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死守一座城池拒绝投降,向南明求援,为什么没有援军

杨冷聊历史 2023-05-19 15:03:16

一六四五年4月18日,清朝余氏王多铎一声令下,重兵将扬州团团围住。

那时镇守扬州之人,乃是明朝末年抗清豪杰史可法,他一边号令百姓备战,一边急召南明其余三镇的总兵令,可是三镇都不理不睬,谁也不肯来。其后,扬州城门被清兵以火炮轰炸,史可发一封血shu,请命南京和三镇驰援,但仍无回音。25日,清兵突破扬州,四十五岁时,史克发被捕,不肯束手就擒,而被杀。

他以一己之力与敌人抗争,英勇无畏,英勇无畏,堪称震撼人心,其正义之风一直为世人所推崇。但在这一声叹息之后,却又让人忍不住想,为何当年的史可法,在被围扬州之后,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出求援信,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更没有得到任何援军的回应?

清朝张廷玉认为,由于“内忧外患”,所以才会造成了“一座孤立无援的城市,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点很有道理。

爱新觉罗·多铎(图片)

一、南京支持皇帝,冒犯了福王

那时的南明,正是福王朱由崧,而他本人又是个铁面无私的人,所以,他不可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毕竟,他曾经冒犯了这个“阿斗”。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六四四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反抗占领了北京,崇祯在煤矿山上自杀,大明就此覆灭。

这时又有一国留都在南京,南京文臣和将军决定拥立明王朝诸王为皇帝,建立大明王朝。

但是,对于究竟该选谁为皇帝,却有不同意见,有支持拥立潞王朱常淓的,也有支持拥立福王朱由崧的。

“朱由崧虽为神宗之孙,按辈份和排行,理应被册封为国君,但其有贪、淫、酒、孝、辱下属、不学无术、擅治官吏等七项恶习。”

璐王朱常淓是皇帝陛下的亲外甥,才华横溢,应该封他为太子。”于是,他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份文件,交给了时任南京军务大臣的史可法。同为东林派的斯克发,对这一点深表赞同。

凤阳督抚马士英力主立福王,亦前来向史可发请教,没有防备的史可发向马士英吐露福王之七大弊病,又称福王“于外邦人,有失孝道,唯恐为国之君”。

但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朱由崧秘密得到了南京主力“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凤阳”马士英等人的支援,并赢得了“江南四镇”的最后胜利。

一六四四年五月,朱由崧于南京登基,改元为“弘光”。马士英在协助朝廷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任命为朝的第一位宰相。

马士英,明末大臣

马士英是个彻头彻尾的卑鄙无耻之徒,他将史可法在拥立帝位的时候,曾经向福王递交过一份文件,上面写着“七不可”。

按理说,在强大的敌人面前,马士英等人还在争夺权力,甚至用这种下三滥的方式,来打击正直的史可法,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可想而知,当朱由崧拿到这份公文时,心中有多么的恼怒和不甘。

史可法的兵法能力很强,但是他不但选错了皇位,而且还对福王破口大骂,这件事情,任谁都咽不下这口气。

虽然历史上没有记载,但福王还是觉得这个人在朝廷中很不讨喜。史可法知道这一点,自忖再待在宫中,也是难堪,于是自告奋勇,要离开京城,坐镇淮扬。

福王本来还在发愁该如何对付史可法,如今既然对方主动找上门来,他也就没必要再多看一眼,索性就顺着对方的意思,一口就同意了对方的要求,并且虚情假意地给对方加了个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的头衔。

如果他站错了队,对陛下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他还能期待福王出兵救援么?

