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父母千万别忽视!

天天观望 2024-04-22 23:11:46

“我家孩子最近脾气越来越大了,稍微不满足就大发脾气,看来平时家长太宠他了,无法无天了。”

“这孩子真奇怪,以前都不啃指甲,最近突然开始啃指甲了,肯定在哪儿学的坏习惯。”

“孩子最近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和人接触了,感觉是不是孩子长大了,青春期了。”

以上问题可能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通常家长都会把它归结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变化。

当然,这其中很大一部分确实是一个正常的状态,但我们家长需要学会去区分,什么时候是正常的,什么时候是异常的。

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去看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否影响正常的社会功能。

正常的行为情绪问题是不会耽误学习和生活,而异常的转变则会影响孩子的社会功能。

当孩子有某些异常言行时,父母应保持高度的敏感,及时察觉孩子发出的求助信号。那么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哪些表现呢?

一分钟速读版

1、孩子的异常信号可以从行为、情绪和生理层面识别,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异常行为如偷窃和逃学、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卑、易怒、焦虑以及生理症状如睡眠障碍和食欲变化。

2、当孩子展示求助信号时,家长应接纳并理解孩子的变化,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困扰,提供具体解决方案,创造支持性环境,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

行为层面

注意力不集中:如学业、游戏或与他人交流时难以集中注意力。

异常行为:不正常的行为,如偷东西、逃学、离家出走或过度沉溺于电子游戏、网络等虚拟世界中。

与人疏远:如刻意回避与家人和朋友交流,逐渐与人疏远;甚至将自己孤立起来,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或与人交往。

情绪层面

情绪低落:如经常感到沮丧和无助,缺乏生气和活力;包括经常抱怨疲劳、头痛或其他身体不适。

失去兴趣:如对曾经喜欢的活动或爱好没有兴趣。刻意回避与家人或朋友交流,不愿参加社交活动或学校活动。

自卑和无价值感:如孩子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或经常表达不如他人;或突然过分关注自己的外貌、学业或人际关系,并对此感到不满。

易怒和暴躁:变得易怒、暴躁或挑衅。甚至对家人、朋友或老师发脾气,或出现攻击行为。

焦虑和恐惧:孩子感到极度的焦虑和恐惧,对未来和自己的健康产生不必要的担忧。

自伤或自杀意念:如自伤行为,或者流露出自杀的想法或言语。

生理层面

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或早醒,或者在夜间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

食欲和体重变化:表现为食欲大减或者大增,导致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

疲乏无力:经常感到疲倦和无力,甚至无法完成日常任务或上学。

接纳孩子的变化

面对孩子的异常信息,父母首先要陪伴、接纳他们的情绪和行为。

因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求助信息”视而不见、置之不理,或者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孩子不懂事,并因此批评、指责他们,孩子会觉得更加无助和压抑,在心理上疏远父母,直至关上自己的“心门”。

了解真实情况,鼓励孩子倾诉

鼓励他们说出所经历的不愉快的事情,尽量客观地描述事实,了解孩子的校园生活和真实处境,必要时可和老师沟通了解情况。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感知他目前的情绪,在他情绪激动的时候及时安抚使之平静下来。听出孩子的“弦外之音”,试探着询问:“你真正需要的是……对吧?”确定孩子需要什么。

通过言语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关心及信任,以及愿意和他们共同解决问题。

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孩子异常行为的背后,是孩子在向父母发出的“帮我”信号。家长们应根据具体问题为孩子提供解决方案,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在学习上碰到了困难,同学之间的攀比、嫉妒,抑或是被同学嘲笑,凡此种种在学校遇到的不愉快,内向的孩子回家后不愿意表达,但会闷闷不乐,或者无缘无故发脾气;话语减少、拒绝参加曾经喜欢的活动或游戏,刻意避开亲友。

家长们应努力创造温馨融洽的氛围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同时,安排更多的亲子互动活动如体育运动、户外活动、同伴社交等帮孩子脱离糟糕的情绪。

寻求专业指导

若家长无法解决孩子现有的问题,就需要及时去寻求专业的帮助。

作为家长或监护人,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及时发现并给孩子提供帮助。与孩子进行开放、诚实地沟通,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帮助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自身的情绪健康,为孩子树立积极、健康的榜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幸福的成长环境。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 蔺秀云.(2024).新时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对策探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08),19-24.

2.(2023).专家:家长要像关注躯体健康一样关心孩子心理健康.当代家庭教育(19),5.

3.黄乙.孩子心理求助的蛛丝马迹.健康人生.2006,(02):35.

4. 李秋菊.关注孩子的心理求助信号.中华家教.2006,(10):40.

0 阅读:136

天天观望

简介:介绍日常有用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