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欢曹操,但真的很少人读懂了他。我喜欢他的角度不一样

采蓝说历史 2024-01-10 15:48:19

汉末诸侯,刘备爱哭、孙权喜欢玩阴的、孙坚喜欢来硬的……所以,我还是喜欢最后最接近成功的曹操。

这是很多历史爱好者跟我聊过的历史话题,我通常的回答是:“我也喜欢曹操,但我喜欢他的地方会跟大家稍微有点出入。”

曹操这个人,早已被历史脸谱化了,奸诈多疑等印象早已深入人心,即便很多人基于“成功者无罪”的表层逻辑而大力美化他,但他终究还是有很多黑料是经不起推敲和考验的。比如屠城、盗墓、移民、好色、篡汉、忘恩等等。

但实事求是地说,凡事都有两面性,一个自带招黑体质的人,其实往往也是有很多能让人由衷地佩服和喜欢的地方,只是我们喜欢一个人,不能从结果去进行喜欢的逻辑反推,而是要找到喜欢的合理逻辑。

那么,我们喜欢曹操,真正应该喜欢他什么呢?

曹操是一个从小就知道要往哪个方向活的人

人,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是一定会带有一定的原罪的。这种原罪我们可以通俗地理解为阶级局限性。

曹操出生于一个宦官家族,他爹曹嵩过继给了东汉末年的大宦官曹腾当儿子。

宦官家族的孩子在当时安身立命和事业发展有什么BUG呢?这还要从东汉中后期宦官集团与士族集团长达百年的世仇说起,两个势力集团都想围绕着皇权做文章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点现在的情敌的味道。结果,因为东汉的皇权逐渐衰落,宦官集团和皇权的利益结合度更高一些,在皇帝的背后支持下,宦官集团还真就长时间把士族集团踩在了脚底下。

但是,当时核心的、主要的社会资源终究还是掌握在士族集团手里,宦官集团也就是赢了个表面风光,还得随时防止士族集团的反扑。跟后世的汉奸、伪军要心惊胆战预防解放军和人民群众的清算是一个道理。

老天给曹操安排了一个宦官子弟的出身,却又给他安排了一个士族集团的觉悟,曹操自打懂事开始,便知道自己以后但凡想挺直腰杆子做人,就必须争取融入士族集团,那才是社会的主流。

曹操家其实啥都不缺,钱、权啥的,都是顶级配置了,他们家唯独缺的是真正的社会认同。他爹曹嵩混江湖几十年都没有想清楚的问题,年纪轻轻的曹操想明白了,这或许就是天赋吧。

那么,曹操要想被士族集团接受难吗?当然难啦!尽管你爷爷曹腾是有名的良宦,但士族集团顶多因为这一点不刻意针对和排斥你呗,两个针锋相对、不死不休的阵营,人家会因为你想做个好人就接受你?兵就是兵,匪就是匪,自古皆然。曹操要融入士族集团的难度,就相当于,你们家和你邻居家是世仇,然后你突然喜欢上了他家闺女,想做他家女婿。

搞清楚上述这些过往恩怨,我们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曹操这孩子有多会来事,有多招人喜欢。他以一个大憨憨的姿态,逐渐赢得了士族集团的初步认可,从而为他后来机缘巧合的大爆发奠定了基础。

他小时候,跟“大院子弟”袁绍等人后面混,一起荒唐、一起胡闹,连偷新娘子这种要被家长吊打的混账事都干了。这有什么讲究呢?小孩子的世界还可以纯粹,大人的世界很难纯粹,从小跟着袁大哥混,能让他入圈的阻力最小。

长大后,他被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举孝廉,相当于他得到了士族集团一小部分的初步认可。因为“举孝廉”是东汉仕途的内部门票,一般人,是不会轻易给你的。

入仕后,曹操在洛阳城北公安分局当分局长,然后“严明执法”地用五色棒杖杀了后来的大太监骞硕的亲叔叔。这事的核心本质是什么呢?其实是曹操的阶级立场表态。我本来是宦官集团的子弟,但是我是士族集团推荐入仕的,我不能脚踏两只船,只能二选一,我最终选择士族集团。相当于一个人为了摆脱他的原生家庭而不惜给人当上门女婿。

