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遗存的清代碉楼
这座碉楼位于北京香山脚下,现代人看到这种流行于西南地区古羌人的碉楼出现在北京会觉得非常奇怪?
原来在清朝乾隆年间为了平定大小金川,就在香山脚下的八旗军营附近修建了碉楼进行军事训练。这些碉楼曾让前往平叛的清军吃尽了苦头。在第一次金川战争后期,因为前线的糟糕战事和主帅的互相推诿责任,乾隆化身杀人狂魔,接连斩杀前线的封疆大吏。
攻克金川图,画册中间茫茫多的碉楼,让第一次金川战役打的特别艰难
实际上这个碉楼的高度还远远达不到金川地区的碉楼高度。
这样的碉楼在金川地区有3300个,可以想象当年进军金川清军的绝望心理。这种山旮旯就算丢给美军打也不好打下来。
为了攻克金川图中茫茫多的碉楼,清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两次金川战役打的特别艰难。
这是现在金川地区遗存的碉楼,7层楼20米高,这还不是最高的。想象一下清军当年要打掉3300个的难度
再感受一下仰攻的角度
大小金川在哪里呢?就在如今的四川西北部,大金川是现在四川阿坝金川县,小金川是现在四川小金县。历史上曾经是古羌人的聚居地,后来唐代吐蕃势力打到这里,带来了藏传佛教。由于天高皇帝远这里一直是土司管理,对于中原王朝一直是名义臣服,中央实际管不到这里。
大小金川的位置
历朝历代的土司修建的碉楼,既可以抵御周边部落的入侵,也可以存储一定的物资,碉楼高耸又坚固,上千年过去这些碉楼成了清军要在大小金川改土归流的拦路虎。如今保留的碉楼成了该地区重要的旅游景观。
乾隆时期的大小金川出现了藏族土司反叛的情况,清朝军队第一次镇压时吃尽了苦头。最后实在是耗费巨大,连皇帝也受不了只能罢兵。但是皇帝一直没有放弃对该地区改土归流的计划,所以后来乾隆皇帝安排在北京修建了碉楼,对士兵进行专门的山地战军事训练。两次金川战役间隔20多年,最后清朝先后投入了近60万人,历时5年,耗银7800多万两,才在1776年最终获胜。
中国对于西南疆域的控制夜郎自大,我们都知道知道这个成语。夜郎国是汉代时西南夷的一个小国。当时成都平原不远处周围的山区,贵州、云南的大部分土地生活的居民,中央政府是管不着的。
三国时代蜀汉诸葛亮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南中部落臣服后,蜀军挑选了其中的精锐组成了无当飞军,这支部队是蜀汉北伐的王牌部队。
蜀汉的王牌部队——无当飞军
后面两晋南北朝时,南方的政权一步步的蚕食山地越人、僚人的土地。
唐代国力强盛,对大渡河以西的部分区域可以施加影响力。此时四川以南的南诏崛起成了吐蕃和唐之间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
到了明代朱元璋让跟随沐英、傅友德南征云贵高原的30万军,就地进行屯田。经过200年的持续移民屯贵州云南这片区域基本汉化。而且明代军事经济两手抓,在西南地区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战争,削弱了土司的势力,1413年灭思州土司,设置了贵州省;1600年灭播州土司,设置了遵义府和平越府;1630年平定水东之乱,设置开州。
明代对云南的治理
时间来到清代,自康熙年间开始,就非常重视解决嘉绒藏区(即大小金川)土司部落的问题。因为清初战事频发特别是对准格尔的战争,康熙不希望后方出事,就搁置了此事。
到了清代,黄教在广大蒙藏地区受到无比的尊崇,西藏的稳定直接关乎到青海、蒙古诸部落的政治动向,乃至于新疆和整个西北地区的安宁。所以,要想确立中央王朝在边疆地域的稳固统治,西藏就必须加以牢牢控制。而要想控制西藏,那么就必须打通川藏边界的交通要道,大小金川首当其冲。
雍正帝雄心勃勃,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却壮年暴毙,未竟全功。
公元 1747 年,清乾隆12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先用计夺取了小金川的控制权,又连续出兵打击相邻的土司部落,不断蚕食兼并,一路势如破竹。而且不听清军的调节,这给雄心壮志的乾隆皇帝找到了借口。如此不服王化的臣子必须要教训!
土司民兵
1747 年三月,四川巡抚纪山命令四川清军出击,前往平叛。
但是当时四川地方的绿营军承平日久,根本没有多少战斗力,在实际作战中既不懂侦察敌情,也不知道集中兵力,结果一出击就中了金川军的埋伏清军大败。乾隆皇帝看到之后点将张广泗入川剿灭大小金川的叛乱。
耗时冗长,死者枕藉的金川战役来开了帷幕。
大意失荆州公元 1747 年4月,张广泗奉旨入川。因为曾在云贵进行过改土归流,张广泗信心十足,为了能100%拿下大小金川。他还从贵州调来了几千熟悉山地战的藤牌兵。心想大小金川的人口总共也才几万人,可战之兵不过数千,能有什么能耐?
