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邦统一大秦,统一大秦,必须要有一套新的官员体系,来辅助自己的治理,增强自己的实力,所以刘邦就下了一道旨意,让各郡都推举出一名有能力的官员,这也是他第一次提出这样的建议。
到了汉武帝时期,在董仲舒的提议下,建立了太学宫,凡是在太学宫里取得优异成绩的人,都可以被称为郎官,郎官隶属于御林军,相当于御林军,在朝堂上担任御林军的职务,而在朝堂上,则可以选择一些有才能的官员,比如三公,九卿,郡守,县令等等,都是由朝廷来指定的。
而且在太学中,若能考到乙等,就能成为文臣,在那个时代,文臣有权挑选自己的亲信,所以乙等文臣就是文臣,别小看了乙等文臣,比如魏国的张辽,比如徐晃,就是文臣!
董仲舒(约179-前104)
比如刘焉,他曾在阳城山上读书,后来成为了一名正直的官员,后来被贬入了司徒衙门,从此踏上了仕途。
按照这些人对政事的看法,来决定他们的人选,比如汉文帝时期,晁错担任了太子府的侍郎,在一百多个参郎中,他的答案得到了汉文帝的赏识,所以才被提拔为侍郎。
又比如,在汉武帝时期,以贤良之名参政的董仲舒,就是在回应“天人三策”的时候,从天人合一的角度,论证了神与王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革除百家而专制儒家”的主张。
这样的人,并非只有三公九卿和文官可以推荐,还有民间的平民也可以推荐——比如当年的汉武帝,他刚登基时,东方朔等上千士人联名上奏,最后东方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被提升上去的。
东方朔
第二类则是有特别要求的,例如到西方各国去,须通晓各种语言,能吃苦,能随机应变,又例如治水,须有通晓星象和地理学的人才,均可颁布圣旨,若有自知之明,便可随意参加。
又比如刘宝瑞搞的那出“斗法”小品,有个会玩三十六手哑灯的琉球老道士想要跟他决斗,于是皇上便下旨在民间寻找有才之人,但那出小品却找到了屠夫孙德龙。
第三种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次投票,这种投票有很多种,比如孝道,秀才,经学,法律,正直,正直,直言,孝道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吸引各种优秀的人才,而孝道又是最重要的一种,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种投票,但并没有硬性规定,就算当选了,也不会有什么福利,所以不管是当地的官员,还是平民,都不会支持。
一直到汉武帝以后,这种选拔才成为一种正式的选拔形式,以至于在东汉时期,逐渐发展成为,举孝廉成为进入官场最重要的途径,而这两种选拔形式,则被暂时放弃。
在《三国志》中,很多文臣都有过“孝子”的经历,有趣的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被张华举为“孝子”,后来被封为“佐著作郎”,也就是张良的第十六代孙,也就是唐朝著名的宰相张九龄的第十四代孙。
在察举制度下,出身早已不是唯一的选择,若你有真才实学,在社会上有威信,或有德行,则极有可能被选入官场。许多平民百姓,如主父偃,东方朔,司马相如等,在当时的世卿体制下,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汉武帝
而在汉武帝之后,获得“孝廉”的人数增加,最大的原因就是他曾经下过一道旨意,在一些州县,如果连一个“孝廉”都没有获得,那肯定是当地官员的失职。
到了东汉,皇帝接受了丁鸿、刘方等人的意见,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那就是每个郡县三年出一名孝顺的官员,二十万以下的官员,两年出一人,两万一人出一名,四十万一人出两名,一千二百万一人出六名,其他郡县也是如此,至于周边的郡县,这个标准也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而那些被推荐入朝的官员,大部分都会被安排在宫中,所以才会有太学中的官员,通过太学中的官员,过了一些年,就会被推荐入朝,和甲等官员一起,成为御林军,因为汉朝有很多郡县,所以御林军都会被选入朝中,比如张辽,比如徐晃,他们就会被选入朝中,成为御林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郎官和孝廉经过朝廷的重新考核,才能进入朝廷,而孝廉则成为了朝廷官员和官员的正道,按理说,这样选出的官员都是读书人,平民百姓,只要能读懂书,就能有一飞冲天的可能,但仔细一想,却又觉得这样做有很大的缺陷。
首先从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说,木刻印刷在唐代中晚期已经普及,因此在汉朝时期,人们要得到一部著作,要么通过家传,要么通过手抄,这样的话,即使不能世袭,也能流传下来,于是便出现了一些显赫的家族。
不管是用的是比较昂贵的丝绸,再加上赋税的缘故,一般人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抄写和阅读,所以,在那个时代,书就像是一种财富,而拥有这些财富的人,就有可能进入官场。
类似的,在官员家族中也有文人,这样就会有一个如袁绍这样的“四代三公”(即汉章帝刘炟时,袁安是大学士,儿子袁敞是大学士,孙袁汤是大学士,曾孙袁峰是大学士,袁逢的弟弟袁隗是大学士,四代三公)这样的名门之后,就会出现“四代三公”的现象。
一个世家,只要有一位官员在两千里以下,就可以举荐,若是他举荐的官员成了大官,那么,他就可以借此机会,举荐自己的后代,比如魏武帝曹操,举荐自己为“孝子”,就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也就是京兆尹,曹操登基之后,他就将司马懿和司马朗赶下台。
而出身于高官之家的人,被举荐的几率也很大,比如“四世三公”的袁树;荀彧,其父荀绲为济南宰相,其舅舅荀爽为大学士,其父为大学士,其子为大学士。贾龚,贾诩的父亲,曾担任过轻骑兵大统领;“王凌,我的舅舅叫王允。”
还有一些人,虽然没有什么高官的血缘关系,但也是出身名门,比如长社钟家的钟繇,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大族中的一员。
司马懿
原本,这种制度是用来选拔人才的,每一郡县都有一次选拔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均衡发展,又可以保证每一位优秀的人才都能加入到中央的行列之中,而且,也可以避免地方上的官吏被束缚,这样就可以让不同地区的人互相影响,增强民族的团结,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一些世家大族和官宦之家的势力越来越大,这也就造成了汉朝后期的分裂。
直到魏文帝曹丕采用陈群的建议,开始推行九品中正,这一时期,贵族大族完全把持了朝政,逐渐忽视了才德,以门第为尊。
可以说,这个办法一开始确实有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对于这个办法越来越不上心,渐渐地,这个原本只针对平民百姓的办法,也就变成了一些家族势力,想要通过这个办法,走上仕途的道路。