然后,东汉末年,汉桓帝、汉灵帝为了死死地按住士族集团,先后搞了两次“党锢之祸”,很多士族子弟被打成了永不录用的反动派。这事,但凡有点政治觉悟的人都不敢碰,可少不更事的曹操碰了,他直接“告御状”为士族集团那些“政治犯”击鼓鸣冤。这事也得亏他们老曹家是朝中重臣,还跟宦官集团颇有渊源,不然曹操就算是凭实力坑全家了。

再后来,曹操在担任济南相的时候,又把他的改革春风带给了济南人民,他要废除在济南存在三百年的淫祀。首先,淫祀肯定是不合理的存在,但是小曹同志,你得想一想一个不合理的东西能存在几百年呢?淫祀其实朝廷和一些地方官员的敛财之道!你这么突然地给它腰斩了,是断了谁的财路你知道吗?汉灵帝和宦官集团呀!你这是典型的要命不要命呀。

我们后世人一般谈到青年时期的曹操,都喜欢用“一腔热血”去形容他,这其实是不准确的。曹操其实年轻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走的路线和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所以,在他不具备独立行走的时候,他的所作所为无一例外是在讨好士族集团,是在背推他的袁大哥。

群雄讨董的时候,人人都在观望,曹操就真的不知道第一个冲上去的人只能当炮灰吗?但是他冲上去了,汴水之战打光了原始股本,心里踏实了。

汴水之败后,袁绍没有给予他任何支持和鼓励,他难道真的不明白他在袁绍心目中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工具人吗?但他当时有更好的大腿抱吗?所以,回老家募兵后,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去找他的袁大哥了。

袁绍空手套白狼拿下冀州后,立马陷入了四面环敌的境遇,曹操真的不知道死忠于袁绍有巨大风险吗?但是你曹操拿不下袁绍,就注定很难得到士族集团的普遍认可。你在关键时刻抛弃“四世三公”的袁绍试试?不管袁绍是成还是败,你曹操就再也难以入圈。你只能赌,赌袁绍赢,袁绍赢了,你就一飞冲天了。东郡、兖州以及在袁绍那里无处安放的士族代表,不都是这样被你幸运地得到了吗?

活得通透的人其实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不能活成什么人,另一种是正确地知道自己要活成什么人,曹操显然是更难能可贵的后者。

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是因为我一直知道我应该成为怎样的我。

但是,插一句大煞风景的话,坚守自我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所以我们在坚持有些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同时有很清醒的成本意识。普通人,但凡像曹操这么折腾一次,估计早就坟头长草了。

曹操一直是一个有浪漫主义情怀的人

曹操这个人为什么很多人读不懂?因为他在本质上是一个相当矛盾的人。比如他杀了很多人,但是最该杀的刘备和关羽却怎么也舍不得动手,最后想杀又杀不了了;比如他喜欢撩寡妇,但他又不是那种始乱终弃的人,不是狗熊掰棒 子,掰完了就扔;比如他喜欢收义子,但他睡了何晏他妈后,何晏怎么也不愿意叫他爹,他照样对何晏“视如己出”,不给我当儿子就给我当女婿呗……

曹操为什么会这么矛盾呢?其实是在于他的身份、地位一直在变化,他必须要做很多在其位谋其政的改变。但是,他的本质上还是想做一个不忘初心的人,希望自己归来仍是少年。这些,能让大家感受最明显的,自然是他那大气蓬勃的诗赋,言为心声嘛。

当然,一些有见微知著能力的朋友,还可以从曹操的诸多行为细节里看出来。

第一件事便是曹操的各种夸人,比如说荀彧是他的王佐之才,说张郃是他的韩信,说如果自己得到沮授,定鼎天下就没啥问题了,还有夸许攸等等。曹操这种夸赞是虚情假意吗?其实不是,他就是一种成功者要得瑟一下的心态。你们都是很牛逼的人,来投奔我,那说明我更牛逼。讲白了,就是有点小人得志的感觉。但是,咱们回头看看,这货是不是经常被打脸,一下哭这个,一下哭那个,都给人一种喜怒无常的感觉了。这其实恰恰是曹操真性情的体现,他有啥情绪不太喜欢藏着掖着。

