝时期的郡守已远不如东汉时期显赫。于谨少有大志,曾说“州郡之职,昔人所鄙,台鼎之位,须待时来”,而此时年近四十的于谨,却顶着从二品卫将军的高位,实际上出任自己少时所鄙视的郡守之职,其内心失落可想一般。
另外,于谨虽出自北魏中央军,却并不是北魏皇帝亲信,这一点与名将王思政等人有着本质不同。于谨也没有六镇背景,没有可以让贺拔岳青睐的人脉关系。
而贺拔岳没有将于谨留在自己的幕府中,也说明了对于谨并不看重。只是给其以高位供养起来罢了。虽然早早出道,又在中央军中屡建功勋,但是在关西军中的辈分,于谨要低于赵贵这些一直跟着贺拔岳的亲随将领的。
幸好当时贺拔岳的左右手宇文泰出镇夏州刺史,向于谨抛来了橄榄枝,让其出任夏州长史、城防大都督,成为了州一级实权军政副手。否则于谨可能就此被埋没,更不会跻身关陇集团位列柱国,成为后来的北周三老。按照自东汉以来的“二元君主观”,于谨和宇文泰在夏州任上有了“君臣之谊”。所以对于宇文泰遗命的托孤大臣宇文护,于谨选择了支持。
03
宇文护的膨胀:三年杀三帝
宇文护主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宇文觉扶上了帝位。
公元557年,西魏恭帝元廓禅位给宇文觉,宇文觉称天王,国号周,这就是北周政权。天王,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胡族政权首领担心自身正统性不足,直接称帝过于招摇,于是在称帝前采用的一种过渡性称呼,其实就是皇帝。宇文觉,就是历史上的北周孝闵帝。
不久后,西魏恭帝元廓被宇文护杀死。
凭借着改朝换代的巨大功劳,宇文护的执政地位日益稳固。但他随后做的一件事,却让北周政权再次陷入动荡:
宇文泰生前,托古改制的西魏政权,六官分别是天官大冢宰宇文泰(兼太师),地官大司徒李弼,春官大宗伯赵贵,夏官大司马独孤信,秋官大司寇于谨,冬官大司空侯莫陈崇。
而宇文护执政后,将官位调整为:天官大冢宰赵贵(兼太傅),地官大司徒李弼(兼太师),春官大宗伯独孤信(兼太保),夏官大司马宇文护,秋官大司寇于谨,冬官大司空侯莫陈崇。
宇文泰活着的时候,由于总揽军政,所以大司马仅是虚职。但是宇文泰死了,大司马一职就成了实际上的北周军队统帅。宇文护忌惮独孤信,所以自领大司马,以武将之首的身份执政。而将原本的大司马独孤信明升暗降,提升其为大宗伯兼太保,但剥夺了他的实权。
而更郁闷的是赵贵,他虽得到了原本的军政一把手大冢宰一职,却空有其名,无法执政。此时,原柱国大将军李虎已死。宇文护平日里最信任李弼和于谨,凡事都和二人商量。同时,宇文护又将大将军宇文毓、达奚武、豆卢宁、李远、贺兰祥、尉迟迥都晋升为柱国大将军,打压独孤信、赵贵二人的用意非常明显。
赵贵,这个当年首倡拥立宇文泰的元老人物,看不惯宇文护一朝得势。他准备联合独孤信杀掉宇文护,自己执政,但独孤信却制止了赵贵。
不久,宇文盛(出自六镇的沃野镇,非宇文泰族人)告发赵贵的密谋,宇文护趁赵贵上朝时将其诛杀。而独孤信则以同谋罪被罢免,软禁家中。
独孤信长女,是后来北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四女,嫁给了陇西郡公李昞,其子就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唐朝建立后被追封为皇后。七女,嫁给了杨忠之子杨坚,这就是著名的隋朝独孤皇后。
宇文护怕直接杀死独孤信这个史上最牛老丈人会引起朝臣不满,于是没有对其进行降罪,而是逼令他在家中自杀,祸不及独孤氏族人。
之后,宇文护自领大冢宰,任命于谨为太傅、侯莫陈崇为太保,贺兰祥为大司马,达奚武为大司寇。宇文护从此羽翼丰满,彻底成为北周权臣。
独孤信被逼自尽
新的挑战者马上出现了。
司会李植,是新晋柱国大将军李远之子,之前一直担任宇文泰相府的司录,参与朝政。军司马孙恒也久居要职,二人都怕不被宇文护所容。
