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为何誓死守护古建筑?看完他100年的作业就明白了

虫洞看文化 2024-03-24 13:10:18

1958年,北京城墙拆除。梁思成趴在城墙上放声痛哭,边哭边说:

“50年后,你们会后悔的!”

病重的林徽因,之前指着领导鼻子说:

“你们要真把古董给拆了,将来是一定会后悔的!就算再想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可惜,他们保留北京城墙的建议,没有被采纳,两人还被视为“守旧派”

梁思成当年为何誓死保护古城墙?

他留学美国,接受了很多西方思想,可为何对中国传统建筑情有独钟?

这得从他留学美国,上了一门课说起。

他没有想到,就是这门课,改变了他的整个人生。

北京城墙

1 一门课改变一生

1924年,梁思成与林徽因考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梁思成学了建筑,而因为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学了美术。

开学不久,梁思成上了一门建筑史的课。几节课下来,梁思成突然觉得建筑史很有意思。

一次课后,他找到授课教授古米尔说:

“我非常喜欢建筑史,以前从来不知道世上还有这么有趣的学问。”

古米尔笑着看了看这位来自中国的学生,问了他一些关于中国建筑史的情况。

梁思成说: “中国人从来不认为建筑是一门艺术,也不重视它,但我不觉得。”

梁思成山西应县木塔手稿

2 爱上西方古建筑,反思中国古建筑

1925—1926年,梁思成跟着古米尔上了一学期建筑史课,一周两次,一次不拉。

一周两次的建筑史课程,放到今天的国内仍有些奢侈(目前国内建筑史课基本都是一周一次)。

可以看出,当时宾大建筑系对建筑史课程的重视。

他们用的教材是法国高等美术学院的“布扎”体系。

而法国的体系,又来自意大利,可以说用的是一套非常古典的建筑学教学。

也就是在宾大,梁思成喜欢上了西方古典建筑。

他一方面震惊,西方建筑怎么能如此精美,保留完整,还有一代代学者细致研究后,留下大量文献资料。

他回想中国,5000年历史,建筑的发展不比西方晚,我们的古建筑有多少保存完好的?建筑史资料又留下了多少?

这些问题一直盘旋在他脑中。

1927年,宾大留学期间的梁思成和林徽因

梁思成西方古典建筑分析手稿

3.作业优秀,成为范画

在建筑史课上,梁思成学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还有法国巴洛克、古典主义建筑等。

从他留下的作业手稿中,可以看到他的作业极为认真。

他详细分析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法国的170座建筑,还有80位杰出建筑师等。

当时的宾大建筑史作业的评分标准是5分制,最高分为1分,最低5分。

梁思成的作业里,有评分的共计38幅,其中34幅均为1分,3幅2分,得3分者仅有1幅。

作业优秀率达到90%以上,这简直妥妥的学霸。他的不少幅作业,后来被学校留存,当成范画。

除了作业,当时的课堂笔记也须整理上交,老师会评分。梁思成的笔记均为1分,同样优秀。

除了课堂作业,梁思成自己还“加餐”,对课堂上要求分析的建筑,做了延展的研究。

他还摘录下不同的参考文献,以便日后再用,可见下了很多功夫。

梁思成西方建筑手稿

4.与林徽因携手,作业“无懈可击”

其实,在去美国读书前,梁思成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有很好的美术基础。

梁思成画图画得好,眼到即手到,还充当了林徽因作业的“手替”。

费慰梅回忆,林徽因满脑子都是创意,常是先画一张草图或建筑图样,然后一边做,一边改进。

而梁思成严谨踏实,林徽因天马行空,有一个新点子,梁思成便会吭哧吭哧画出来,而且画得很好,又给了林徽因新的启发。

西方建筑史作业

西方建筑史作业

这似乎很符合建筑设计作业的特点,总是不断冒出新想法,总在改改改,一直改到交作业的前一刻。

不管怎样,两人都是最佳拍档,羡煞旁人。

当时宾大建筑系的年轻教师约翰·哈贝森曾夸奖他们的作业“无懈可击”。

可对梁思成来说,画的是西方建筑,可他常常在想中国建筑。

中国古建筑同样精美,可怎么没有像西方一样的测绘图?为何中国没有剖丁解牛般的详细记录?

应县木塔手绘图

5 决心破译中国建筑著作的“天书”

在宾大,梁思成看到了西方最早的建筑著作《建筑十书》,是古罗马时期意大利建筑师写的,有理论,还有手绘图。

而中国历朝历代,盖房子都被看作工匠活,也没有学者专门研究,建筑学科就是空白。

中国建筑也有一本“葵花宝典”——《营造法式》。

它是中国最早的建筑著作,出自北宋建筑学家李诫之手。

《营造法式》分析

斗拱分析

《营造法式》里的内容,没有科学方法,文字过于简洁,没有标点符号,歧义、多义到处都是。

一半靠看,一半靠猜,连猜带蒙,看着像是“天书”。

而当时的中国,做建筑还是师徒制,学会徒弟饿死老师。

碰到个好徒弟还好,如果碰不到,手艺就失传了,无法传承。

想到这些,梁思成的使命感腾地上来了,他下定决定,要用自己的研究,”破译"《营造法式》,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建筑。

6 宁做冷板凳,立志研究古建筑

梁思成林徽因的朋友费慰梅说:

"梁思成提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作业,对他后来在中国的事业很有帮助。"

当时,几个和梁思成一起去留学的同学,都选择学建筑设计,毕业以后做建筑项目,项目多、赚钱快,前途(钱途)一片大好。

可梁思成却下定决心,要做史论研究,宁坐冷板凳,也要坚持下去。

他明白,中国建筑都是木建筑,保存时间本就不如西方石材建筑长,要是不立刻测绘研究、详细记录,那这些“财富”就慢慢消失了。

就这样,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回国,便一头扎进古建筑测绘。

梁思成林徽因建筑调查

他们走遍全国去做建筑调查,走遍了全国200多个市、县、村,测绘了上千个古建筑,留下详细数据记录。

梁思成一直有个夙愿,写一本《中国建筑史》。

梳理出中国建筑的脉络,介绍给中国人,也介绍给全世界。他要挖出中国古建筑里的中国智慧。

1944年,他顶着炮火,终于在四川李庄完成了书的手稿。

到了1946年,他又完成了英文版的《图像中国建筑史》。

这时,梁思成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重新翻着当年在美国留学时的笔记,觉得自己没有白学。

山西永乐宫测绘

陶行知说:“人为一事来,做完一事走。”

梁思成是为古建筑来的,将一生奉献给古建筑研究。

他找到了唐代建筑大佛光寺,向世界证明日本人当年的说法简直就是厥词:

“日本人曾在考察中国后向世界宣布,中国已经没有唐代建筑,全世界人要看唐代建筑,只能去日本。”

而看完100年前的梁思成手稿,终于明白了他与中国古建筑情缘的缘由。

他趴在城墙上哭泣,对古建筑的那种爱,就像面对亲人的离世时的悲痛欲绝。

历朝历代,正是有梁思成这样的一代大家,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才没有中断,延续至今。他值得敬仰!

资料来源: 《梁思成的作业》

0 阅读:0

虫洞看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