史可法

二、南明内部纷争,将领离心离德

福王不能依靠,那为何没有其它的军队前来支援?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一支以江南四镇为主力的军队。在淮安有刘泽清,在泗州有高杰,在临有刘良佐,在庐州有靖南伯黄得功。在武昌,另有一只军队,由左良玉统帅。他们在江淮一带形成了一道防御阵线,以抵御清兵的入侵。

然而,就在满族军队步步紧逼的时候,明朝内部却发生了一场内战,这就让人感到悲哀了。而挑起这场争斗的,就是左良玉。

左良玉是一位老将,曾在平定李自成的农民反抗中立下汗马功劳。在“福王”朱由崧登基之后,他被追赠为“侯爷”,并在武昌地区驻军。

左良玉在武昌的时候,手下的将领们对他的统帅马士英充满了敌意。

当时正值“伪太子案”,“福王”朱由崧将自称是“皇储”者打入大狱。左良玉以为此事与马士英有关,于是在一六四五年三月发出征讨马士英的诏书,并率领大军向东方进发。

三镇大军一退,江淮便成了一道缺口,清军便可趁此机会,将扬州团团围住。

从表面上来看,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援军,但实际上,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到了4月,左良宇突然病逝,南京危机得以化解,可是黄得功却以守住南京为由,拒不出兵,刘泽清和刘良佐见势不妙,竟然相继向清兵投诚。

一场内战,让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南明王朝瞬间崩溃,这种情况下,史可法哪里还能有什么后手?

南明

三、福王的无能,被大臣们的阻挠

福王也是眼睁睁地看着史可法在战场上单枪匹马地厮杀,却对他视若无睹,这就是南明首辅马士英。

福王与马士英的配合,更是恰到好处。马士英欺世盗名,把国家大事当回事。至于“福王”这个“南明”的领袖,除了听从马士英的命令之外,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似乎根本没有将“复兴大明”,“对抗清军”放在眼里。

敌人就在眼前,他竟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感慨自己“后宫寥落”,并命人挑选美人;当政F处于动荡和危险的边缘时,他建造了自己的王宫和珍宝;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干旱少雨,而他则在皇宫里“只与小渔家,饮酒烈酒,杂优歌舞,自娱自乐”;当清军快要打到南京的时候,他还在皇宫里观看表演,和内官酣饮作乐。

史可法所称的“七大弊病”。遇上这么个蠢货,他除了扶刀叹息一声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马士英这个卑鄙无耻的家伙,当初为了谋朝篡位,曾在皇上面前告状,还诬陷了他,本来就跟他有仇,怎么可能发兵救人?

还记得当年清朝军队攻克邳州和宿松的时候,史可发很快就把这件事情上报给了皇上。在这种重要的军事事件上,马士英竟然以一己之私,去揣测一个正人君子,说他“只是为了守卫大河的将军们立下功劳”,有这种小人在,岂不是白费了将士们的心血。

君王昏聩,大臣腐朽,武将离心离德,在一片混乱之中,区区一个忠义之士,又怎么可能有翻身之力?不管他等多久,他都等不来救援。

李自成

史可法临终时留下了四份遗嘱,其中一份致清朝都铎的信上写道:“将军战败者,不可称勇;臣失者,不可称忠。战死沙场,我心存怨气。能将遗骸安放在钟山旁,请先祖高祖明察,老夫也就满足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史可法在被围困扬州时,已经是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可见自那以后,他就对南明失去了信心。

福王和马士英都没有意识到,保护他们的人,就是那个英勇善战,英勇善战的人。

随着史可法的死亡,长城也随之崩塌,不出一个月,岳宏光的统治也随之崩溃。

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啊!一个有能力的人,竟然会被一个奸臣利用,真是可惜!后世拜谒史可法陵,感慨道:“念其在世时的豪迈之词,弃其文字而感叹;做一个孤独的臣子,长眠于坟墓之中。”

当时有些闲得蛋疼的读书人,说史可法若是束手就擒,便不会有什么“扬州十日”,也就不会有扬州数十万平民了,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认输,就如同南京若是束手就擒,便不会发生南京大屠杀一般,毫无意义。

南明政F的极端腐朽与一盘散沙,使得史可法无法挽救。

史可发的求助,说到底也只是黑夜中的一丝亮光,只是在绝境之中的一种自我慰藉。但是,他慷慨激昂的话语,舍生忘死的大义,都足以让人叹为观止,流芳百世。

0 阅读:381
评论列表
  • 2023-05-23 13:29

    很多地方语言逻辑不通顺。

杨冷聊历史

简介:喜欢的点点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