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治疗新突破:左束支区域起搏显著降低心律失常风险

百姓健康频道 2024-07-22 15:55:16
【CMT&CHTV 文献精粹】

导语:本文探讨了一种新的起搏方式——左束支区域起搏,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改善心脏功能和减少心脏性猝死的潜力,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是针对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特别是对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和宽QRS波的患者。然而,传统双心室起搏(Biventricular Pacing, BVP)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发或加剧心律失常,这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一个挑战。近年来,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 LBBAP)作为一种新的起搏方式,显示出了改善心脏功能和减少心脏性猝死的潜力。

2024年1月,Circulation发表了一篇题为“Arrhythmic Risk in Biventricular Pacing Compared With 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 Results From the I-CLAS Study”的文章,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国际性、观察性、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专注于评估心脏再同步治疗中LBBAP与BV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15个中心接受CRT治疗且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为减少选择偏倚及预后因素的混杂影响,研究者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将患者以1:1的比例分为LBBAP组和BVP组,每组各707名患者。研究收集了患者的基线特征、医疗病史、药物使用、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等关键信息,并通过定期的临床随访和设备监测,记录持续室性心动过速(VT)或室颤(VF)的发生情况以及新发房颤(AF)的发生。同时记录了与心律失常相关的治疗措施,(如抗心动过速起搏、ICD放电等),以全面评估两种起搏方式对患者心律失常状态的影响。

研究结果

持续室性VT/VF发生率的显著降低

在本研究中,心脏再同步治疗的1414名患者经倾向得分匹配后,LBBAP组的持续室性VT/VF发生率显著低于BVP组。数据显示,LBBAP组的VT/VF发生率为4.2%,BVP组则高达9.3%,(HR 0.46,95%CI 0.29~0.74,P<0.001),这一结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突出了LBBAP在降低VT/VF风险方面的优越性(见图1)。

图1持续室性VT/VF的发生率比较

VT风暴风险的显著下降

VT风暴(VT Storm),即指24小时内患者经历3次或以上的VT发作。研究中LBBAP组VT风暴的发生率仅为0.8%,远低于BVP组的2.5%(P=0.013)。这一发现揭示了LBBAP在预防VT风暴方面的潜在优势,对于降低心脏性猝死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患者的风险对比

在299名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的患者中,LBBAP组没有患者发生VT/VF,而BVP组则有8例(7.2%)发生(P<0.001)。这一结果对于依赖起搏器的患者群体尤为重要,可直接关联到治疗的安全性和患者的预后。

无VT/VF或无抗心律失常治疗史患者的VT/VF风险降低

在1194名既往无VT/VF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史的患者中,LBBAP组的VT/VF发生率为3.2%,显著低于BVP组的7.3%(HR 0.46,95%CI 0.26~0.81,P=0.007)。这一结果表明,即使在没有心律失常史的患者中,LBBAP也能降低的VT/VF风险(见表1)。

表1 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在既往无VT/VF或抗心律失常治疗史患者的发生及比较

新发AF发生率的降低

在890名无房颤病史的患者中,LBBAP组的新发房颤发生率为2.8%,明显低于BVP组的6.6%(HR0.34,95%CI 0.16~0.73,P=0.008)。此外,房颤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的发生率在LBBAP组中为0.7%,也低于BVP组的2.9%(P=0.015)。这些数据表明,LBBAP在预防新发AF方面同样有效(见表2)。

表2 房颤在无房颤病史患者发生和比较

心脏超声反应与VT/VF发生率的关联

在1139名有随访心脏超声图像的患者中,心脏超声反应定义为LVEF提高5%或以上,LBBAP组的VT/VF发生率在心脏超声反应者中为2.7%,低于BVP组的7.3%(HR 0.33,95%CI 0.15~0.74,P=0.007)。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LBBAP在改善心脏功能的同时,也降低了VT/VF的风险。

超声心动图高反应者中的VT/VF发生率

在308名超声心动图高反应者中,即LVEF提高20%或以上,或LVEF达到50%或以上的患者,VT/VF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他患者,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LBBAP在心脏功能改善方面的潜在益处。

研究总结

本研究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大规模的样本量和国际多中心的研究设计,为LBBA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证据。研究结果强调了LBBAP在减少心脏再同步治疗中心律失常风险方面的潜力,这对于临床医生选择最佳的起搏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LBBAP可能通过更符合生理的起搏方式,改善心脏功能和患者的临床预后。未来的研究仍需要进一步的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LBBAP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长期效果和安全性,并探索LBBAP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Herweg B, Sharma PS, Cano Ó, et al. Arrhythmic Risk in Biventricular Pacing Compared With Left Bundle Branch Area Pacing: Results From the I-CLAS Study[J]. Circulation. 2024 Jan 30;149(5):379-390.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23.067465

编辑:薄荷

二审:清扬

三审:碧泉

排版:半夏

0 阅读:53

百姓健康频道

简介:国家卫生健康委主管,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办的电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