藤牌兵
刚到金川的4月到7月,清军推进很快。张广泗也觉得不要太久就能平叛,他向皇帝的奏折里面夸耀:“只需半年,就能克定贼首”。这句话说的太早了!
到了8月,清军深入川西高原后,张广泗马上发现了问题,他们远远低估了敌情。
金川地区一个典型村落地形,制高点一般修筑了堡垒和碉楼,要攻下非常困难
上面金川地区一个典型村落,如果要攻下制高点。能进行队伍展开的平地很小,清军空有兵力优势,但是一场战斗能投入的兵力并不多。而且金川地区的高海拔和复杂的路况都是难题。更不用说几万部队的寄养需要每日从崎岖的山路送来。
当时川西的两个寨子之间直线距离,现在穿山高速还得跑四十分钟。以前没高速的时候清军得步行几天。还不能下雨,下雨山路有滑坡危险,这样一个个慢慢得打,前线士兵得士气可想而知。
首次金川战争期间,川陕总督张广泗在奏陈战况时,曾对碉楼进行过如下描述:“隘口处所,设有碉楼,累石头如小城,状如浮图,或八九丈、十余丈,甚至有十五六丈者,四围高下皆有小孔,用于瞭望,以施枪炮,险要尤甚之处,名曰战碉。”
总的来说是可以仰攻的火力太弱了。清军的火炮打碉楼简直挠痒痒。
清军使用的劈山炮
现代战争中,俄军进攻城市对付高层建筑上的火力是使用四连装ZU23自行高炮和BMP2步兵战车上的机炮仰射。18世纪没可以打大仰角的炮,那就必须费劲艰险攻占山地以获得可以平射碉楼的射击阵地。而且不少碉楼就是当地的最高点,根本找不到射击角度。
这就让清军不得不在当时极为落后的技术条件下用火炮加人命的方法一个一个摧毁碉楼,作战效率极为低下。
清军当时需要得是这种炮
当时,清军使用300余斤重的“劈山炮”射击碉楼,只有在击中碉楼顶部时才能造成微小损伤,其他部位毫发无损。碉楼的主要建造材料是木材、石块和泥土,高度15米至50米不等,地基深厚。墙体厚度自底部向上递减,最厚处1米至2米,中部往上的厚度在1米以内。碉楼上的射孔既确保视野、射界开阔,又给守军提供良好防护。
这才是典型的金川碉楼
更糟糕的是当地民众对清军非常抵制,经常夜袭和偷袭清军的辎重粮队。清军在当地人看来就是侵略军,即使摧毁表面工事,清军作为正规军也不得不进行低效的治安战或者说是反游击作战。
仗打到这年8月以后张广泗发现不单单是进攻困难。还发现金川兵似乎长了千里眼,能多次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落单得或小股清军。这是因为张广泗身边的高级参谋是金川土司的间谍。张广泗昨天布置的进攻计划,不久就能送到土司莎罗奔那里。然后从小路出其不意的打击清军。
清军从8月开始就连吃闷棍,打下的山寨也寥寥无几。张广泗的奏报也再也不吹牛逼了,还是向皇帝称述前线的艰难情况。
仗打了大半年,连乾隆皇帝也着急了,从成都送物资到前线,耗资巨大。而且军报里面越来越多的清军伤亡和直线上涨的士兵抚恤让皇帝也纳闷,张广泗你到底在搞什么?
进退失据该换人了!
张广泗这大半年时间里面,金川兵借助险峻山势,盘踞在碉楼里,清军屡屡受挫、久攻不克,一度陷入困境。针对这一情况,乾隆皇帝决定从八旗部队中挑选精兵组建云梯部队用于进攻碉楼。
金川巴掌大点的地方,有 3300 多座碉楼!前期信心满满的张广泗快绝望了。
金川,要把大清的国库烧净
杀人如麻公元 1748 年乾隆13年,面对大小金川的久拖不决和屡战屡败的战况。乾隆帝也受不了。一年多的仗打下来,最先扛不住居然是大清的国库,老爹留的家底和自己攒的钱眼见要见底了。
打仗打的都是钱,前线是几万人的部队,从成都到金川前线连绵不绝的粮草、弹药、马匹、医药队伍。川西高原险阻还老是碰到滑坡,坠崖丧命的人非常多。这些马队、驼队一刻不能停,大小金川成了清王朝的抽血机。
皇帝红人讷亲的最后一次外派工作
无奈之下,他紧急调首席军机大臣,心腹谋士讷亲出马,来到金川前线督军,希望他能和张广泗一起想想办法,打下大金川。
讷亲的祖先遏必隆在康熙年间就受到恩宠,一家子在清代前期都非常得势。讷亲本人也是乾隆朝早期重臣。不过他没想到这次金川之行是他们家族的滑铁卢。
清军在乾隆12年底暂停了军事行动,到了13年开春雪化后才重新布置。不过这个时候清军士气比一年前低落了很多。过去一年的军事行动对前线官兵堪称折磨。他们每天都在赶路、防止土司兵骚扰。几千人看着几百人啃一座碉楼,来来回回的炮击,冲锋,但还是拿不下来。
金川之战从春天打到冬天
