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赐尚方宝剑出征辽东的名将,四年后首级被传送九边示众

江舸 2024-05-31 04:40:24

明朝末年随着后金势力的快速崛起,明朝的北部边防问题成为了朝臣们的心腹大患。

在万历年间明军与后金作战战果不佳,这让他们相继丢掉了辽阳,沈阳等重镇,辽西门户广宁也岌岌可危。

面对这种局势,天启皇帝在群臣的建议下,在天启元年起用了曾经两次出使辽东的名臣熊廷弼,任命其为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等处军务。

临行前天启帝还赐予熊廷弼一柄尚方宝剑,并派出京城卫士为其壮行,可谓风光无限。

然而在不到一年之后,被朝廷寄予众望的熊廷弼就被免官下狱,天启五年被处以极刑,其首级更是被传送九边示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在熊廷弼领到尚方宝剑的一刻,他就已经猜到了自己的命运。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

外无应援,内无帮助,七尺之躯,已拟交付朝廷,置成败死生于度外矣

说明他知道自己此次前往辽东,是一次九死一生的考验。

熊廷弼做出如此悲观猜测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时明朝在经济领域已经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

与此同时朝野上下对于辽东的紧迫形势也不甚了解,因此其上任后很难得到朝廷的援助。

不过出乎熊廷弼预料的是此次其前往辽东之后,天启皇帝确实给他拨去了不少物资,这让他有了依靠广宁,守卫后金攻势的可能。

但当时除了熊廷弼之外,在辽东地区还有一位掌握话语权的重臣,那就是东林党官员,时任辽东巡抚的王化贞。

此人在军事领域没有突出的才能,但却对明军的战斗力无比自信,他还轻信了蒙古方面会派出援军进攻后金的谣言,这让他对熊廷弼的坚守策略嗤之以鼻。

在王化贞的构想中,他只要率领明军精锐向辽阳等地发起进攻,后金一定难以抵御,此时再有蒙古军队从西边赶来,定能将后金人逐出辽东,缓解危急的边境局势。

为了体现其策略的正确性,王化贞还派出毛文龙领兵奇袭丹东九连城镇地区,这让后金对明军的行动产生了警觉。

而彼时熊廷弼还没有做好防御准备,这让他对王化贞的冒失行动十分不满,两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在王化贞的鼓吹下,明廷群臣也对主动进攻就能取胜一事深信不疑,而且此时东林党已经获得了朝中大权。

在他们的支持下王化贞渐渐压过了熊廷弼,这对广宁一带的防线构建造成了巨大影响。

结果没等王化贞主动出击,努尔哈赤的后金铁骑就杀到了广宁城下,在内应孙得功的帮助下后金人仅仅用了两天就攻破了广宁城,熊廷弼只能带领军民进入山海关避难。

随后王化贞和熊廷弼都因为作战不力被抓捕入狱,由于熊廷弼此前在朝中刚正不阿,触怒了不少同僚。

因此在他们的鼓动下天启帝最终下令将其处死,一代名将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一生。

写在最后

熊廷弼只有一年时间就从万众瞩目的英雄人物变成了传首九边的反面典型,这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事情,而是因为他身上背负的期望和压力实在是太过沉重了。

彼时明廷面临着严峻的经济问题,天启皇帝希望熊廷弼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才尽量满足了其提出的兵力和物资要求。

但随着广宁的失陷,天启皇帝解决边患的美梦破灭,此前花费的物资就成为了记在熊廷弼身上的“债务”,而这显然是熊廷弼无法承担的,因此其最终的结局只有以死谢罪了。

——●◯参考资料◯●——

时仁达:《熊廷弼与明末党争》,北方论丛,2012年第3期。

0 阅读:40

江舸

简介:读奇闻历史,品天下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