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龙椅都不敢坐的皇帝,究竟是真忠臣,还是作秀?

江舸 2024-05-30 06:13:34

在我们的印象中,皇帝就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无论做什么都要遵守相应的礼制,那些伪朝的皇帝也莫不如此。

但在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帝在登基后不但不称朕,甚至连龙椅都不敢坐,还坚决不接受臣子的跪拜之礼,这个人就是伪楚皇帝张邦昌。

张邦昌是北宋末年的朝中重臣,在宋钦宗继位后,其已经官拜次相,成为朝中重臣,当时金人大军包围了汴京城。

为了缓解军事压力,北宋朝廷选择派遣康王赵构和一名臣子去到金营做人质,最终张邦昌成为了康王的随从。

北宋群臣之所以推举张邦昌,是因为他“识敏而器宏,才全而学博,洁于行,已保礼义廉况 之四维”,可见其有着极高的道德素养。

在抵达金营后,张邦昌的个人品行受到了金人的好评,其和部分金国将领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在接触中金人发现张邦昌虽然学识渊博,但却十分胆小怯懦,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退缩,这一特点让他成为了最适合当傀儡皇帝的人选。

北宋灭亡之后,金人自知自己还无法统治中原地区,为此他们需要建立一个傀儡政权代替自己实施统治。

由于张邦昌性格软弱,金人又对他知根知底,于是其就被选做伪楚政权的皇帝,虽然张邦昌多次表达不愿登基,但在金人的威逼下他还是只能乖乖就范。

登基后的张邦昌虽然是名义上的皇帝,但他内心还是将自己看做一名宋朝的臣子,因此他不但不敢坐宫中的龙椅,在和官员的交流中也从不自称朕,如果有官员朝他跪拜,他就东向拱手而立,以此表达自己的立场。

此外他还积极劝说金人撤军,并说服他们减免了中原地区百姓的税赋,为战后恢复生产提供了条件。

在和金人交涉的同时,张邦昌找到宫中的元祐皇后表明了心迹,表示愿意扶持赵氏子孙登基为帝,并派人联系正在逃难的康王赵构,表示愿意迎接他回到汴京登基。

在金人离开之后,张邦昌就立即开始着手处理归政事宜,他先是让元祐皇后垂帘听政,随后又接回赵构登基,自己则重新做起了臣子。

对于张邦昌归政一事历史上讨论甚多,有人认为张邦昌迎回赵构是因为在金人退兵后勤王之师陆续抵达,其无力对抗才被迫交出了权力。

但在金人滞留汴京时期,张邦昌依然恪守臣子之礼,这说明他确实心向赵氏,之后归政也是发自本心的行为。

而且在金人离开的时候,张邦昌还身着缟素,率领满朝文武徽、钦二宗遥拜送行,之后涕泪俱下。

这显然也是发自真心的举动,因此张邦昌可能确实对这个皇帝之位没有任何野心,他的内心里始终把自己当做一名宋朝的大臣。

写在最后

在《说岳全传》等历史小说中,张邦昌一般都是以奸臣的形象出现的,有些故事里他甚至成为了金人的内应。

然而事实上,他对于宋朝还是忠心耿耿的,在被逼登基之后,他不但恪守臣礼,还保全了宋朝的宗庙和部分宫人。

这对南宋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将其简单归类到叛臣中显然是不合理的。

——●◯参考资料◯●——

何艳华:《胆怯与愚忠:再论张邦昌》,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0 阅读:35

江舸

简介:读奇闻历史,品天下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