孝闵帝宇文觉性格刚强果决,自赵贵、独孤信死后,对宇文护的专权跋扈越发不满。因此,李植和孙恒开始劝宇文觉除去宇文护,同谋者还有宫伯乙弗凤、张光洛、贺拔提等人。
结果张光洛临阵叛变,向宇文护告发,宇文护也不好直接杀死皇帝身边的近臣,于是将李植外调为梁州刺史,孙恒为潼州刺史,以此敲打二人。
结果孝闵帝不从,要强行将二人召回。宇文护以兄弟之情的一番哭诉,让宇文觉放弃了杀意。乙弗凤、贺拔提却害怕宇文护秋后算账,于是准备趁群臣入宫饮宴的机会,将其诛杀。结果二人不知张光洛已经背叛,与之密谋,结果再次被张光洛告发。
宇文护派尉迟纲率禁卫军将乙弗凤、贺拔提抓住,然后令贺兰祥(宇文泰的外甥)逼孝闵帝退位,软禁在过去做略阳公时候的旧府邸。
随后,宇文护召集群臣,商议废孝闵帝,另立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为皇帝。一向忠于宇文氏的于谨并未反对废帝,在宇文泰选定的接班人宇文觉和托孤大臣宇文护之间,他选择支持后者。
之后,乙弗凤、贺拔提被斩首于宫门之外,孙恒也被抓住处斩。孝闵帝的余党,只剩下了李植。
关陇集团李氏有三家,一是李虎一家,即未来的李唐皇族。二是李弼一家,后代出了个瓦岗寨李密。三是“陇西三李”,即李贤、李穆、李远三兄弟。
这一支自称是西汉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之后,世代为陇西大姓。当年宇文泰讨伐侯莫陈悦为贺拔岳报仇,驻守原州的三李接应宇文泰,换来了富贵。
三兄弟在关陇集团内部俱为佐命重臣,长兄李贤爵至河西郡公、瓜州刺史,抚养了宇文泰的幼子宇文邕(即后来的北周武帝),与宇文家甚是亲密。
李穆曾在河桥大战救过宇文泰的命,出将入相,任武安郡公、雍州刺史、侍中、大将军。李穆晚年押宝杨坚,换来了这一支在隋朝的富贵。
小说《隋唐演义》中隋朝那个因为“李氏为天子”的谶语而被杀了全家的李浑,其历史原型就是李穆的第十子。而李远则屡立战功,是宇文泰的亲家,首批十二大将军,新晋的柱国大将军,此时领兵驻守在重镇弘农。
宇文护下令李远和李植入朝。李远知道朝廷有变,他放弃兵权,接受征召。宇文护亲手将其晋升为柱国大将军。
最后,因李植受牵连的李远被逼自杀,李植和弟弟李叔诣、李叔谦、李叔让都被杀死。李远的儿子李基,是宇文泰的驸马,李穆请求以自己两个儿子的性命代替侄子李基去死。宇文护念其驸马身份,将李基释放。
先前李穆因为规劝李远杀掉李植保全家族,因而免于株连,与其兄李贤一起被免官,二人子弟入朝为官者也悉数被罢免。
一个月后,宇文护杀了孝闵帝宇文觉,拥立宇文毓即位,这就是北周明帝。当年独孤信没有做到的事,宇文护帮他做到了。
然而周明帝本来岁数就居长,又英慧聪敏,见识非凡,自继位后,逐渐收拾人心,令宇文护十分害怕。宇文护甚至不得已主动归政,自己只控制军权。
不甘失去权柄的宇文护,暗使负责御膳的李安给宇文毓的糖饼中下毒,准备毒死宇文毓后立其幼子为帝,方便控制。
宇文毓服食后,中毒病倒。弥留之际,他意识到这是宇文护的阴谋,于是强撑身体召集群臣,当着群臣的面口授遗诏,传位给四弟宇文邕。说罢,就离开了人世。
北周明帝宇文毓剧照
宇文护,三年前依靠于谨才能勉强执政的他,三年内却连诛赵贵、独孤信、李远这三位新旧柱国大将军,凭一己之力罢黜诸李,连杀三帝,压制住了整个关陇集团。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位卑人轻变得权势滔天,宇文护确实是个人物。
宇文泰四子宇文邕,从小便与长兄宇文毓交好。由于群臣都听到了宇文毓的口述遗诏,宇文护也不好强行更改遗诏,只得拥立宇文邕即位,这就是北周武帝。
这一年是北周武成二年(560年),距离天下一统,还有三十年。
是他叔叔宇文泰活着时就把关陇集团给分化了。中央早集权丞相府一家独大了
宇文护,跟高洋都很厉害,两人是对手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