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逃避回应琉球问题,因为他们所谓的主权是“偷”来的

江舸 2024-05-31 04:13:33

近日我国外交部副部长华春莹针对琉球主权问题发表了声明,她提出根据《波茨坦公告》中的内容,日本并不拥有琉球群岛的主权。

华春莹部长之所以会提起琉球问题,主要是因为最近日本在涉台事件中表现的太过“积极”。

他们建立在琉球的基地,也动作频繁,这显然会对我国主权产生干涉,因此华部长才要提醒他们,不要把他们在琉球的活动看做理所当然。

一向嘴硬的日本方面在听到这番话后,罕见的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因为他们也知道一旦深究起来,琉球恐怕不再为他们所有。

那么他们引以为傲的三千公里海疆就将被直接腰斩,这不是日本方面能够承受的代价。

那么琉球群岛的主权究竟应当为谁所有,日本人又为何能够公然将其改制为冲绳县呢?

早在明代时琉球群岛上的各个邦国就和中国政权产生了联系,他们主动承认明王朝为他们的宗主国以寻求庇护。

在琉球被尚巴志政权统一后,琉球国王也没有改变自己是明朝藩属国的状态。

清代建立之后,琉球王国按照惯例认定清王朝为新的宗主国,并和清朝保持着密切往来。

但随着清朝中晚期国力不断下降,意图扩大殖民范围的日本开始动起了琉球群岛的歪心思。

从1870年开始,日方就不断在国际社会上造势,声称琉球群岛是日本的国土,后面更是不顾清廷反对将琉球王国更名为冲绳县。

1879年,日方与清廷针对琉球主权问题展开谈判。

由于当时清廷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因此在和日本的谈判中处处退让,日本人最终提出要将琉球群岛的主岛和北方岛屿划入日本领土,而清廷继续保有对南方诸岛的宗主权。

清廷官员不愿在这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因此日本此时并没有得到琉球群岛的主权。

甲午战争之后,日方在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没有讨论琉球群岛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日方认为自己已经实际控制了琉球群岛,且清廷对琉球兴趣不大,因此没有再特别标出的必要。

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会议和太平洋战争委员会会议中,罗斯福多次提出要将琉球群岛归还给中国,但蒋介石可能是出于讨好美国的角度,提出可以和美国共同治理琉球。

之后会议对日本战后的主权范围进行了商讨,根据现有资料,日本当时确定的主权范围应该包括其本土四岛以及临近海域的小岛屿,而北纬三十度线是日本的主权边界。

根据这一规定,日本显然不拥有琉球群岛的主权。

但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后,远东局势风云突变,为了遏制新中国的发展,美国联合其他国家签署了所谓《旧金山和约》。

在这份合约中明确了日本放弃台湾、澎湖、千岛群岛、库页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岛屿的主权,但并没有列出琉球群岛,此后日本便以此为根据强占琉球。

由于新中国当时并未参加会议,因此我国从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有效性。

因此在我国视角下,琉球的主权应当归属琉球人民所有,地区何去何从应当由他们决定,这也体现了我国在外交立场上的公平公正。

写在最后

在日本重新“拥有”琉球群岛的主权之后,他们联合美军在当地修建了大量军事基地,这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因此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琉球地区就经常爆发争取独立的游行,这足以说明很多琉球民众并不认可日本人的管理。

一旦琉球主权问题在我国的参与下被重新提及,那么日方很难维持住自己在当地的统治地位,这也是为什么日方突然噤声,但一味逃避显然是没有用处的,相信未来琉球人民一定能够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参考资料◯●——

张郭:《美国外交档案中琉球群岛与中日岛屿领土分界北纬 30°线问题研究》,太平洋学报,2014年第7期。

1 阅读:69

江舸

简介:读奇闻历史,品天下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