第二件事便是他在宛城度过了难忘的一夜,失去了最好的保镖典韦、最靠谱的接班人长子曹昂、很有培养价值的侄儿曹安民,然后回去既被老婆埋汰,也被下属劝告。这货知错了吗?是真知错了,他对丁夫人各种忏悔足以证明这一点。但他长记性了吗?并不一定!大家知道这货事后总结是怎么总结的吗?同志们,这事确实是我疏忽、大意了,我要检讨自己。我怎么能在没有完全控制住人家的人质,就去睡人家的家眷呢?以后要把人质控制好了,再放心大胆地去睡!看到没?这就是在得瑟之路一往无前的曹操,是不是有点小可爱。

第三件事便是他迟迟不愿意杀刘备的事,其实曹操和刘备老早就认识了,刘备曾跟他回老家募兵过,彼此之间,谁是什么样的人,其实是都是门清的。刘备来找他帮忙的时候,程昱、郭嘉等人就劝他,刘备不是一个会久居人下的人,赶紧杀了他以绝后患。但是,他就不!还刘备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官给官。因为他在内心里还是恋旧的,老兄弟一个个渐行渐远了,能珍惜一个是一个吧。那你该珍惜就好好珍惜呗,你偏要跟人来个什么煮酒论英雄,还直接下结论:天下英雄就你和刘备两个,这不是把“威胁论”那层窗户纸给捅破了吗?你说你不想杀刘备,刘备都不敢信吧!结果又被刘备摆了一道。你们懂这样的曹操吗?他其实就是信马由缰,非常任性,想一出是一出。

第四件事便是他义释关羽的事情了。曹操在徐州俘获关羽后,又开始多情了,云长,哥喜欢你好久了。结果关羽明确告诉他,一女不侍二夫。曹操不信邪,我感动天感动地还感动不了你?于是派关羽的老乡张辽去当媒婆,结果得到的回应还是一样的。其实按照这种情况,曹操从政治立场是应该把关羽给弄掉的,因为放关羽回去确实是放虎归山。但这货就是要情怀不要利益,我不能因为得不到云长就弄死云长呀!好吧,你曹操要成全你们男人之间的浪漫,那也就算了。结果在白马之战,他又安排关羽和张辽去当敢死队,妥妥的“你要走,请把我的彩礼还给我”的感觉,直至在延津之战,关羽与大哥刘备重逢,然后背阵出走,曹操终究是选择了放手不再纠缠。这样的曹操,大家不喜欢吗?凭实力搞笑!搞笑完了,又让大家能感受到他的真心。

第五件事便是他逼死他的金牌合伙人荀彧的事情。曹操一开始就想篡汉吗?不是的。他最开始的梦想也就是做一个定国安邦的将军。这也是荀彧当初选择辅佐他的主要原因——只要你不突破底线,其他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商量着来。但是,随着曹操的势力越来越大,他的欲望也越来越大,我戎马一生、南征北战,打下了这么一大片基业,就这么给老刘家的人打工了,我有点不心甘,我想给自己和子孙后代打工行不行?结果,荀彧告诉他不行!怎么办?两个老兄弟总得有一个人牺牲吧?不是我曹操妥协,就是你荀彧妥协,我送你一个空盒子,你自己看着办吧!所以,曹操他不是一个又当又立的人,自己想干什么,意思明确去表达就行了,碰到问题再解决问题嘛!

第六件事便是陈宫、张邈兖州叛乱的事情。为什么把这件事放到最后呢?因为这件事要是不细说,还真有很多人弄不明白。首先,有一说一,这件事总体上是曹操对陈宫、张邈等兖州士族不厚道,人家给你投资,你转个头就重用颍川士族、收编青州军,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但大家知道曹操的真实想法吗?他不想做资本的奴隶。他如果一直依赖兖州士族的支持,那兖州士族一定会长时间成为他的紧箍咒。所以,他得破而后立,我不想成为你们手里的风筝,我就早点跟你们决裂。对不住了,老兄弟们,如果有机会,我后面再补偿你们都行。所以,后面曹操舍不得杀陈宫,那是半真半假的。曹操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心里一直是有数的,他并不是一个忘本的人。

当然,关于曹操真性情的事情其实还有很多,但限于篇幅,就暂且给大家介绍这么多。我真正想说的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很多时候是不容许有过于明显的自我的,但曹操却始终保持了鲜明的自我特色,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曹操永远都是一个气度恢宏的人

大家不要怀疑,曹操是汉末诸侯中犯错最多的一个人,没有之一。但他的格局、气度却始终在线,犯下的错,我认!大家帮我指出来的,我改!