不过新的老大讷亲这个时候和去年的张广泗一样信心满满。刚到金川后他身先士卒,带着队伍考察了金川的各路隘口和地形。经过详实的考察,讷亲决定擒贼先擒王,直接奔袭大金川的老巢——挂耳崖。
这一听就是发疯的方案,且不说打了这么多天,一路上那么多碉堡没有拿下,军队怎么绕过去保证不被打黑枪?大军沿着山路出击,游击队怎么防范?攻城的火器,给养怎么送上来?就算打下来,敌人熟悉山路直接开溜跑了咋办?继续放暗枪怎么办?这些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讷亲决定一波莽上去。
大金川官寨防御图
6月14日,清军集结四万多人大举进兵。讷亲亲自部署清军中比较能打的三位悍将:总兵任举、副将唐开中、参将买国良,分三路进攻昔岭。
部署完毕后,讷亲得意洋洋地坐在中军大帐中,张广泗在旁陪坐,就盼着捷报了。
不久后3路清军惨败的消息传来,三位清军主将2位战死:买国良、任举先后阵前死亡,唐开中身负重伤,清军惨败。
这么打碉楼就是挠痒痒
讷亲之前北京开上帝视角指挥四方,搞的有声有色。现在到了前线第一次出手就是惨败,接着清军又发动了多次进攻都是无功而返。步兵和弓箭手对面碉楼根本就是有心无力。
唯一有点用的是清军的火炮,但这次从成都带来的火炮数量也不太够。而且这种火炮要找角度找空地,打完一炮冷却时间很长。如果不是万炮齐鸣,打掉一个碉楼时间也很长。要想想整个金川地区有3300个这样的碉楼,这要打到猴年马月。
终于感到这次任务的艰难后,讷亲马上从速胜派转到了投降派。不但不管战事还每天在营地饮酒作乐,一副天塌下来也不管的作死派头。
他后来每次奏折都是和皇帝强调客观困难,还把前线作战不利的原因甩锅给张广泗。而张广泗的奏折也疯狂甩锅给讷亲。前线两个领导的互相不配合加上糟糕的战事让乾隆起了杀心。
更扯淡的是讷亲居然还建议皇帝在金川地区修碉堡,这是嫌国库的银子多吗?
乾隆13年,乾隆皇帝老婆病死,皇帝心情糟透了(如懿传剧照)
乾隆13年,乾隆的皇后富察氏病死了,皇帝的心情糟透了。前线总指挥张广泗、讷亲因为战事不利全部被拿下。
张广泗逮捕进京亲自审问,不久后处斩。另一方面,将讷亲也锁拿进京。乾隆杀人要诛心,命令讷亲用祖父的宝刀自杀。
至此为止,清军攻打金川的中上层领导除了战死和被皇帝赐死的开掉的基本换了一遍。
尴尬收场乾隆13年11月初3,乾隆派经略大学士、自己的亲小舅子富察·傅恒和老将岳钟琪一起赶赴金川,接替讷亲的指挥。
富察·傅恒,乾隆朝前期的能臣
同时加派湖广、东北各地的满汉官兵入川,清军增兵至六万人。
12月,傅恒到达大金川前线。马上开始整理军务,考察地形,补给情况。对军中的奸细进行甄别。很快发现了内奸,原来张广泗的谋士良尔吉、王秋等人一直给叛军提供情报误导清军进攻,这两人被斩首。
另外部队士气太低,攻击部队基本就是炮灰的代名词。所以傅恒在冬季进行修整。而且他虚心听取当地将领的意见,深入前线考察,撤销了很多浪费人力的措施,鼓舞了士气。
最后是改变了兵力部署,夯实了后方补给,之前张广泗采用良尔吉、王秋这些汉奸的建议分了7路兵力进攻,搞的每一路都疲于奔命。
最终,清军凭借绝对的人数优势,两路出击,连续攻破金川军据守的外围工事,对莎罗奔驻地勒乌围形成了包围之势。
遗留到今天的川西碉楼
不过勒乌围的防御强度比外围强的多了,虽然清军已经是泰山压顶之势。但是金川老巢的硬核桃不是那么好敲碎的。乾隆皇帝也提醒小舅子找到好台阶就行,这帮反贼以后再收拾。
岳钟琪
金川土司莎罗奔也是聪明人,虽然他自信能守下去,但是真的把皇帝惹毛了不计血本的打金川。他肯定是受不了的。于是赶紧联系自己老熟人岳钟琪,表示我们不想打了,要做大清的好臣子。
乾隆皇帝借坡下驴,既然打服了那就撤军吧。第一次金川战役就这样虎头蛇尾的尴尬收场了。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停战!”
第一次金川战事结束不久,乾隆帝亲自命人制作了缩小版的大小金川地形图,一有时间就对着看。时刻提醒自己金川之事未尽。
而且,他不惜斥巨资命人仿制了金川地区的战碉,并选拔京师八旗中的精锐武士,组成一个新的军种——「健锐营」,就在皇帝眼皮底下,这支部队日以继夜的训练攻碉、火炮、火枪和格斗,专门以金川战碉为假想敌。
这帮不服王化的反贼,朕一定会收拾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