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梁小山,戴氏心意拳传承人。
敛臀亦叫“束尾”、“护臀”、“缩尾”、“撮谷道”、“定底”。是尾闾中正,臀部内敛,或臀部一缩,犹如古秤之秤坠之谓也。
臀,在身体,用传统经学的角度来讲,属于坤卦的物象。而坤卦的主要卦义为厚德载物。
而臀部的表象也是,人体最厚的地方。也是双数,阴数。用卦象表示也是“——”。
臀部的生理构造是外突的,外突的臀部,在行拳过程中,容易引起臀部的扭摆和晃动。或时而前顺,或时而后撅,或左、右扭来扭去。
就好比秤没有定盘的“星”——常会造成“点头哈腰”,前俯后仰,这就与拳的要义——“立身中正”相违背,或是“游鱼摆尾”,“尾闾中正”的要义相违背,同时,丧失了相对于人体的舵的作用。这样会致使发劲无定向,放劲失平衡,力道不能“专注一方”,也就不是“劲”又滑向了“力”的范畴了。所以内家拳家提出了“敛臀”或叫“护臀”的技术规范。
所以,内家拳家要求在站桩时要敛臀,尤其戴家心意拳,要求以会阴为中心,应向里尽力缩进,势必就要求尽量收紧臀部的肌肉群,轻轻使臀肌向外向上收缩,力求水、谷两道也向里向前收敛团聚,就像用臀把骨盆裹护起来,把小腹承托起来那样,这样与虚领顶劲、竖腰落胯、圆裆相配合,就能使尾闾的舵向作用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尾闾中正”,“立身中正”。
当然,这是初步要求。
当这些要求,成为“心动意至”之境时,也就是在无意中能做到时——实际上,内炁已经汇聚起来——感觉小腹部有一个圆形的东西——这个东西当然得心动,心不动时,那个圆东西就没有了。记得先师在时,是强调这一点的,那个圆东西不让时常聚着。至于为何,笔者真的还没收集到相关理论。
这时,臀部就要向放松的状态前进了。而放松就没有止境了,当然是越松越好。不过,是那种紧仲有松的松。说透彻了,就是辩证的统一。
这一部位,也要既放松又紧张的。当有敌袭来,这一部位即使是隔着棉裤、皮裤都得感觉到的。那种感觉是只有放松才会有的境界。需要“功夫”在里边。只有您练到身上了,您才会真正明白“功到自然成”这句话背后的艰辛与汗水。
臀部做到“紧张中的放松”了,气血充足所致,身躯之筋脉弹性很大,表现为脊柱的灵活性和背脊的弹性发展到在自己的极致,有利于汇聚全身之力,大约这就叫“劲”吧。
同时,敛臀也相对降低了身体的重心,有利于动作的平衡和蓄、引、拿、化、发劲的稳健,同时,把内劲变成了不是单纯单力,而是带有好几种力的复合劲力。
臀部做到“紧张中的放松”了,也有助于“丹田催脊,脊催全身”,发劲浑整,专注一方。
从这个意义上说,丹田是总根节。
读了上文,请细细品下面两幅图,兴许您得感叹先贤观察力、想象力、总结能力了。
敛臀之为用,大矣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