我给士族集团纳了那么多投名状,你们迟迟不认可我,我不怨,继续努力,我努力到你们不忍心不接受我为止。

我在群雄讨董的时候当了炮灰,一把输光了自己的原始股本,找你们那些大佬要点赞助还没搭理,我也不怒。大不了从头再来嘛,我回家筹集赌本,再跟着各位大佬好好玩。

与袁绍背靠背共度时艰的时候,我也没有太多其他的心思和想法,大哥好我才能好,我尽我最大的能力帮大哥守好南门。机缘它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我不会因为你袁绍把我当枪使就出工不出力。

兖州之战时,我被吕布、陈宫等人一度打得怀疑人生,袁大哥你落井下石,要我把妻儿老小送到邺城去当人质,我差点就妥协了。但是程昱他们一提醒我,人一旦跪下去就难得真正站起来了,我又立马能恢复精气神,咬牙挺住。

官渡之战前夕,与我有杀子之恨的张绣绑架式地想要从我这里上岸,我能明确表态不计较过往恩怨,并且说到做到。

我原本是非常看不惯占据徐州的吕布的,这货太让人恶心了,我想第一时间消灭他。但荀彧告诉我,消灭吕布不是当务之急,可以暂缓。我能立马调整思路,先深耕兖州,然后逐步扫清兖州周围。

你荀彧给我推荐了钟繇、戏志才、郭嘉、司马懿等等人才,我明知道那都是颍川士族在抱团,但是我不介意,只要每个人都能人尽其才,为我们老曹家的事业做贡献,我一律量才使用。

官渡之战时,我被袁绍袁大哥的一顿猛烈输出,几乎想要彻底放弃了,但是荀彧、荀攸、郭嘉等肱骨之臣给我打气,要我再坚持坚持,我立马就能信心百倍地投入新的战斗。

官渡之战胜利后,我有点飘了,我觉得自己天下无敌了,于是想马不停蹄去攻打袁大哥的老牌盟友刘表,结果荀彧告诉我,北方的袁绍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能贸然去攻打刘表,要彻底搞定河北再谈此事,我立马就能转换思路。

平定河北之后,我被我最信任的郭嘉忽悠去打乌桓,结果差点死在那里了。但我回来之后,没有迁怒任何一个人。相反,对于之前劝阻我的那些人,立马给出了相应的奖赏。

赤壁大败后,我被孙刘联军打得灰头土脸的,但是我一旦逃出生天,我立马就哈哈大笑,笑他们没能彻底弄死我。

……

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了。这些都指向于一个事实:曹操活得一直比较理性、大气,一点也不拧巴,一点也不局限于那个狭隘的自我。

用今天的话说,曹操是真正把格局打开了的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但是能把它落实得如曹操这般得心应手的人,委实不多。

一点尾声

我记得我之前说过一个观点:曹操或许是除了军事、文学才能外,其他方面综合起来,其实不如袁绍的。

结果可想而知,被人各种喷!当然,我的心理还是很强大的,不解释就行了。大家仔细去想一想,袁绍这一辈子,犯了曹操一半的错误吗?

所以,我为什么说很多人读不懂曹操这个人呢?因为大多数人喜欢他是因为他最后成功了,而没有真正get到他的核心、实质,属于典型的不明觉厉。

曹操这个人,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多,也非常明显。所以,大家不能过于笼统地把他脸谱化了,而是要学会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我今天狠狠地夸了他许多,明天我照样可以抖出他很多黑历史。

笼统的历史人物往往是虚无的,而当一个人陷入了虚无的历史主义或生活印象时,结果是非常麻烦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曹操后来追着刘备打,南下荆州的时候,就差点把刘备一家人一锅端了,但是大家知道当时已经五十多岁的曹操亲率大军日行百里在不要命地追刘备吗?如果你是一个50多岁的大老板,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千人一面,一人千面,其实今天也仅仅跟大家聊了曹操的一部分面孔。没办法,曹操这个人是一两篇文章解析不透的。剩下的还有机会,关于曹操的篇章还在继续,也必将继续。

2 阅读:9

采蓝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